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國基專欄:臺灣人愛辦報,一報又一報(3)《編輯台憶往》之六

俞國基 2018年08月04日 00:00:00
1987年7月,政府正式宣告解嚴,同時開放報禁,新聞業大獲解放。(美聯社)

1987年7月,政府正式宣告解嚴,同時開放報禁,新聞業大獲解放。(美聯社)

俞國基為台灣資深媒體人,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服役後,考入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與故宮博物院合作的中國美術史專班。畢業進入故宮博物院任助理研究員,從事藝術研究工作三年半,後轉至新聞界,曾任:臺灣時報總編輯,臺灣日報總編輯。1979年赴美,曾任:舊金山遠東時報總編輯,紐約中報總編輯,紐約美洲中國時報總編輯、總主筆,紐約北美日報社長。1987年返台,任中國時報總主筆,1996年轉任自由時報副社長。2014年退休。作者見證過去近50年台灣新聞史,《編輯台憶往》為其記者生涯的回顧,獨家於《上報》連載。

 

戒嚴時期的臺灣,有所謂「報禁」與「黨禁」,也就是不准任何人辦報,也不准任何人組黨,已刊行的報紙則限制發行三大張,而發行的所在地,亦以原登記之縣市為限。例如臺灣日報,原登記設於臺中縣,即不准許遷至臺中市發行。民國50年後,雖然放鬆了此項管制,但又設下另一種限制:若要遷往其他縣市發行,該縣市必須沒有其他報業的存在。例如當年夏曉華先生主持的臺灣晚報,登記地為臺中縣,後擬遷至高雄市改名為臺灣時報,新聞局認為高雄市已有臺灣新聞報,故只准許遷往高雄縣,因此臺灣時報的創刊地址為高雄縣鳳山市,距離高雄市僅5公里左右,今天看來,這是掩耳盜鈴的大笑話,但當年卻嚴格執行,無一例外。

 

報禁與時代完全脫節

 

報禁如此之嚴,在現實上,1960年代後,已完全與時代脫節,即以三大張的限制而言,怎能應付市場的需求?三大張僅12頁,除去廣告,新聞與評論的篇幅大約只有6頁,於是字體愈來愈小,行間愈來愈窄,換版愈來愈多。以中時來說,除了前面兩個全版的新聞與六個半版新聞外,加上副刊、影劇娛樂版,其他均為「換版」。

 

所謂「換版」,即同一個版位,臺北市見刊的新聞,臺北縣等其他縣市的讀者看不到;同樣的,臺北市的讀者也看不到其他縣市的新聞。全臺大約有二十幾個不同地區的換版。至於廣告的換版則更「可怕」,廣告客戶購買廣告時,廣告人員即告之:所刊登的廣告要在哪些地區見報?僅臺北市一地,就分成7、8個地區,中正區的讀者可能看不到士林區的廣告,大安區可能也看不到萬華區的廣告。當時廣告不僅收費甚高,甚至能否刊出,還得視人情而定。各報的廣告組執事者不僅頤指氣使,對客戶態度傲慢,甚至還有收紅包的傳言,據說某報一位廣告主任做了兩年就購置了豪宅。

 

在經濟全面起飛聲中,新聞量愈來愈大,廣告需求更是急速成長,這樣的限量管制,表面的理由是節省紙張,因為斯時報業採用的滾筒紙大部分從加拿大或挪威進口,為了節省外匯,必須作此限制。其實60年代後,臺灣出口暢旺,不缺外匯,而紙張乃低價品,所費有限,政府的著眼點,基本上還是言論管制,思想一把抓,不容絲毫放鬆,深恐一旦鬆綁,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因此報業主持人為求言論自由,掙脫枷鎖,便以大量廣告蓄積的資金,紛赴海外辦報。

 

報禁開放 民間辦報踴躍

 

80年代開始,臺灣經濟一飛沖天,不論國民所得或外匯存底均已達「發展中國家」的水準,中產階級崛起,國民教育普及,新設大專學校如雨後春筍,唯有報紙版面僅限三張,電視亦僅限三台,幾乎完全與時代的進步脫節。終於,1987年7月,政府正式宣告解嚴,同時開放報禁,此真如大旱之望雲霓,一聲驚雷,新聞業大獲解放,原有的報紙立即擴充設備,招兵買馬,一夕之間,從三大張增為六大張,進而增為八大張,周末甚至增為十大張。

 

