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日本正為「東京奧運前全數焚化福島核廢料」製造假象

林瑞珠 2018年06月17日 00:00:00
福島當地累積了2200萬立方米的災後除汙核廢料,政府預計在2020年東京奧運之前全數焚化,以製造已解決福島核爆災區問題假象。(圖片取自綠盟臉書)

福島當地累積了2200萬立方米的災後除汙核廢料,政府預計在2020年東京奧運之前全數焚化,以製造已解決福島核爆災區問題假象。(圖片取自綠盟臉書)

2011年至今,日本各地還在清掃核災輻射落塵的汙染,產生無數的核汙染垃圾,日本政府為了解決近3千萬立方公尺除汙的核廢料,相當於2萬個標準游泳池的體積,因此開放各地以焚化或生質能發電的方式處理核廢料,經過焚化的核廢料,放射性物質逸散稀釋於四處飄散空氣中,同時落塵土壤地表上,此舉讓日本民間團體強烈反對。正當台灣討論開放進口日本核災區5縣食品之時,也必須正視面對這個現象所帶來的食安危機。

 

上周,綠色消費者基金會特別邀請日本反公害團體竹林舍理事長田和則、副理事長青木一政,和福島鮫川町焚化爐問題連絡會和田央子於2018年6月3~7日來台訪問,現身說法,揭露了日本政府大規模焚化核廢料問題與潛在風險和危害。

 

和田央子本來居住於東京,2011年福島核災前搬到福島開設烘焙坊,沒想到一搬來就遇上311核爆,成為災民,雪上加霜的是,2012年一座核廢焚化爐就設在她家附近,因此開始接觸到核廢問題,自此開始設立網站,投入反對燃燒核廢的市民運動。

 

此次來台,和田央子數度在座談及記者會上表示,政府數兆億元的預算,應該用來協助居民移居重建,但是揮霍不切實際,只用在二次汙染的焚化爐、生質能發電廠上,而且都是短期的,粉飾太平的,十分浪費,也是錯誤的政策,還迫使居民搬回歸還困難區。

 

和田央子表示,福島核災後,福島當地累積了2200萬立方米的災後除汙核廢料,大約18個甲子園棒球場那麼大,先用黑色塑膠袋包裝起來露天堆置,之後陸續焚化,預計在2020年東京奧運之前全數焚化,以製造已解決福島核爆災區問題假象,並強迫災民返鄉務農。

 

台灣核電廠的驚人之舉

 

日本福島核爆前規範100貝克/公斤以下的核廢料才可燃燒,超過要用鐵桶封存保管,但是核爆之後只要8000貝克/公斤以下都被當成一般廢棄物處理,即使有這個規定,但普遍不遵守,即使超過這個劑量,只要是可以燒掉就全數拿來焚化,甚至10萬貝克/公斤也拿來燒。而實際上,可能根本沒有管制。

 

可嘆的是,過去的核廢料焚化標準,現在成為一般食品的極限。福島核災之前,日本人不曾想過會吃到核食,但核爆之後,新的規範是只要食品中含有放射性物質100貝克/公斤,都屬合法,可供市場流通食用。

 

會中,和田央子表示這是世界創舉,殊不知,台灣核電廠只要是740萬貝克/公斤以下的核廢料全都拿來燒光光,事實上也無法查證究竟燒了多少。當她得知此事,頓時驚訝萬分以致目光呆滯。

 

和田央子在座談會中翻開一頁頁簡報,首頁就是成千上萬的黑色塑膠袋中包裝著除汙核廢料,她說,袋子裏分兩種,一種是可燃物,都拿來燒,不可燃的才沒焚化。

 

因為要趕著在東京申奧前燒盡,所以福島災區到處都有焚化爐,通常在一個地方設置三到五年,將當地除汙後的核廢料燒盡之後,就搬到其他地區。接著,政府就用政策逼迫災民返鄉定居務農。

 

這些焚化爐燃燒過後產生的汙水集中到過濾水池中,衰變到一定的數值就排往另一個水池,再衰變到法規合格內格的範圍內就往外排放,結果就讓許多輻射物質往外釋放了。

 

多蓋幾個煙囪就可以了

 

在廢氣排放的方式上,日本官方也很有技巧的設計一套排放模式,聲稱控制總量,但卻是針對每個煙囪的總量,只要多蓋幾個煙囪就可以了。

 

