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蝸藤專欄:中國就應該對外「大撒幣」

黎蝸藤 2018年09月09日 07:00:00
在中國政府幫助下,中國企業在非洲佈局,對以後主導非洲標準非常有利。(美聯社)

在中國政府幫助下,中國企業在非洲佈局,對以後主導非洲標準非常有利。(美聯社)

9月3日至4日,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在北京舉行。中非合作論壇至今已是第18屆。期間,中非關係不斷深化:對非洲的投資不斷擴大,雙邊貿易不斷增長,人員交流越加頻密,人民認識不斷加深,中國文化在非洲的影響力不斷增強,還把一些與台灣建交的國家拉到中國一邊。現在除史瓦濟蘭之外,北京已和其他所有非洲國家建交。可以說,現正是中非關係歷史上的最好時刻。

 

多少是因爲貿易戰的原因,中國主席習近平在峰會前後以超高規格,接連幾天會見非洲各國領袖。向非洲提供600億美元支持,其中包括150億美元的無償援助、無息貸款和優惠貸款。此外,中國還將免除與中國有外交關係的非洲最不發達國家、重債窮國、內陸發展中國家、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截至2018年底到期未償還政府間無息貸款債務。會議還通過了《北京宣言》,提出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的主張

 

習近平的表態獲得非洲國家一片贊揚,但無論在中國國内和國外都有不少的反對聲音。有國内評論認爲,中國這樣做是「大撒幣」。他們認爲應該把資金放在國内建設上:中國還有不少貧困人口,一些地方的教育經費還不足,公共福利還有可以進一步提高。這樣支援非洲國家,沒有把國内人民放在第一位。有些人還對中非交流,大量黑人在中國學習、工作、生活感到不滿,尤其批評對中國大學提供非洲學生獎學金,認爲他們「佔了」中國人的教育資源。

 

有些人還把中國最近調整稅收與援助非洲混為一談,認爲加中國人的稅去援助非洲。海外民運則抨擊這是「一场肆意挥霍民脂民膏、滥用公权力、滥施监控软禁侵犯民权的面子工程」。

 

而在國外(尤其西方)又是另外一種論調。不少西方傳媒質疑中國在非洲的投資欠缺透明,不計成本效益,蓄意製造「債務陷阱」,搞「新殖民主義」。這些説法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但前者認爲中國是浪費金錢搞面子工程,後者認爲中國在「下大棋」,充滿戰略考慮,兩者本身就針鋒相對,可見,如何理解中國對非洲的援助,還需仔細考察才能有公允的結論。限於篇幅,本文主要反駁 「大撒幣」的批評。

 

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

 

首先,中國是大國,不但地大人多,還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應該有全球責任。

 

所謂「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對世界的貧窮落後地區伸出援手,即使不說是一種義務,但肯定是大國的道德責任,更何況中國還一直以「負責任的大國」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為自居。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還很貧窮,也花了大錢支援非洲建設。其中著名的坦桑尼亞—贊比亞鐵路(TAZARA Railway),至今還是中非合作的「樣板工程」,見證中非友誼。中國改革開放之初,百廢待興,極爲需要資金,雖然已經不再有毛澤東時期那種不計成本的支援,也沒有停止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内支援非洲。鄧小平對非洲國家說,以後中國富裕了,還會支援更多。

 

現在中國成爲世界GDP第二大國,人均GDP接近一萬美元。雖然平均值還與發達國家有差距,但由於人口衆多,分攤下來負擔並非太重。總之,即使是無私地支援非洲,也不再像上世紀那樣需要「勒緊褲頭」。

 

這次媒體一般以「600億美元」為標題,但其中只有四分一是(150億美元)「無償援助、無息貸款和優惠貸款」。現在不清楚當中「無償援助」的比例,但大概不會高於50%。而且,退一步說,即便全是無償援助,以中國14億人口,平均每人只是負擔10美元左右,算不上沉重負擔。

 

(TAZARA Railway 2009/維基百科)

 

其次,中國長期是接受援助的大國。

 

在中國弱小的時候,以西方國家爲主的國際社會給中國大量援助。太久遠的事就不提了。就在改革開放後,根據不完全統計,1979-2003年,中國接受的官方援助總額為1072億美元。 1979-2010年間,日本對華援助總額2900億人民幣。直到2017年爲止,中國還在ODA接受國的名單上

 

現在中國富有,馬云、馬化騰等成爲超級富豪,大財團比美國公司還豪氣,中國人全世界「爆買「震驚世界。這顯示中國擁有巨量的財富。中國沒有理由不反饋給國際社會,主動承擔大國的責任。

 

況且,在中國有難時,就連發展中國家也援助中國。2008年汶川地震,僅200萬人的赤道幾内亞就捐獻了200萬歐元,人均一歐元

 

第三,財政問題不應與對外援助對立。

 

有人以爲中國這次「600億」才招致「大撒幣」的批評。事實上,最近十幾年,只要中國對外援助,都不乏這類批評。2011年,中國援助馬其頓23輛校車,就有人批評,連中國孩子也沒有坐上校車,怎麽先支援馬其頓了。連區區23輛校車也引來這樣的批評,可見這種思維實在無關金額多少。

 

中國財政上還有缺口是事實,還存在未脫貧人口也是事實,但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在財政上能絕對充裕,永遠都有改善的空間,也從來沒有一個國家能完全沒有窮人。如果以這些作為對外援助的前提條件,那麽等於說不要對外援助了。

 

