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經觀點:國會議員對創投如此無知 台灣還有新創空間嗎

蔡明芳 2018年08月18日 00:00:00
監督部門若具備專業能力的人士不足,仍可能讓整個新創政策方案無法執行。(圖片擷取自Youtube)

監督部門若具備專業能力的人士不足,仍可能讓整個新創政策方案無法執行。(圖片擷取自Youtube)

賴清德院長上台後積極協助改善台灣的新創環境,打造新創事業的培養皿與生態系,希望可以培養台灣新創事業的獨角獸。

 

近日,行政院國發會在第18次「加速投資台灣專案會議」上,也分別就「充裕新創早期資金」、「人才發展及法規調適」、「提供新創多元出場管道」、「協助新創進軍國際市場」等方面,說明目前已有的成果,包含國發基金目前已通過投資5家新創,並協助募資逾8000萬元、國發基金對於特定型態的創投也給予更寬限的投資協助、政府已安排逾1200位外僑台商與新創洽談與打造國際新創聚落,吸引國際加速器及新創團隊進駐、策略性吸引東南亞學生與人才來臺等近程作法。

 

但這是否表示新創環境被改善仍有不小的討論空間。

 

首先,籌資的管道、國際人才、法規的活化或新創長大後的市場,都是建構新創生態系的必要條件,但是,國發會所提供的資料僅顯示政府改善新創環境的部分與過去相比已有不小投入,然而,這距離一個健全的新創生態系目標還有多遠的路要走,我們並未不知道。

 

其次,國發會今年二月提出「優化新創事業投資環境行動方案」中,羅列諸多優化環境的方式,但這些方式即使可行,執行完成的時間需要多久,是一個值得關心的議題。即使政府可以在一年多的時間將這些環境面的問題妥善處理,我們可能在剩下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內培養出一隻獨角獸嗎?

 

即使台灣出現新創獨角獸,目前政策對其養成的貢獻應不是關鍵,卻可能變成政績。

 

政務官不能只顧以無感的數字宣揚政績​

 

再者,國發基金對於審查投資新創公司的評審機制與既有的投資評估機制應可以有更多的創新想像,例如,邀請國際投資人或多次創業失敗與成功者加入評估團隊,有多元背景的評審委員,新創事業的機會才可能被看到,國發基金想要扶植新創的美意也才得以被彰顯出來。

 

最後,台灣少數國會財經議員或曾擔任政府機關的財經政務官,對於投資新創事業的認知,或許正凸顯了台灣新創環境落後外人的原因。近期,少數在野黨立委對於台杉管理顧問公司的管理模式誤解或曲解,進而錯誤渲染資本額50萬元的台杉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以50萬資本額收取近1.5億的管理費是不合理的。

 

事實上,數十萬元成立創投應是該行業的普遍情況,靠的就是基金的管理費與投資回報,管理費也有一定的合理價格區間。若在野立委的邏輯是對的,世界所有管顧公司都是在掏空投資人的錢,管顧公司既有的專業人員都是沒有價值的。如果我們國會議員對於創投的認知是如此,我們很難想像台灣還有新創的空間。

 

值得慶幸的是,這樣的不實指控在後續的新聞並未有引起共鳴,這或許是我們值得慶幸的地方。然而,行政部門受到國會的監督,即使行政部門提出有用的改善新創環境方式,仍可能面對立委與輿論的批評。

 

因此,改善新創投資環境不是只有行政部門的事,監督部門若具備專業能力的人士不足,仍可能讓整個政策方案無法執行。因此,執政者對於是似而非的不實指控,應該要採取具體的回應行動。特別是像台杉這樣的國家級投資公司遭受不實的批評,若部會僅是在自家網站放上新聞稿,這樣的回應對政府的政策並不會有任何加分效果。政務官應該是好好捍衛自己的政策,而非僅是不斷的端出很多人民無感的數字來宣揚政績。

 

從第18次「加速投資台灣專案會議」的數字對比國家級投資公司遭受誤解的回應,在優化新創環境的道路上,台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作者為淡江大學產業經濟與經濟學系合聘教授

 

【延伸閱讀】

●產經觀點:對擾亂市場交易秩序的投資人無作為 就別說台股健康

●產經觀點:王文淵以偏概全的建議 幫不了台灣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