有意思的是,這些焚化爐愈蓋愈貴,以和田央子住家附近的鮫川村焚化爐為例,那是災後馬上就蓋起的「指定廢棄物燒卻實證實驗設施地一號」焚化爐,是日立造船建造的機組,當時花了21億日元,數年後在南相馬市蓋的焚化爐造價就高達758億日圓。

 

和田央子住家附近的鮫川村焚化爐從2011年一直燒到2016年11月才拆除移走。建造初始,政府聲稱是實驗性質,因此周邊居民未被告知。實則,政府在蓋這些焚化爐的時候,就已告知廠商不能讓民眾知道,所以他們將核廢料蓋在距離馬路路口很遠的地方,以避人耳目,其實都有得到地主、村長、當地議員以及願意進來實驗或工作的人蓋章同意。因此,地主拿錢走人,當地居民知道了也沒用,抗爭無門。

 

製造焚化爐的廠商與建造完工都是同一家廠商,就是日立、三菱、東芝、住友這幾家,這些也就是製造原子爐的廠商,所以不管是核電還是核災,這些核設備大廠都在發核災國難財。

 

此外,尚有一些中間貯藏設施,以堆置焚化的灰渣,例如位於福島災區的雙葉町中間貯藏設施,包含的焚化爐則造價高達2322億日圓。最靠近福島核電廠核爆區的雙葉町、大雄町之間亦有一個中間貯藏設施,造價高達1兆6000億日圓。

 

富岡町在2011年311核災當時,剛蓋好一個有毒事業廢棄物的處置場,就拿來堆置燃燒後的核廢灰燼,最上面覆土綠化。這個最終處置場是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指導設置的,想把它打造成國際示範點。

 

日本政府花了1兆6000億日圓在福島核電場周邊設置中間貯藏設施,預計30年內處理完這些廢棄物。所有建設的物資盡量能在當地再利用,例如拿來建公共設施、鋪馬路等等。

 

台灣有業者曾因販售來自福島核災區福島縣的「牡丹峰完熟番茄鍋湯底」而被開罰。(衛生局提供)

 

向全世界展示災後重整的假象

 

但是,福島災民五年才總共分得3010億日圓的補助金,這些經費本來應該撥給災民,但日本政府卻拿來蓋焚化爐解決眼見的除汙核廢,不管輻射物質隨著空氣、水、土壤回到環境中,更逼迫災民反鄉,向全世界展示災後重整的假象。

 

日本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原子爐廢爐以後,人還是無法進去廢爐中進行核電廠除役的工作,所以日本正在進行相關的人才培育及技術研發,包括機器人的開發,讓機器人可以在重災區進行任務。農林水產省也加入研究如何在災區種農產品,所以才會有施用大量鉀肥,以掩蓋銫汙染的「農業技術」。

 

本來核爆前,政府規範每人每年1毫西弗的輻射暴露量,現在則提高到20毫西弗。凡這個輻射暴露值的區域,官方都利用停止旅外災民生活補助的方式強行要災民返鄉,這些補助只到2016年,例如山行縣就一直敦促人民返鄉定居,前任的復興大臣就曾對此發表言論「是你們自己要出來避難的,這是你們自己的責任」,引起人民廣大的不滿。

 

由於返回所面臨的健康風險極大,所以只有65歲以上的人返回,少數返回的兒童則暴露於高劑量輻射汙染的環境中,面臨極高的健康風險,這些居民已發現很多人生病,尤其是小孩子生病的情況十分普遍,在這些孩子的尿液中經常可檢驗出銫,例如南相馬市的檢驗報告則呈現這個事實。

 

災區其實並未真正復健,今年有一些災民擔心回去沒有房子可居住,政府又不繼續補助,已經有很多人因絕望而就醫,或承受壓力太大以至於自殺。就有南相馬的居民因此站出來抗議這些返回的居民被迫在輻射汙染的土地上從事農作,種出來的農產品除了供應當地居民食用之外,未來台灣如果開放福島五縣市的農產品進口,這些高風險食品也會賣到台灣來,可是小英政府急於跟日本交換安保以及經貿上的夥伴關係,而想用開放核食這種最簡易,卻犧牲國人食安的方式來交換,無疑已喪失主張非核家園的核心價值,也讓台灣人民的面臨不可測的健康風險,這才是當前台灣人民最需嚴正以待的食安危機,也是此行日本民間友人不斷提醒台灣人民的事。

 

※作者為台灣環境輻射走調團召集人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