此時,民間有意願加入競爭行列者亦摩拳擦掌,希望一展身手。投入辦報的人,不外兩種身份,一是具有政治背景者,希望擁有媒體,提升知名度與社會聲望,另一是企業界,認為擁有媒體不只可結交政治人物,擴展人脈,甚至亦可營利。因為70年至80年之中,兩大報呼風喚雨,廣告不請自來,加上媒體有稅負優惠,稅後的淨收入,每年約在20億元左右。若以今日物價換算,淨值近30億元。這當然是一個誘人的數字,垂涎於此的企業人士自不在少數。

 

我於87年底自美返臺,適逢報禁開放,各報爭相攬才之時,當時我已應允中國時報余紀忠先生之邀回國效力。有趣的是,大約87年8月左右,高雄的民眾日報老闆李哲朗先生到紐約約我餐敘,席設希爾頓飯店,我到達時,才知道僅有我一個客人。他與我寒暄一番後,立即切入主題,邀請我回臺擔任民眾日報社長。

 

民眾日報欲成南部霸主

 

我很禮貌地告訴他,已經應允中時的邀約,中途爽約非做人之道。他接著說,他在高雄建了新的企業大樓,即將遷入營運,希望在南部一顯身手,獨霸一方。我則直率地說,臺灣面積不大,人口不多,而且交通發達,報禁開放後,北部報紙可以將製作完成的版面電傳至高雄付印,出報時間一如高雄在地,而高雄讀者絕不會以南部新聞為滿足,同樣付出10元,從北部的大報可以看到全國的、國際的新聞,也可以看到高雄本地的新聞,搭配高水準的評論、分析與副刊,「民眾」要用什麼特色競爭?民眾與聯合、中時的區隔性又是什麼?他的答覆是民眾日報的政治新聞走黨外路線,一定可以贏得不滿國民黨的讀者歡迎。

 

我則提出我的觀察:解嚴前一年,黨外人士在圓山飯店宣佈正式成立民進黨,次日,中國時報於二版頭題刊出組黨新聞,成為獨家,國民黨千方百計阻止此新聞的刊載未果,試問民眾日報事前不知道這個臺灣重中之重的新聞嗎?為什麼一字不提?為什麼不刊於頭版,出個大風頭?結論當然是「不敢」二字。很顯然地,中時已在探索新聞自由的底線,「民眾」雖想以黨外自居,但這件事便已落後了。這證明你們想突破的心願是值得肯定的,但有無能力突破?有無人才突破?有無膽量突破?都不是靠一座堂皇的大廈可以完成的,我最後一句話是「人才第一」。

 

 

自立早報創刊震撼彈

 

回到臺北後,我正式在中時上班,李哲朗先生仍邀請我赴高雄一行,參觀他已經遷入新廈的報社。承他盛情,打開其中一間豪華的客廳接待我這位貴賓。上茶畢,他告訴我,這間客廳迄今只接待了兩位貴賓,一位是美國眾院議員索拉茲先生(Stephen J. Solarz),一位就是我。我除了感謝他的禮遇,並把索拉茲在美國眾院多方維護臺灣的行動向他做了簡報。我發現他對索氏所知有限,只是對一位美國議員來訪感到光榮而已。奇怪的是,他竟沒有利用此機會派遣記者面對面專訪索氏,談談美臺關係,以及臺灣今後如何從事民間與美國國會的聯繫等問題,而只在意於開放一間豪華的會客室接待了這位美國貴賓。我當時的直覺便是此報想在群雄並起的報業中競爭,恐怕是事倍功半。

 

民眾日報雖想在解嚴後脫胎換骨,在南部稱霸,而解嚴後第一份民間新報的出現,乃1988年元月21日創刊的自立早報。雖然它是自立晚報系統的同根兄弟,但仍與晚報有不同風格與取材。自立晚報為一份標榜本土色彩的報紙,在戒嚴時期曾因言論冒犯當局遭三次停刊,並有過四次改組。雖然屢仆屢起,但不僅受到黨外人士的歡迎,也吸引不少有理想的年輕人不計待遇投身此報,一展抱負。因此自立報系為臺灣的新聞界培養不少出色的人才,這些人才後來前往他報發展,也成為他報的主力,陳國祥先生即為顯例。他擔任自立早報第一任總編輯,該報出刊首日,即對臺灣的新聞界投下了一顆震撼彈。

 

