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神同行2》導演金容華對談葉如芬:揭開台灣影史最賣座韓片秘辛

黃衍方 2018年08月07日 23:30:00
亞太影展執行長洪馬克(左至右)、亞太影展主席李祐寧、台灣電影製作發展協會理事長吳功、台灣資深監製葉如芬、《與神同行2》導演金容華、采昌國際多媒體董事總經理陳亮旭、導演朱延平、臺北文創副總經理劉麗惠共同參與本次講座(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亞太影展執行長洪馬克(左至右)、亞太影展主席李祐寧、台灣電影製作發展協會理事長吳功、台灣資深監製葉如芬、《與神同行2》導演金容華、采昌國際多媒體董事總經理陳亮旭、導演朱延平、臺北文創副總經理劉麗惠共同參與本次講座(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台灣影史最賣座韓片《與神同行》續集《與神同行:最終審判》即將於明(8)日上映,為了讓影迷們更了解這系列的幕後,電影公司特別在今(7)日舉辦「台韓電影經驗交流:與神同行之旅」專題講座,邀請導演金容華與台灣資深製片葉如芬進行對談。

 

據主辦單位表示,本講座表訂11點開始,早上7點55分就有人來排隊,只開放300個位置,卻有超過2000人報名,由此可見《與神同行》在台灣的受歡迎程度。

 

雖然間隔八個月才上映,兩部《與神同行》是同時拍攝,講座一開始,主持人劉傑中問金容華:為什麼會有合在一起拍的想法?金容華表示,《與神同行》的原作其實是由三部曲組成的漫畫,要把這麼長的漫畫改編成電影,其實會是一個非常龐雜的工作,他一開始預估三部曲的故事至少要拍成兩部電影,但在開始改編之後,他發現漫畫的故事真的很龐大、有很多人物,不得不先幫它做「減肥」。

 

另外,如果要漫畫裡的奇幻世界呈現給大家看,必須要有很好的視覺特效,如果兩部一起拍,在特效預算上也會比較節省。但金榮華也表示他也有擔心的地方,那就是如果第一部賣不好該怎麼辦?但是很幸運的,很多人像在場的各位一樣喜歡這部電影,現在第二部也要上映了,當初兩部合拍看起來很有風險,但現在回頭看是蠻聰明的一個選擇。

 

《與神同行2》導演金容華(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這時,葉如芬問金容華:有沒有預算方面的壓力?他回應,如果兩部片單獨拍的話,大概一部要花200多億韓元(約5.42億台幣),合起來就是400多億韓元(約10.84億台幣),但是一起拍的話,就可以把預算壓到300多億韓元(約8.13億台幣)。

 

另外,金容華又補充道,兩部合拍除了預算方面的考量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演員們的檔期,如果兩部分開拍攝的話,因為必須重新敲定演員的時間,搞不好要隔三年才能再拍第二部,他可以在短短八個月就推出第二集,是一起拍很大的優點。

 

劉傑中接著問葉如芬,像《與神同行》一開始就決定要拍兩部,很多電影在開拍前就有全方面的規劃,甚至是關於整個IP的規劃,台灣有沒有辦法做到這樣?

 

葉如芬先說,兩部合拍的電影台灣也有,那就是魏德聖的《賽德克巴萊》,拍完後因為片長的關係分成上下集,續集幾個月後就上映。談到IP這件事,葉如芬表示,不管是哪個國家,好的內容都是王道,你有一個好的故事作基底,拍一個好的電影出來,後面延伸的相關產品都可以相對的放大。

 

台灣資深監製葉如芬(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葉如芬指出,好IP當然很重要,但大概百分之八十的台灣電影還是源自於原創劇本,「我們當然覺得原創劇本也不是不好,只是它需要時間」台灣一直以來都很少以IP為基底拍成電影,除了九把刀的小說以外,但他去年推出的作品《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也是原創劇本。她又說,IP前兩年在中國非常流行,但是從去年開始已經往下降了,今年中國最賣座的幾部電影如《我不是藥神》、《西虹市首富》都是原創劇本。

 

