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永添專欄:漢光演習造假的問題多嚴重            

紀永添 2018年07月02日 00:02:00
剛結束的漢光演習被批評操演中的部份劇本不符合現代作戰情況。(圖片來源:總統府)

剛結束的漢光演習被批評操演中的部份劇本不符合現代作戰情況。(圖片來源:總統府)

日前漢光三十四號演習順利落幕,蔡英文總統除了親臨校閱,表達對國軍的肯定之意,也期勉國軍,戰力要建立在「實」之上,要以務實的態度進行演訓,確實檢討操演中的各項缺失,以有效精進戰力。但在此同時,國內的媒體也對此次漢光演習中,實兵驗證部份的作戰想定,提出了一些批評。除了認為操演中的部份劇本不符合現代作戰情況,又為了方便上級長官校閱,濃縮了真正戰場上的作戰時程,結果脫離現實而失去了訓練的意義,而且事前進行過多次的預演,也無法得知部隊真正的反應能力與作戰問題。媒體的批評當然不是無的放矢,但是我們公允一點來看,國軍的這些問題,難道是今天才出現的嗎?若說這樣的陳疴痼疾與黃埔精神一樣歷史悠久,相信也不算太過份。

 

演習造假是公開的秘密

 

國軍部隊在演習訓練與高裝檢中造假的陋習,早就是公開的秘密。遠從軍中作家張拓蕪的作品「代馬輸卒手記」裡所談到的故事,到父執輩們講述他們入伍時的情況,最後換自己穿上軍服進入部隊服役所得到的經驗,對於國軍部隊的集體印象就是戰力不佳,只會作表面功夫,而且處處造假。往往由特別挑好的人員頂替中籤單位參加測考,偽造表單或挪借裝備來應付檢查,以編造出高妥善率。同時在驗證緊急應變能力的抽測開始前,各單位早就得到通知並且排演多遍,所有人都放下日常工作與休假,整裝待命來演出,也早就是屢見不鮮的事,根本無法反映出部隊的真實戰力與反應能力。至於訓練後的檢討,更多的是在討論哪個地方看起來不夠精實,演的不像,而不是部隊真正的問題在哪裡。
 

這樣的惡質風氣長期存在於國軍之中,但從上到下都視而不見,無意改善。而且這絕不是近二十年來,台灣走向民主化後,才開始這些問題出現,相反的,這是一個根深蒂固的陋習。深究其原因,在於早期台灣社會並不富裕,國軍部隊可以運用的經費極為拮据,又要抵禦中國的武力威脅與維持反攻中國所需要的數十萬大軍,因此處處強調克難精神。訓練經費不足,又要滿足長官的訓練要求,只好以虛偽造假的方式來搪塞應付。特別是專制時代又往往最重視表面功夫,下情也難以上達,在缺乏新聞自由下,也沒有人敢質疑國軍的戰力問題。而當台灣走向民主化以後,承平已久的國軍部隊,又因久訓不戰,且軍中環境保守封閉,而繼續延續著這樣的陋習,未見任何改善的動力。

 

雖然過去的三軍統帥都曾經勉勵國軍部隊精進確實,但直接公開以「實」來要求國軍,希望部隊演訓可以誠實不造假的,蔡英文總統似乎是第一人。而國軍也回應了總統的要求,日前宣布將嚴禁中籤單位出現人員頂替的狀況,好如實反應部隊的真正戰力。只不過這樣的宣誓是否真的有用,還是一樣是三天熱度,風頭過了又全部回到原點,依國軍的風氣習性來看,實在令人非常沒有信心。或許建立好的制度與觀念才是治本之道,遠比這樣的宣誓口號有效。國軍應該要有的觀念是演習絕對不是要供長官視察,訓練要有充足的經費,不要將精力花費在塑造軍容壯盛的假象上,建立制度來反應基層裝備的妥善率,正視日常訓練就一定會有裝備耗損的問題,削減部隊雜務以致力於真正有用的作戰訓練。

 

蔡英文校閱漢光演習部隊。(攝影:葉信菉)

 