記得那一天,余老闆一早就緊急召見我。我進入他的辦公室時,第一眼就看到辦公桌上佈滿首日發行的各版「自立早報」。他對我說:「這份報紙很有前途,我們必須小心應對。」他提出的對策是在臺中與高雄各設一個編輯部,各增派一名總編輯,同時增設工廠因應當地的印刷及派報作業。也就是說,把中國時報一分為三,加設臺中中時與高雄中時,以在地眼光自編一、二、三版,做大中部、南部的新聞,而非現行「一體通用」的模式。他說出他的構想後,我認為茲事體大,必須詳加思考,乃建議他召開一次社務會議,讓發行單位、廣告單位一起參與討論,共同思考此一「別出心裁」的構想。

 

 

因應變局 中時一分為三

 

會議召開時,余先生先提出他的主張,業務單位默然無語,而最支持此議的乃是社長王篤學。他認為,這是一項氣勢的宣示,既走在各報之前,又可擊敗中南部各地方報的優勢。我則提出相反的看法,並舉紐約時報為例證,說明其不可為。紐約時報於70年左右,在舊金山發行西岸版的紐約時報,也在灣區設立編輯部,發行之後成效不彰,不久即關門大吉。道理很簡單,紐約時報的讀者分佈全美,他們想閱讀的新聞乃天下大事,尤其想知道紐約時報對於某件重大事件的觀點,而不是紐約時報的西岸新聞。我認為中國時報亦復如此。臺灣南北距離僅數百公里,中南部讀者訂閱中國時報,想看的是中時對於整體新聞的觀點與處理方式,而不是看臺中或高雄當地新聞為重點的編輯方針。

 

我的觀點被余先生否決,仍在臺中與高雄設立了編輯部,並派陳守國任臺中總編輯,李彪為高雄總編輯。其後果正如我所料,成效不彰,不了了之。因為這件事乃由自立早報引起,說明當時新發軔的報紙,銳氣甚足,甚至引發了植根甚久之大報的危機感。可惜自立早報的後勁不繼,市場競爭力不足,形成財務危機,終於在1996年6月宣佈停刊。

 

自立早報出報約一年之後,由政治人物康寧祥主辦的首都早報亦於1989年6月1日出版第一份報紙。

 

黨外老將籌辦首都早報

 

老康想辦報的心願,當年的「黨外」,盡人皆知。在報禁時期,他曾辦過「八十年代」與「亞洲人」月刊,也刊出不少擲地有聲的文章評論時政,甚獲佳評。報禁既已開放,豈可在臺灣的報業中缺席。

 

首都早報籌劃期間,老康常與我聯繫,聽聽我對辦報的看法,我亦將過去從事報業的經驗知無不言地向他分析,我盱衡當時的報業市場,認為在兩大報的陰影之下,加上自立早報的本土立場,實在已無辦報的空間,除非你有龐大的資金作為後盾,廣攬各方人才,在第一時間投下極具震撼力的砲彈,並以兩大報為競爭目標。因此首先要有賠錢的心理準備。我為他初步估算,第一年要投下10億資金,並預定虧損6億,如果沒有龐大的資金後援,正如飛機在跑道上即已油料不足,又怎能一飛沖天、長遠飛行呢?他告訴我,他的資金來源是多元的,他不想依賴大企業家出資,以免言論受到資本家左右,小額出資者的好處是不會過問編輯方針,亦不致受到執政者以政策籠絡出資人,使其受益而影響報紙的立場。但在當時的情勢下,小型報業已命定難有脫穎而出的空間了。

 

其次,我建議他不必急著出報,必須先有萬全的準備,俾便在市場一炮而紅,一舉打開首都早報的知名度,則此後不論發行或廣告均易於運作,老康對我說:此時各項開支已如流水,人員薪資也開始發放,再不上市,賠累將不勝負荷。我笑曰:你錯了,一旦開始發行,花錢不是流水,而是瀑布了,早期不可能自廣告獲得收益,訂報率也不會踴躍,但用支一分錢也不能少,你很快就會面臨缺錢的窘境,我言盡於此,他仍於89年5月4日開始試刊,6月1日上市。

 

反郝組閣 新聞引爭議

 

首都早報的確做到人才濟濟的境地:總編輯為原任聯合報政治組主任戎撫天先生,總主筆原擬聘呂秀蓮擔綱,後不知何故,改由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鄭欽仁出任,李筱峰則擔任主筆,包括編輯、記者羣,幾乎延攬了綠營所有寫手,用「氣勢如虹」形容亦不為過。然我的預言也逐一呈現:財務每下愈況,人才也開始流失,此時老康忽然改弦更張,聘任名評論家司馬文武(江春男)為總編輯,希望新聞上有所突破,司馬也不負所望,在李登輝任命郝柏村為行政院長的新聞處理即出了一次大風頭。