即便富裕如美國,各個部門也都叫嚷資源不足;美國有55萬人無家可歸(2017),12.1%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之下(2016)。但直到「小氣「的特朗普政府上臺前,美國的對外援助都很慷慨。光是在經濟發展方面的對外援助撥款,在2015年就達97億美元,在衛生方面也是97億美元,在教育方面是12.3億美元。其他發達國家也都不可能完全滿足國内財政或完全沒有貧困人口之後才對外援助。

 

其實,中國現在的國家對外援助的絕對數額還不如一些西方國家,更不提人均對外援助,或者與GDP佔比的數據了。中國對外援助不是太多,而是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即便對非洲,根據中國專家的説法,「與西方國家對非援助相比,我們還相差比較大」。

 

第四,中國在非洲的援助與投資對中國也有很大經濟效益。

 

中國對非洲的投資主要集中在能源、礦產和交通(鐵路、公路與港口)等方面。作爲世界工廠,中國極需要穩定的能源與原材料的來源,而非洲的能源(西非)和礦產都非常丰富,正好各取所需。交通同樣重要,事實上,中國興建的很多基建,都是爲了便利把資源從產地運到海岸,再興建碼頭以便運囘中國。比如,中國前一輪與布基納法索建交,一項計劃就是興建從内陸到海岸的鐵路。如果沒有這些基建,非洲的產能就難以運出。

 

中國的援助與投資並非白白把錢給了那些國家,而是一般用於採購中國商品與服務。換言之,錢最終大部分都回到了中國人的手上。從另一種角度看,在中國產能過剩的時代,這是擴大(中國)政府投資而避免經濟危機的方法的凱恩斯主義,企業不會倒閉,工人不會失業。本質上,與2009年的四万億的唯一區別,就是把鐵路公路建造在其他國家。考慮到這些基建的最大用家(至少一開始)就是中國人,大部分貸款(雖然低息)都要回收。即便單純從經濟考慮,也不能說中國吃虧了。

 

更有甚者,在中國政府幫助下,中國企業在非洲佈局,對以後主導非洲標準非常有利。比如鐵路,中國設備與中國路軌標準一旦在非洲確立,以後就形成市場慣性。現在各國必爭之地的電信業,中國在非洲當地建設基站,必然也會運用中國標準。這對電信標準之爭的意義,不必多討論。

 

第五,中國對外援助的回報是長期的。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若沒有中國對亞非拉的援助,就不可能在第三世界國家擁護下取囘聯合國的代表權。現在,若沒有非洲國家穩定的能源與礦產供應,中國就無法鞏固世界工廠的地位,產業升級也沒有保障。在中美貿易戰越來越激烈的局面下,中國爭取非洲成爲穩定的貿易夥伴,保住「朋友圈」,意義更加重大。

 

中國的「人心通」工程更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就以大力鼓勵非洲留學生到中國學習為例。不但能在非洲傳播中國文化,更能培養下一代對中國友好「親中」政經人才。就連新加坡這樣的小國家,也不斷用獎學金吸引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的人到當地學習,建立人脈,進行長期投資。這是一個國家的百年大計,豈可以「強佔」本地人的資源的短視眼光衡量。

 

第六,不可避免地,中國在非洲的援助和投資也充滿複雜的地緣政治和大國全球爭霸的因素。

 

這更加不能單純用金錢衡量。這也是被西方媒體批評為「新殖民主義」的主要原因之一。無論這種批評是否屬實,中國都不應該走「新殖民主義」的路線。限於篇幅,只能另文深入分析了。

 

説到底 中國人缺國際觀

 

中國在最近幾年開始走出「搭便車」的路線,更加强調國際責任。這是可喜的,雖然在筆者看來,中國現在做得還不夠。可是,就算是這樣,也屢屢引起民間不滿。客觀而言,中國政府一向不缺乏「大手筆」的豪情,但民間的「小氣」則令人遺憾。這很可能與兩個因素有關。

 

第一,在毛澤東時代,中國過於強調「無私援助」。這是讓國民以爲「援助」就必定是「無私」的,忽視了援助背後的政經意義與國際義務。當時「無私」還是高尚的品德,但到了鄧小平時代,「一切向錢看」,無私援助就不太受歡迎了。加上越南和阿爾巴尼亞等所謂「白眼狼」行爲,又為中國人反對「無私援助」的提供藉口。進入九十年代,對外國的支援宣傳,從注重「無私援助」轉爲「合作共贏」,更加深了國民對無私援助的反感。

 

第二,最近十年,中國部分媒體大肆鼓吹天朝主義,用令人厭惡的「施恩」心態給國民洗腦。在這些媒體口中,就連與某個國家進行貿易都是給那個國家的恩惠。香港人對這種論調應該非常熟悉,比如「沒有中國人光顧,連屎都沒得吃」;「沒有中國賣水給香港,香港連水都沒得喝」。

 

連做生意都被說成是恩惠,對外援助更不必談了。深受這種風格洗腦的中國人,有這種小氣心態又有什麽奇怪?

 

當然,我也需要指出,這似乎還不是中國(大陸)政府的問題。比如在香港,當港府要推動一帶一路,準備用獎學金鼓勵沿線國家學生來香港學習,香港的泛民議員也高調反對,認爲這是濫用香港人的錢和資源。建制派雖然保駕護航,但有幾分真心值得懷疑。

 

説到底,中國人(不是指政府)缺乏國際觀,更缺乏貢獻國際社會的心態。這對要大國崛起的中國,可不是什麽好事。

 

※作者為旅美學者

 

【延伸閱讀】

●黎蝸藤:2008改變中國(四、下)—從「切糕黨」到「烏魯木齊七五事件」

●黎蝸藤:2008改變中國(五)—唱紅打黑 中共修憲 毛派崛起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