葉如芬表示,台灣過去也有很多很好的IP策略,比如說像歷史悠久的《霹靂布袋戲》跟曾改編成電影的熱門電視劇《犀利人妻》。她覺得對電影人來講,買好的IP來延伸是一件很好的事,但是原創劇本也不能忽略,這兩個東西是相輔相成的。「它(IP)是不是會影響整個電影產業,我倒覺得不是,它只是一個選項」,葉如芬說,還是要先看什麼是好的產品,再讓它(IP)慢慢發生,不用太著急。

 

《與神同行》改編自同名網路漫畫,於是劉傑中又問金容華,改編的時候如何在忠於漫畫原作還是忠於電影的形式中做出取捨?金容華說,現在可以改編成電影的素材有很多,像是網路漫畫、小說和散文,但是原封不動的改編是不好的方法。他表示,其實各種不同形式的故事,都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和發展的可能性,他在看網路漫畫的時候,會去想該怎麼讓它的想像力更廣泛,還有它在電影裡的實踐度,都是他會考慮的事情。

 

金容華舉例,在拍《與神同行》的時候,他是把漫畫當作電影的一個基礎,從漫畫裡出現的角色和世界觀出發,把這些概念都架構起來之後,再思考在電影長達2小時20分鐘的時間內,該怎麼樣帶領觀眾從頭到尾不冷場走下去,他覺得必須把細節慢慢地鋪陳出來。

 

《與神同行:最終審判》劇照(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金容華表示,在漫畫原作裡有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是閻羅局的官方律師「陳季函」,他其實很喜歡這個角色,但是在改編的時候,他覺得以電影的角度,律師好像不需要單獨存在,可以跟陰間使者合而為一。

 

在做出這樣的變動的時候,金容華想到美國知名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講過的一句話:「最珍貴的東西你不一定要把它保留下來,你說不定會把最珍貴的東西拿掉,但是它的精神還是會存在。」所以在研究過原作漫畫之後,他沒有把在韓國最歡迎的角色陳季函留下來,金容華很有自信的認為,他可以把它改編的更適合電影。

 

金容華說,他在看《與神同行》的原作漫畫的時候,覺得這部漫畫非常有感染力,是能夠引起大家共鳴的一部好漫畫,但他不覺得他可以取代漫畫家,把漫畫的感染力直接表達在電影上,所以他反而希望能傳達一些漫畫裡面沒有,但是在電影裡面會讓大家覺得有戲劇張力的部分。原作中戲分較少的金秀鴻在電影裡被扶正為要角,即是出於這種想法。

 

葉如芬好奇問道,《與神同行》的劇本金容華找了幾個編劇一起創作?還是他一個人寫的?他表示,劇本是由他獨自完成的,而且一百頁左右的初稿,他只用一個月就完成,但是後來他將每一場戲寫在便利貼上,反覆調整場景的順序,花了十八個月才定稿。

 

《與神同行:最終審判》劇照(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聽到金容華一個人就把劇本寫完,葉如芬嘆道他真的很有才華,而用便利貼來調整場景這件事,她透露有一個導演也習慣這麼做,那就是吳宇森,她說拍《赤壁》時,吳宇森會在便利貼寫上場景和人物,貼在一個長桌子上,每個早上去他辦公室都看到他在對調那些場景。因此葉如芬說,一部電影的成功並不是偶然的,導演可能花了很大的心血做這件事。

 

接著劉人傑又問葉如芬,有沒有什麼樣的元素會讓她特別想要把它拍成電影的?葉如芬表示,製作電影的經驗這麼多,有時候看到一些很好的劇本跟點子會心動,但是每次心動時都要想一下,要怎麼說服投資者、以及這個電影的市場在哪裡,因為他是從製片人的角度看電影,他希望能夠給導演一些市場角度的提醒。


葉如芬又說, 因為電影已經誕生超過一百年了,你很難說有哪個故事是從來沒有看過的,可是每一個好的故事,都會有一點可以打動你的元素,他覺得能打動人很重要,能打動你自己可能就可以拍了,「我不知道別的監製和製片怎麼想,但是我自己是這樣創作我的電影。」


金容華本身有經營特效公司,也和中國合作過《西遊記之大鬧天宮》、《通天神探狄仁傑》等電影,因此劉人傑問道:跨國合作不是一個必然的趨勢?金容華表示,雖然說他有在經營特效公司,可是他覺得電影最重要的不是場面也不是特效,感覺和情緒才是電影最重要的部分,他更透露,以性價比來講,他的公司比美國的公司更好,美國花五萬美元才做得到的特效,在韓國一萬美元就做得到。