 

當時首都早報在一版正中央用了一個特大號的「幹」字,諷刺並反對由軍人出身的郝柏村擔任行政最高首長。這一新聞處理的手法,在新聞界有兩種不同的評價,贊成者羣呼過癮,認為這一個「幹」字簡短有力,代表了大眾的心聲,指責李登輝此一提名必將造成不可收拾的後果。另一方面則認為,新聞不宜如此粗糙而情緒,報社立場可以全力反對,但必須深入分析說之以理,指陳後果之嚴重性。中時余老闆即持此看法,他私下向同仁表示:辦報不可如此衝動,必須以理服人。

 

司馬的這一「幹」,不論其對錯,至少已形成新聞圈的話題,對當時的政局也多少產生某種影響力,並使首都早報的知名度大增。

 

宏國集團創辦大成報

 

首都早報熱鬧一番之後,終因財務不支而於1990年8月宣告停刊,前後僅出刊14個月,令人不勝欷歔,也足證解嚴後報禁雖然開放,任何人都可辦報,但辦報者的理想與現實,畢竟還有相當大的差距,自立早報與首都早報都是很顯著的例證。

 

談到解嚴後各路人馬爭相辦報,不能不把「大成報」列入清單。這份報紙創刊於1990年元月,關門於2006年2月,前後掙扎了16年,比之首都早報,算是夠面子多了。

 

大成報的創辦人是宏國集團大公子林鴻道先生,他是自由時報創辦人林榮三大哥的兒子。這份報紙令人好奇的是,辦報目的何在?康寧祥辦首都早報,因為他是政治人物,辦報可以抬高政治地位;林榮三辦自由時報,當然也著眼於政治,他身為監察委員,又是監察院副院長,辦報可使身價水漲船高。那麼林鴻道辦報的目的何在?

 

大成報出報首日,大家看到它的內容,無不嘖嘖稱奇,它竟是一份「民生報」的copy報,影劇、明星、體育、流行音樂、時尚等等。以當時市場而言,民生報創刊於1978年,即使經過12年的耕耘,亦僅能維持「小康」的局面,何況它有聯合報的大樹遮蔭,不論印刷、發行、廣告、財務等,都有聯合報的人員兼管,成本大幅降低,而大成報要獨立支撐一個「民生報」老二,這個算盤是怎麼打的,令人費解。我曾當面問過林榮三先生,他笑答,林鴻道辦報時,曾向我這位三叔請教,我力勸他不可魯莽從事,因為市場已趨飽和,辦報時機已過,但鴻道不僅不理會我的意見,甚至在招兵買馬時,才來就教於我這位三叔,可見他心意已決,請教云云只是虛招,甚至認為我勸他不要輕試的好意,乃是怕自由時報多一競爭對手,所以此後大成報的一切發展,我完全不聞不問。

 

 

市場小 壓縮新報空間

 

大成報首任總編輯為王端正。他是慈濟證嚴法師的胞弟,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後,進入中央日報,曾任中央日報總編輯,並獲得全國十大傑出青年獎,算是新聞界的菁英。他羅致到大成報服務的從業人員都很優秀,只是這份報紙的定位太狹窄,優秀的官兵也無從施展,註定的命運不問可知。它在2004年雖曾與更生日報合作,拓展中部市場,亦曾與民眾日報合作,開發南部市場,最後均無疾而終。

 

細審解嚴後的幾家新創報紙,幾乎都壽命不長(高雄前立委吳德美創辦的公論報亦僅維持一年),究其原因,一是資金不足,無力與現有的大報競爭,一是對市場的認識不夠,以為只要別出心裁,就可獨樹一幟,不將大報放在眼裡,殊不知臺灣的報業市場,最多可容身兩報或三報經營,已無小報的發展空間,即使後來蘋果日報挾巨資來臺辦報,其下場亦有目共睹,令人扼腕歎息!

 

 

【延伸閱讀】

●俞國基專欄:臺灣人愛辦報,一報又一報(2)-編輯台憶往之六

●俞國基專欄:臺灣人愛辦報,一報又一報(1)-《編輯台憶往》之六

●俞國基專欄:故國緣,臺灣情,余紀忠心繫兩岸前景-《編輯台憶往》之五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