這些改革建議說起來很容易,但若要真正落實,絕對會是一個辛苦的過程。比如要把過去依腳本進行,大家按規劃走位的演習,變的貼近實戰訓練,則不止需要場地與器材,更要有專業的演習統裁單位,甚至是專職的假想敵部隊。就以目前台灣的「旅對抗」為例,考驗的是部隊的作戰指揮與命令貫徹能力,必需要有大的場地才能順利進行,但在台灣地狹人稠的情況下,往往處處受限,而且目前都是由第三方派出軍官團來擔任統裁官,以臨時編組的方式來統裁演訓,並給予雙方參演部隊檢討建議,而這肯定效果不佳。因為臨時編組的軍官團本身有多少統裁經驗就是一個問題,對於假想敵的作戰能力有多少瞭解又是另一個問題,導致這樣的演習很難模擬出真正與假想敵交戰時的作戰情況。

 

空軍有假想敵部隊

 

美國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陸、海、空三軍都設有專職的假想敵部隊,並有專屬的統裁單位與設備。海、空軍的假想敵部隊主要是用來訓練戰機飛行員,除了儘量採用異種機來進行對抗演習,讓飛行員可以練習與不同機種作戰外,還利用演習的規則限制,來模擬敵方可能佔有的優勢。特別是假想敵部隊的飛行員都是擁有豐富飛行經驗的資深教官,對於提升新進飛行員戰技有很大的幫助。台灣空軍過去師承美軍,也擁有假想敵部隊,使用F-5E/F來模擬中國的米格機,並引進美軍的ACMI空戰演練儀來進行訓練,判定勝負。後來隨著中國空軍採用新型的蘇愷戰機,台灣也改用中科院所研發的新型TAS戰術分析系統,並由F-16戰機來擔任新的假想敵,也因此台灣空軍在這一點上擁有較良好的基礎。

 

F-16戰機擔任新的假想敵部隊。(圖片來源:總統府)

 

但台灣陸軍則沒有像美國一樣的專業假想敵部隊與廣大的訓練基地。以美國陸軍為例,目前駐紮於國家訓練中心的第11裝甲騎兵團是專業的假想敵部隊,不論從人員編制或作戰戰術、使用的裝甲車輛外觀、全部模仿可能與美國爆發戰爭的敵方部隊。在利用先進的雷射模擬訓練系統下,能進行極逼真的實戰演練,同時專業的統裁人員擁有很豐富經驗,非常清楚一般部隊的弱點與不足之處,能給予每批進入訓練中心的參演部隊最有效的建議。事實上,在故意設下對假想敵部隊非常有利的演習條件下,進入訓練中心的基層部隊多數都被打的落花流水,潰不成軍,完全沒有辦法展現出「壯盛軍容」,但也因此美國的國家訓練中心一直被視為是最真實、也最有效的訓練基地之一。

 

演習不是「社會溝通」

 

台灣陸軍的旅對抗是雙方以「指揮所帶部份實兵」方式來進行即時攻防,較為貼近實戰,但問題在於兩方同是國軍的聯兵旅,其人員、編制、戰術、與裝備幾乎完全相同,無法模擬出敵方攻擊部隊的特性。而在重大演習中,雖然也會以攻勢部隊,如海軍陸戰隊或傘兵部隊來擔任假想敵,但依劇本進行的方式,又常淪為演戲之譏。當國軍面對外界的質疑時,卻又表示這是要配合長官的校閱而做出的妥協,也是一種「社會溝通」,能讓外界看到國防建設的成果。只是種說法恐怕很難令人信服,反而更證明國軍長期因循苟且,倒果為因的態度。因為國軍才是最熟悉國防事務的人,如果目前這種演訓沒有效果,只淪為長官視察之用,那國軍應該要建議取消才對,怎麼會遵循陳規,繼續舉辦?