 

《西遊記之大鬧天宮》劇照(圖片取自IMDb)

 

金容華說,除了跟中國合作之外,他也會尋求跟全球合作的一些機會,合作的話不是以特效為主,他覺得現在適合組一個綜合的團隊,不管IP是來自哪裡,各職位如導演、演員、製片等也都可以來自不同的國家,聚在一起做跨國的合作。

 

金容華又表示,其實我們東亞地區的文化真的很接近,不管是在世界觀、歷史背景或者價值觀都是有相似的地方,他認為如果東亞的大家可以合作起來做電影的話,一定可以拍出很有品質的作品。

 

雖然金容華也有跟好萊塢或其他國家合作,但是比起西方人,他覺得我們東方人在觀念跟笑點都比較接近,因為我們有著儒教文化或漢字文化圈等相似的背景,他認為這也是《與神同行》這部電影會成功的原因,因為我們會有一樣的想法跟共鳴,所以他很希望東亞地區的電影人能夠有機會聚在一起,合作一些更好的電影。

 

順著金容華的話,劉人傑問他有沒有可能跟台灣合作?金容華透露,他大學的時候是念戲劇科系,主修導演領域,在念書的時候就非常喜歡侯孝賢導演的電影,因此有特別研究過他的作品,假如有機會的話,很想跟台灣的電影人合作,他覺得台灣的電影拍得很好,不會比韓國差,而且實際來到台灣之後,他覺得台灣人很溫暖也很親切。 

 

侯孝賢(圖片取自IMDb)

 

葉如芬這時又問:金容華的特效公司一年接多少案子?他說,他們公司其實並不是只有做CG,但是只算CG的部分的話,一年他們的規模大概是350億韓元(約9.51億台幣),作品數目則大概在十到二十部之間 。

 

聽完金容華的話,葉如芬說:「謝謝金導演剛剛說我們台灣電影蠻不錯的,我也是這麼覺得。」引發現場眾人大笑。接著她表示,她覺得台灣的特效也不輸給韓國,她舉自己和王童導演監製的《切小金家的旅館》為例,認為只要大家願意去戲院看,會發現它也很不錯。「而且導演剛剛說跟好萊塢對比,他們是一萬美金可以做到,我覺得我們台灣八千美金也可以做到,所以歡迎來台灣做特效。」讓現場眾人再度大笑。

 

葉如芬表示,因為我們需要刺激才會越來越進步,台灣電影本身的年產量不到六十部,其中只有百分之三十用到特效,其他百分之七十都還是比較文藝型的作品,特效公司需要有一定數量的案子,來讓他們更加精進,像韓國這樣一年十幾二十個案子,當然特效產業會非常進步,過去幾年她做的電影,也有好幾部是拿到韓國去做特效的。

 

劉人傑接著問道,台灣電影合資的可能性多嗎?葉如芬表示,合資是當然需要的,這個是市場的規則,因為單一市場有單一市場的困難,電影不能依靠單一市場,尤其台灣這麼小,我們當然希望自己的電影不是只是給台灣觀眾看,而是能放大到全世界的觀眾看,加上我們又是華語,華語觀眾遍佈那麼多地方,你當然希望更夠增加一些市場。

 

《切小金家的旅館》劇照(圖片取自切小金家的旅館臉書)

 

葉如芬又指出,你增加的市場不論是對岸或是香港、新馬或日韓,大家可以共同來合作,有多元化的投資,預算會比較高一點,導演的創意也可以更容易發揮。「對台灣來講,我們很多導演也想要上太空、上月球啊,可是對他們來講投資者在哪裡?這個是需要溝通的,這條路很艱難但還是要走啊。」她覺得合資本來就一定要的,這個不用多談。 

 

葉如芬又說,有像《與神同行》這樣的電影在台灣賣座,她當然想找到原因,但也很希望台灣觀眾除了關注所有好看的故事之外,也應該多支持台灣電影,因為韓國人是非常支持韓國電影的。「因為當你支持完以後,他們成長茁壯,我們才有機會跟更多國家的電影導演坐在這裡,因為我們並不輸給他們。」接著葉如芬跟口譯老師說最後一句不用翻,現場又是一陣大笑。

 

座談會的最後,開放現場影迷發問,首先有人問金容華:為什麼《與神同行》裡面沒有天國,所有人死後都要下地獄進行審判?

