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為什麼國民黨總是要「反日」

休喊 2018年09月13日 00:00:00
「反日」來自於過去中日戰爭所留下的歷史記憶與中國式的民族情緒。(美聯社)

「反日」來自於過去中日戰爭所留下的歷史記憶與中國式的民族情緒。(美聯社)

年底地方選戰,「反核食」與「慰安婦」的議題,成了許多中國國民黨籍候選人藉以大打「大中國民族主義牌」的題材。而長久以來,動員與鼓譟「反日情緒」,一直以來都是國民黨特有的傳統,儘管這種特殊的意識形態與仇恨情緒早已隨時空變換而過時與凋零。而分析其中之所以讓國民黨願意繼續擁抱甚至發揚「仇日情緒」的脈絡與因素則大致有三:

 

以「過去」而言:慰安婦議題作為一種「連結」

 

「反日」來自於過去中日戰爭所留下的歷史記憶與中國式的民族情緒,事實上,如果不是來自於國民黨過去喜歡推動的那套「大中國史觀」影響,你大概也很難和郝伯伯之輩那樣,一談到日本就慷慨激昂(但一談到另外一個同樣爆發過戰爭與屈辱的國家-中國時,他們現在倒是非常地親切與嚮往)。

 

而或許對國民黨而言,在臺灣炒作「慰安婦議題」成了幾乎唯一一個,能夠稍微將臺灣與中國之間做為「反日情緒」的共同連結者;由此來掩蓋他們對於臺灣本土歷史與認同的忽略與疏離,以及那種仍然以「大中國天朝」為主,將臺灣視為帝國邊陲與暫住地的潛在意識。

 

而更棒的是:這樣的史觀與連結,雖然早就難以和臺灣的人民與年輕世代產生共鳴;卻能與號稱「同文同種」的中國保持一致。畢竟,國民黨所需要與主要的支持力量,早已越來越不來自於臺灣社會,而是來自於太平洋的另一端。

 

以「現在」而言:反日作為一種「卸責」與「轉移」

 

訴諸這種民族主義式的強烈情緒,即旨在試圖轉移或緩解,作為臺灣最大的在野黨,卻在許多重大政經議題或公共政策上「無能」與「失語」的現象;縱使是被其認為有問題的政府政策,但國民黨卻完全喪失了政策分析與論述的能力,遑論提出具體可解決的另一套方案。

 

如同你這兩年來在媒體上對國民黨的印象一般:你依稀記得他們在國會或其他地方似乎用什麼吹嗩吶、灑麵粉、誦經文、潑水節的激烈方式在表達反對─但,究竟反對的理由與依據為何?又該怎麼樣來改善與解決?─你也絲毫回想不起來,因為,他們根本提不出來。

 

以「未來」而言:「軍中樂園」作為國民黨的一種「重新開始」

 

如近日在國民黨臺南市黨部設立的「慰安婦雕像」議題來說,你可以看到國民黨又趁此選戰期間的機會,重新將慰安婦議題作為包裝「反日情緒」的外衣拿出來開始大加炒作。其背後的真正動機不難看出:旨在為國民黨自身終須面對的「不義歷史」與「轉型正義」做焦點轉移與預先開脫。

 

說個笑話:國民黨最關心「人權」議題;以威權獨裁與「白色恐怖」的方式統治了臺灣數十年的政黨,總盼著藉由時間來對付那段闇黑歷史的記憶與受難者的家屬,過去國民黨執政的多少歲月裡,也不見他們真的展開對過去歷史的反省,與對人權議題的倡議。

 

突然,當「轉型正義」的工作終於開始在臺灣啟動時,他們才慌慌張張地亂竄而出;突然關心起臺灣史(但他們還是巴不得在學生的課綱裡塞滿中國史)、突然開始要替原住民發聲(但當蔡總統代表國家向原住民道歉時,他們罵得可兇了)、又突然要求「促轉」應該上綱到日治時期乃至更古早以前,還批評民進黨政府不敢「轉型正義」日本(說到底他們的滿腦子還是都是「日軍侵華」的大中國史觀遺緒,而臺灣注定只是他們這套故事裡的參考註釋)。

 

太多太多個的「突然」,別說臺灣人很難習慣了,連國民黨人自己都沒能完全成功地進入這場角色扮演。因此,演得不像也是當然的;而且畢竟,他們的目的從來都只在「轉移焦點」而已。

 

如果,國民黨真的想要開始關心臺灣歷史上的「轉型正義」與「人權」議題,那就先從開始面對與檢討,自己在臺灣所有過去的歷史開始。如同像「慰安婦」的議題,過去那由國民黨政府一手打造的所謂「軍中特約茶室」,不是一樣更寫滿了無數臺灣人婦女的辛酸血淚?而當《軍中樂園》這樣的電影都出爐許久了,國民黨還是對這段根本沒有過去多久的「黑歷史」沒有任何的道歉。

 

難道,在國民黨的眼中,所謂的「慰安婦」議題也不過只在為了其「仇日情結」的政治動機而服務?因此對自己「軍中樂園」中的慰安婦,就可以地完全不屑一顧?

 

沒有道歉,也不用面對。國民黨對待自己過去的歷史與醜事,以及這些在「八三么」當中的臺灣慰安婦們的標準與態度,都只再次證實了:所謂的「轉型正義」、人權與慰安婦議題,在現在的國民黨眼中,不過是另一個為其「仇日情緒」而服務的假議題而已。

 

如果國民黨真的想在臺灣這塊土地上「洗心革面、重新出發」的話,不妨就先從好好面對自己過去的不義歷史開始;也不妨,在下一次又開始炒作慰安婦議題前,先從自己正式向「軍中樂園」中的臺灣慰安婦們誠摯道歉開始。

 

※作者自名「天然獨世代」/資淺政治工作者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