 

重大演習中,會以攻勢部隊,如海軍陸戰隊或傘兵部隊來擔任假想敵,但依劇本進行的方式,又常淪為演戲之譏。(圖片來源:總統府)

 

至於要讓社會大眾看到國防建設的成果,方法很多,在這個網路資訊時代,不一定要舉辦這種表演式的演訓,來達到安定民心的效果。相反的,這種表演式的演訓還可能是最沒有宣傳效果的方式。對比中國解放軍以長程跨海演訓為名,對台灣進行文攻武嚇時,常常搭配官方微博帳號放出照片與評論來操作新聞,就可以看出中國解放軍利用網路媒體的技巧,要比國軍還要成熟。而再以世界強權美國為例,美軍也很少舉行這種表演式的演訓,相反的是美軍的宣傳部門會拍攝美軍嚴格訓練的精彩畫面,利用官方網頁、推特或臉書帳號、Youtube發布,透過無遠弗屆的網路傳播來達到最佳宣傳效果。國軍近來也曾嘗試拍攝類似影片,雖然偶有佳作,但整體來說品質與運用技巧仍然不佳。

 

在民主時代,國軍的確有必要社會大眾拉近距離,並向全國人民展示國防建設的成果,同時招募更多人才加入部隊,但方式絕對不是像目前這樣,這在先進國家多的是範例可以學習參考。如台灣也已經開始引進的基地開放日,是每年由不同的基地輪流舉行,一年約有數場,但國外有許多國家的軍事基地,則是每季或每年都會固定舉行活動,形成例行慶典,一方面拉近與基地附近居民的關係,同時也能促進地方觀光產業。歐美國家的基地開放日,有更多軟性的活動,遠比台灣的基地開放日要有趣許多,台灣基地開放日的軍方活動則多半較保守呆板。而或許應該這麼說,國軍的演訓不夠嚴格精實,軟性宣傳活動又不夠靈活開放,集大成就是現在這種無效又花錢的表演式演訓。

 

就算美軍參與漢光演習又如何

 

漢光演習進行到今年,已經是第三十四屆,這場國軍年度最重要的演訓是否還適合今天的時空環境,其實本來就很有檢討的必要。台灣面臨強大的威脅,國軍的確需要一個從上到下、跨越不同戰區、不同軍種,甚至是協調不同部會的大型聯合演習。但這樣的大型聯合演習,應該是依電腦兵棋推演的結果,立足於真實威脅想定,持續推演戰況發展,動員各部會配合,跨越不同戰區,從指揮部到最基層部隊,一起驗證作戰能力的綜合演習。而不是像現在的漢光演習,將各軍種的演習切割的很零碎,分開獨立舉行,並且壓縮演訓的時程,以便長官校閱與媒體採訪,還在正式開始之前,參訓部隊就不斷預演固定僵化的劇本,完全失去一場大型演習應該有的訓練功能。

 

國軍需要檢討的地方很多,這並不是社會大眾故意要與國軍為敵,而是很明顯目前國軍的戰力達不到先進國家的水準,制度與心態都還停留在過去的時代,讓國人對國軍的戰力與忠誠度都嚴重缺乏信心。雖然蔡英文總統不斷重申對於國軍部隊的支持,但這是她身為三軍統帥的職責。國軍要贏回社會的信任,需要的是面對問題與徹底改革。特別是美國參議院近來通過「2019年國防授權法案」,除了建議美國應該加強台灣的防禦能力,也首度建議美軍應該參與台灣的演習。雖然這項法案還需要與眾議院的版本進行協議,並由總統簽署才能生效,國會意見也無強制力,但已可視為是美台進一步推動軍事合作的風向球。只是以目前漢光演習的情況,就算真能邀請美軍參加,恐怕也很難有什麼實質效益。

 

國軍若想蛻變成一支鋼鐵勁旅,改革積弊已深的演習問題是關鍵要務,而這需要軍方從心態、訓練制度、裝備設施、到國防預算分配,全面進行檢討革新,才有可能解決這個從專制時代延續到今天的痼疾。二十年前國軍所呈現出來的勇猛精實形象,只是那個專制時代下,宣傳部門所形塑出來的神話,當台灣變成國際孤兒後,更與外界失去交流的機會,最後形成如此封閉保守又充滿教條主義的軍隊風氣。總統的勉勵與社會的期許,應該是國軍持續推動改革的原動力,而不是擋箭牌。當國軍自許要傳承忠勇軍風時,希望傳承的是台灣人認真打拚,不畏困境的精神,而不是虛偽造假、粉飾太平、因循苟且、故步自封的惡習。願意反省改革,才是最有勇氣的一件事。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