︿

台北京觀察站:人民幣匯率決定中國下一步命運

范疇 2016年09月19日 07:02:00
人民幣頂著美國的壓力硬是不增值,長期維持人民幣「便宜」的地位,吸引了大量外資進入中國。(路透)

人民幣頂著美國的壓力硬是不增值,長期維持人民幣「便宜」的地位,吸引了大量外資進入中國。(路透)

明年(2017)的中共十九大越來越近,世界對中國政治吉凶的關注度就越來越高。固然政治方面暗流洶湧,但是,在當前世界經濟已被金融綁架的局面下,決定中國下一步命運的其實不是政治或軍事,而是經濟。

 

如同美國、歐洲和日本,中國的經濟也被其本國貨幣綁架,但是,人民幣與美元、歐元、英鎊、日圓相比有一個特殊處:它還不能自由兌換,而且十年、二十年內可能都看不到真正自由兌換的日子。過去二十年,中共當局把人民幣的兌換自由度和匯率緊緊捏在手裏,這也是中國從封閉走上開放途中的不得不然。中國能夠安渡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也就是賴於人民幣與其他自由貨幣之間的防火牆。

 

成也防火牆  敗也防火牆

 

這道防火牆,而今卻成為了中國經濟成敗的關鍵因素,就像家裡裝鐵窗,平日固然可以防盜,但在家中著火時卻成了障礙,自己出不去,救火隊也進不來。人民幣的匯率,一向都是中央政策決定的,而不是市場決定的。因此,它和世界自由兌換貨幣之間的流通關係,需要人為手工調節。在經濟以10%以上速度騰飛的年代,人民幣頂著美國的壓力硬是不增值,長期維持人民幣「便宜」的地位,吸引了大量外資進入中國。而在當下世界經濟不景氣、中國GDP增速下滑的環境中,人民幣卻又不得不頂著壓力不敢貶值,深怕貶值後大量外資和內資出逃。以今日中國經濟的種種結構性缺陷、習以為常的種種貪腐和不規範、政派以及企業的投機自保格局,一旦發生大量的內外資出逃,足以在很短的時間內使得經濟機器停擺。

 

決定中國下一步命運的其實不是政治或軍事,而是經濟。(路透)

 

其實,投資人的眼睛是雪亮的,全球金融投資界的共識是:人民幣一定得貶回與中國目前經濟壓力相符合的水平,只是不知道是緩貶還是急貶。2016年以來至今,人民幣對美元已經緩貶了4%左右,但是若取國際貨幣基金(IMF)的一攬子貨幣為基準,人民幣在過去八個月已經貶值了7%左右。中國境內的外資、內資在這段期間並未閒著,明面的出走量已經超過六千億美元,加上暗地的出走(例如假進口真換匯),恐怕總量不下於八千億美元。而中國傲人的外匯存底,一度由4.2兆美元降至3.4兆美元;內部經濟學家分析,在今天中國的複雜經貿、外交關係下,外匯存底的臨界值是3.2兆美元,也就是說,若低於3.2兆美元,中國的對外經濟和國際承諾,可能就轉不動了。而以上的現象,還只是緩貶下的後果。

 

別國幫不了的難題

 

由於不透明,外人很難統計,人民幣的總量究竟要保持在什麼水位,才能維持中國國內經濟的運行。然而幾乎所有中國國內經濟學者、國際經濟學者已經形成一個共識:2008年中國增發的四兆元人民幣,帶來了如黃河決堤一般的後果,衍生出了不下於二十兆的信用債務,加上其他例行的中央、地方債務,中國的總體債務不低於GDP的三倍。此外,由於中國的國有經濟佔量至少六成以上,這些債務中有大量存在於國有體系中,也就是一旦出現連環倒債,整個國家經濟機器就會停止運轉。這個局面,比起十幾年前朱鎔基總理所面對的「三角債」問題要嚴重得多。但年尚可搞「四大不良資產收購公司」加上「公轉民」策略以脫困,今天不論從性質還是總量來看,故技重施也是無效的。

 

雖然貨幣還未接軌,但在實體經貿上中國已經幾乎完全嵌入了國際體系。驟然的人民幣匯率失控,必將導致實體經貿的失控,這不是中國甚至世界能夠承受得起的。因此各國政府,並不希望看到人民幣匯率失控,這從八月份的內華達世界央行會議,以及剛剛才過去的杭州G20會議中,都可察覺。中國經濟失控的後果,美國前財長鮑爾森在回憶錄中說得最清楚:那些一直唱衰中國經濟的人,最好開始祈禱他們的預言不會成真;一旦中國經濟垮台,對世界的衝擊是無可預估的。

 

