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時精選】川普如何輸掉一場貿易戰

紐約時報 2018年07月17日 07:00:00
川普總統上月在七國集團峰會上談公平貿易問題。 (DOUG MILLS/THE NEW YORK TIMES)

川普總統上月在七國集團峰會上談公平貿易問題。 (DOUG MILLS/THE NEW YORK TIMES)

川普的宣言「貿易戰是好事,很容易贏」當場就成了經典,堪與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的「繁榮近在眼前」媲美。

 

川普顯然認為,貿易是一個遊戲,贏家是擁有最大順差的人,而進口超過出口的美國在任何衝突中都處於有利地位。基於同樣原因,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預測,沒有人會對川普的關稅進行報復。由於這並不是貿易實際運作的方式,我們已面臨大量報復,且情況極有可能惡化。

 

但問題是:川普的關稅設計得很糟糕,就算一個認同他粗糙的重商主義貿易觀點的人也會這麼認為。事實上,到目前為止,他的關稅結構是對美國經濟造成最大損害,從而換取最小的收益。相比之下,外國的報復措施要複雜得多:與川普不同,中國和其他承受川普貿易戰怒火的國家似乎清楚地瞭解它們想實現的目標。

 

關鍵在於,除了對貿易平衡的執著,納瓦羅/川普的觀念似乎還在按照1960年代的樣子來想像世界,當時的貿易絕大部分發生在小麥和汽車這樣的最終產品內。在那個世界裡,對進口汽車徵收關稅將導致消費者轉用國產汽車,增加汽車行業的就業,就是這樣(除了會有外國報復)。

 

然而,在現代世界經濟中,很大一部分貿易發生在中間產品當中——不是汽車,而是汽車零部件。如果對汽車零部件徵收關稅,甚至對就業的第一輪影響也是不確定的:也許國內零部件生產商會增加工人,但你令下游生產商的成本提高,競爭力降低,因此下游生產商將縮減業務。

 

因此,在當今世界,聰明的貿易戰士——如果真有這樣的人——將把關稅集中在最終產品上,避免為下游國內商品生產者增加成本。誠然,這相當於直接對消費者徵收或多或少的稅;但是,如果你害怕給消費者帶來任何負擔,那麼你從一開始就真不應該挑起貿易戰。

 

但川普的關稅幾乎都不是針對消費者產品的。查德·鮑恩(Chad Bown)及其同事做了一張出色的圖表,顯示了川普對中國關稅的分佈情況:中間商品或國內生產中使用的機械等基礎商品占到了驚人的95%:

 

 

這是什麼策略嗎?很難看出來。當然,沒有跡象表明這些關稅旨在迫使中國接受美國的要求,因為沒有人能弄清楚川普究竟想從中國那裡獲得什麼。

 

中國的報復看起來非常不一樣。它並不完全避免對中間產品徵收關稅,但主要集中在最終產品上。它還受到一種明確的政治策略驅使,即傷害川普的選民;與川普們不同的是,中國人知道他們想實現的目標:

 

 

別的國家怎麼樣?加拿大的情況因其對鋼鋁關稅的直接反應而變得複雜,但除了這些行業之外,它也在採取比美國更為精確複雜的戰略:除了鋼鋁,加拿大的報復似乎是在試圖避免破壞它在北美供應鏈中的參與。從廣義上講,加拿大不是在針對美國基礎設備或中間投入的進口,而是將重點放在最終產品上。

 

而且和中國一樣,加拿大顯然是在試圖給美國造成最大的政治損失。

 

即使你知道你想要實現什麼目標,並且有明確的戰略來實現這些目標,貿易戰也不是好事,一點也不容易贏。然而,川普關稅值得關注的地方在於,它們如此具有自毀性質。

 

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對其經濟後果的暗示。來自美聯儲最近的會議紀要許多地區的連絡人,對關稅和其他擬議中的國內外貿易限制對未來投資活動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都表示了擔憂;一些地區的連絡人表示,由於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資本支出計畫已經縮減或推遲。由於對鋼鋁徵收的關稅,而且沒有任何新投資計畫來增加產能,該行業的連絡人預計價格會上漲。

 

因此川普和他的一夥人實際上沒有制定什麼能夠贏得這場貿易戰的計畫。他們可能只是偶然發現了一種戰略,它將令他們輸掉這場戰爭,而且比人們所預料的更加徹底。

 

※作者保羅·克魯格曼為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歡迎在Twitter上關注本文作者Paul Krugman @PaulKrugman

 

(本文由美國《紐約時報》授權《上報》刊出,請勿任意轉載)

關鍵字: 川普 關稅 貿易戰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