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信瑜:雨量破表 講幹話無益治水

單信瑜 2018年08月25日 00:28:00
面對災害的風險管理或災害治理,絕對沒有什麼「零災害」「零風險」的「神話」(幹話)。(民眾提供)

面對災害的風險管理或災害治理,絕對沒有什麼「零災害」「零風險」的「神話」(幹話)。(民眾提供)

從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的雨量統計資料中可以看到,這次豪雨中以台南市為主的南部地區有許多雨量站觀測到的24小時累積雨量已經超過200年週期(推估)的累積降雨量。


受到淹水影響的民眾當然又再度質疑政府的「治水」到底是有用沒用?動不動就破功!


有政治人物出來捍衛政府的治水政績,以數據說明淹水區域已經比較過去小.....也又有某些人士再次找到機會批評政府的水利工程工法,包括混凝土的河川護岸等。至於近年倡議流域綜合治理、滯洪池、海綿城市的各界人士,似乎都不敢在此時出來評論什麼。

 

流域綜合治理只是個架構,實際上需要都市規劃、治水工程涵蓋的減洪蓄洪防洪排洪設施、乃至於海綿城市的雨水入滲貯存各有各自的效益和限制,沒有什麼仙丹妙藥是一帖藥方可治百病,標、本兼治,藥到病除。對症下藥,就一定有些效益;開錯藥方,不僅沒有療效,還可能加重病情。

 

上天在多少時間內下多少雨水,就是要排掉,才不會淹水;除了一部分能入滲至地下的,不是經過你家、就是經過我家,溝渠河川大條多幾條,就排得快;小條又少,就排得慢。道理人人都懂,但是涉及到土地和經費,許多人都有檯面下的考量,民眾都想吃免費的午餐。


我個人認為,無論是否是氣候變遷影響,降雨本來就是個自然事件,有時多、有時少。不管台灣島有沒有人居住,雨下多了,必然河水氾濫。不然也不會有河川沖刷、改道、土石淤積形成沖積扇、沖積平原。


人與水爭地是個必然、是個事實,但就算沒有人與水爭地,一樣會因為大雨而淹水(請想像河川自然奔流、大雨時到處氾濫的情景)。只是人與水爭地之後,希望水不要在人居住利用的區域淹水,人的活動也確實有可能倒是淹水機會和「部分」地區淹水深度增高。


水患治理,在要降低人們居住和利用的土地淹水風險,上游水土保持能幫的忙真的很少(大雨時確實可減少表土沖蝕和提高一點點入滲率,但以地表逕流比例來說真的有限),在既有的河道無法以經濟有效的方式加寬、加深時,即使採用生態友善的非混凝土護岸,也並不能增加河川排洪量。


區域排水或都市排水系統,如果不做,就必然造成在人們聚居的區域與水排不出去,生態友善的工法確實是比混凝土護岸好,但是也需要考慮到要有同樣的排水斷面需要的土地面積更大、被大水破壞的機率更高等因素。


以上看起來是在為政府治水工程「辯護」,其實不是。而是應該要求政府誠實地告訴民眾,即使再多投下一千億、五千億、一兆、二兆新台幣做了水利工程,這些已經「被治理過」的地區,還是有可能淹水的。工程設計一定有極限。但是如果一味地以工程去挑戰極限,不可能符合成本效益原則。


民眾會問,我年年繳稅,政府為什麼不能讓我「不受淹水之苦」?政府就該「挑戰極限」,「保證不淹水」?


政府是否願意好好地說清楚、講明白,到底我們的治水「目標」是什麼?在什麼樣的條件下,即使做了某個階段的治水工程後「還是會淹水」。


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該挑戰;我們只能「持續改善」,希望投下去的經費確實能「有效降低」「淹水風險」。但絕對不應該是以「永遠不會再淹水」為目標。


並且,要告訴民眾,面對這樣的淹水,他們應該怎麼樣做到「風險分擔」(Risk sharing),自己採取有效的作為。要不要在政府補助下或自費設置防水擋板降低家中物品被水浸泡的機會?要不要購買颱風洪水險填補財物被水損壞的經濟損失?要不要平時注意氣象資訊,並在氣象單位或其他政府單位發布豪大雨預報或淹水警戒時,先行垂直避難或到他處安全地點避難?


如果政府一直不願意去誠實面對我們不可能完全消除的淹水風險,不敢勇敢面對民眾的質疑和憤怒,不敢面對民眾對於災害治理(風險管理)「公平正義」的挑戰,那麼花再多錢都是一樣會一再破功的補釘式(貼狗皮膏藥式)治水工程只會繼續惡性循環。政治人物的「負責任」,不是只有永無止境地以補釘式治水工程經費「回應」民眾的訴求,因為那並沒有真的解決問題,卻只是不負責任地在「逃避問題」。


再進步的國家、再厲害的工程師、再重視環境生態的社會都一樣會遇到豪雨、水災、旱災、熱浪、嚴寒、地震......面對災害的風險管理或災害治理,絕對沒有什麼「零災害」「零風險」的「神話」(幹話)。只有大家一起「面對現實」,坐下來討論出相對可以接受的(而且是必須依據情勢變化改變)減緩方案,才能分配「有限的」社會資源在治水上。

 

總結:TMD不要再講幹話!(本文獲授權轉載自作者臉書

 

表格中的:★:逾50頻率年雨量門檻值資料(水土保持工程採用50年之重現期距規劃設計)★★:逾200頻率年雨量門檻值資料(台北地區防洪計畫採用200年之重現期距規劃設計)

 

※作者為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副教授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