有了各國政府的共識,我們還需要擔心人民幣匯率失控和隨之而來的經貿失控嗎?絕對的需要,因為,當下漂浮在地球上方的貨幣游資總量,早已和實體經濟脫節,成為了一個具有自由意志的怪獸,不受任何政府的節制。2008年的所謂金融危機,就是這隻怪獸的一次發威,西方各國政府拿出了吃奶的力氣才聯手暫時壓下怪獸,不料以社會主義自豪的中國,為了證明大國已經崛起,竟然率先於資本主義國家,硬是量化寬鬆(QE)了四兆人民幣,大搞超英趕美的各種遊戲,為資本主義政府緩了一口氣。接著,西方國家也開始 「QE、QE、再QE」,更加養肥了2008年的那隻怪獸,直至今天祭出前所未聞的負利率政策,都傷不到怪獸一根毫毛。這隻怪獸現在有多大呢?有報導說是200兆美元,也就是美國GDP的十倍還要多。不要說各國央行和財政部因為利益不同而難以聯手,即使奇蹟發生,各國政府聯起手來,都未必能夠和此怪獸角力。對於人民幣的貶值難題,各國政府雖然態度上關懷,但也只能自求多福,事態若出現不可收拾,各國大概也只能「樹倒猢猻散」。

 

在實體經貿上中國已經幾乎完全嵌入了國際體系。(路透)

 

 

毛躁的大國崛起

 

放鬆銀根,始於美國,美其名的本意是刺激實體經濟、刺激消費。然而,在金融業的邏輯下,錢若被放任,總是會往更容易賺錢的方向走,也就是房市、股市、乃至所謂的衍生性金融商品。2008年,本應是西方金融走過頭、足以澈底反省的一次機會,但陰錯陽差的重施故技、越陷越深。回過頭來看,中國在2008年並沒有必要表現得「比資本主義更資本主義」,北京奧運剛剛才結束,也沒有必要毛躁的再表演一次大國崛起。但現在說這些都是馬後炮了。

 

慢貶是等死 快貶是找死

 

回頭說人民幣匯率的貶值進程,困境可以這樣形容:慢慢貶是等死,一次貶足是找死。如果慢貶,等於是招攬別人(包括國際游資和國內人民)來凌遲,但如果想一次貶足,關鍵問題在於,可能全中國沒有一個人知道什麼水位才叫「足」,外國專家想幫忙也幫不上,因為連中國政府自己都對情況、數字不清。說一件真事:不久前遇到一位中國經濟學家,請教他人民幣對美元應該貶到多少才能穩住中國經濟?他回答說:我看不到底。不死心再試探問:1 比 7.8 (約等於再貶16%)過不過份?這位學者有點不耐煩了,說:老弟,在中國貨幣領域我屬頭三名,我再說一次,我-看-不-到-底 !!

 

人民幣匯率已經走到了「牽一髮動全身」的敏感區塊,後果不但在經濟衝擊,更嚇人的是對政局的衝擊。在2017年中共十九大之前,人民幣匯率恐怕得摸著石頭過河。摸石頭的過程中免不了有些相對的大動作,例如已經宣布的2016年底開放的「深港通」,允許外資在香港購買深圳股票,進入中國資本市場,算是提供了一條當年「滬港通」一樣的資金自由進出通道。效果如何,有待觀察。

 

有經濟出路  但沒有政治出路

 

其實,中國經濟的長期困境,只要以經濟論經濟,是有康莊大道的。例如,黨的手中還握有一百家的巨型「央企」,只要繼續開放部份股份供內外資進場,就能解決眼下的燃眉之急。再如,全國農地中的一部份只要仿效台灣當年的「耕者有其田」政策,就能盤活未來幾十年的經濟。只是,共產黨做不到這些,因為那牽涉到「江山究竟是誰的」這個終極問題。弄到今天這個地步,所有經濟壓力都集中在貨幣的匯率問題上,也不能責怪任何其他人。英國脫歐,英鎊匯率瞬間貶值百分之十以上,也沒人因此擔心英國經濟垮台,大家都處於一個同樣的地球上,英國能而中國不能,恐怕才是問題之所在吧。

 

傻傻的台灣貴婦和阿嬤

 

這一段,算是買飲料加贈的10%「加量不加價」,偏離了主題,但又不能不說。 當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還在1比6、看起來即將增值進入5的時候,我開始警告台灣必須謹慎,前方熊出沒,人民幣必將走入貶值通道,這話連續講了三年。台灣金融業熱衷於人民幣產品,這完全可以理解,但是產品的設計若只奠基在「中國經濟崛起、人民幣只會一直升值」的假設下,而缺少對沖性的安排,那就是金融界的整體失格。現在,據報導中的不完全統計,台灣的有錢人、貴婦以及阿嬤,在人民幣進入貶值通道後被套牢的整體損失,已經超過了千億台幣。

 

在當前形勢下,若還有建言,那就是台灣所有的銀行,包括中央銀行在內,都必須啟動壓力測試,測一測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至1比7.8,對新台幣匯率還有企業客戶的承受力,將發生什麼樣的後果?如果還拿三年前的壓力測試態度來期待未來,那就不是再賠千億新台幣所可以應付的局面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