 

金容華回應道,電影裡的世界觀基礎是建立於漫畫原作之上,漫畫原作裡提到的東西比較多 ,在後面也講到有天國的存在,以及地獄不是只有七個而是有十八個,漫畫最後是選七個地獄作為故事主軸,電影跟漫畫一樣以七個地獄為主,其他部份就沒提了。

 

《與神同行:最終審判》劇照(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金容華又說,電影裡面常常提到一個概念是「49天」,死者要在49天之內通過七個地獄,實際上,在韓國現在還是有很多人,會在有人去世的時候進行屬於佛教的祭祀「四十九災」,這是在世的人們對死者的一個祝福,希望他們在黃泉路上可以好好地走。

 

又有影迷問金容華:台灣的中元節即將到來,有沒有可能把台灣的文化融入創作中?然後又問葉如芬:有豐富台灣民俗元素的動畫電影《魔法阿嬤》已經問世二十年了,未來還有沒有機會看到更多以台灣文化為題材的電影?

 

葉如芬先說,我們現在有以台灣文化為題材的電影啊,那就是今年要推出第三集的《紅衣小女孩》,它是從鄉野傳奇改編的,她表示二十年前王小棣導演的《魔法阿嬤》她有參與一點製作,那時候還蠻辛苦的,因為當時動畫電影並不風行,她們用很多土法煉鋼的方法在做這個電影,但還是覺得故事非常好看,就算現在再拿出來重拍,她還是覺得它很經典、很有趣。 

 

接著葉如芬又提到,今年也有一個很好的動畫電影叫做《幸福路上》,在台北電影節得了百萬首獎。「我們其實都有,只是你要給他機會,我一直覺得台灣創作者其實很努力,但是我覺得台灣觀眾要給他機會」,她說,如果觀眾都不來看,即使導演很想創作,他還是會縮回去,開始關在一個地方、做很奇怪的反省。

 

《幸福路上》劇照(傳影互動提供)

 

但是葉如芬認為不應該這樣,世界這麼大,我們應該打開視野,《與神同行》都做到這樣了,我們還能做什麼?她希望台灣觀眾能多給台灣電影機會,影人們才有更多的時間、資金等條件去做更好的故事。

 

另外,金容華表示,他覺得台灣的中元節非常有趣,在口譯跟他解釋七月鬼門開的習俗後,他認為這是一個會引起大家興趣的題材,但是要說馬上把它拍成電影,就太不實際了,有機會的話他想對台灣的民俗做一些研究,看看有沒有機會把這些改編成電影。

 

因為《與神同行》也是跟民間文化有關,劉人傑在這時追問金容華:導演之後還要繼續朝這個方向發展嗎?他表示,世界上有非常多不同的題材,不是哪一個題材特別重要,而是可以讓他覺得共鳴、感動、有心被抓著的感覺,才是他會想拍成電影的東西,所以今天不管是科幻片、奇幻片、愛情片或是喜劇片他都想嘗試。口譯老師則補充說,導演剛剛偷講他不要拍恐怖片。

 

最後又有人問道:漫畫原作裡面沒有「貴人」的概念,導演是怎麼想出來的?

 

金容華表示,大家都知道《與神同行》的故事要經歷七個審判,如果大家有看過漫畫原作的話,就會知道那個漫畫很長,看得快的人可能要十個小時才能看完,看得慢的人花二十個小時都看不完,如果把主角設定成跟漫畫裡面一樣的小人物、一個一個審判,可能十個小時都拍不完,不如把重點放在一個重大的罪上,故事會更有重點也會更精采。

 

《與神同行:最終審判》將於8月8日在台灣正式上映。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延伸閱讀】

 

電影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電影新聞資訊 

請聯繫: 上報生活中心 → lifenews@upmedia.mg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高端餐飲)、品酒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交通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速食、連鎖餐廳、甜點、新開店)、市集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蕭芷琳 celine.hsiao@upmedia.mg 

 

能源、醫療、親子、寵物、藝文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