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恐怖主義趨向内地化

吳東野 2016年07月17日 06:00:00
法國是歐洲唯一短期內多次遭遇恐怖攻擊的國家。(路透社)

法國是歐洲唯一短期內多次遭遇恐怖攻擊的國家。(路透社)

法國南部濱海名城尼斯在國慶日(7/14)當晚,遭到橫禍。一輛載有步槍與爆裂物的大卡車,沿著濱海大道衝入觀賞煙火秀的群眾,來回碾壓造成80餘人死亡、數百人輕重傷,其中不乏許多青少年。法國警方判定是一起恐怖攻擊事件,尚無法證實幕後主使人,也沒有任何恐怖組織出面說明。

 

法國是歐洲唯一短期內多次遭遇恐怖攻擊的國家。去年(2015)元月,武裝分子闖進巴黎「查理週刊」開槍掃射,造成週刊編輯、記者、漫畫家和警察等12人死亡;11月中旬再傳出巴黎6處(餐廳、酒吧、體育場或劇院等)遭槍手和炸彈客襲擊, 130餘人被屠殺、數百人受傷,事後「伊斯蘭國」(IS)官方承認,系列攻擊是其所策畫。

 

巴黎恐攻事件之後,法國開始在巴黎各景點與群眾聚集的場所(如音樂會、足球場、大型酒店或夜總會等)加強安全維護,卻未料仍有一疏,濱海尼斯國慶的煙火反成為恐怖分子的攻擊目標。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的「2015年全球風險報告」指出,國際恐怖主義攻擊已是全球國家的亂源,歐洲國家的安全情勢嚴峻,呈現出逐漸惡化的走勢。「查理週刊」事件後,比利時、丹麥、德國都發生過恐怖襲擊事件,德法邊境數百座猶太公墓遭到破壞,甚至激化了德國「反西方伊斯蘭化運動」(PEGIDA)走向極右思維。

 

歐盟暨其成員國因此提高反恐戒備層級,去年5月執委會擬定為期5年(2015- 2020)的新安全計畫,尋求各國的反恐合作,針對國際恐怖組織、組織性的跨國犯罪集團和網路犯罪等三大威脅,強化了歐盟刑警組織(Europol)的能力、建立反恐共同標準、分享情報資訊、加強和第三國合作與成立「歐盟反恐中心」,以支援各國執法機關控管境外恐怖分子的融資與網路宣傳,打擊非法販運槍械及加強各國邊境檢查。

 

歐盟反恐只具治標功效

 

歐盟的這些反恐作為,嚴格說只達到治標的功效,若無治本策略的配合,反恐難免事倍功半。尼斯恐攻的嫌犯是突尼西亞裔的法國人,並未被法國安全單位列為監管對象,屬於標準的本土恐怖主義(homegrown terrorism)。目前歐盟各國參與國際恐怖組織的人數恐已突破1萬人,各國雖提高不同程度的反恐戒備,亦難防「孤狼式」的恐怖攻擊。法國並不乏細緻的反恐法與情報法,今後3年還計畫增加2600餘反恐人力,派遣7千軍人專責境內常態化的安全巡邏,並追加約38億歐元的國防預算,用於強化網路安全和情報工作。

 

法國亟待妥善解決與伊斯蘭文化隔閡的問題。法國是穆斯林人口最多的歐洲國家(官方統計至少500萬),穆斯林青年的失業率更高居不下。許多來自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利比亞或突尼西亞等國移民的後代,生於法國、成長於法國,但缺乏對法國的認同。

 

近年來,法國內部種族和宗教隔閡不斷加深,許多社區都有不尊重穆斯林習俗的規定。穆斯林婦女不得在公共場所穿戴全罩面紗、學童在校沒有選擇不吃豬肉的權利、社區游泳沒有穆斯林男女分池的設想等,讓當地穆斯林備感挫折與孤立。

 

跨區域治理體系面臨全球化安全風險

 

「查理週刊」恐攻後,清真寺遭人惡意塗鴉,穿戴面紗的女性受辱事件頻傳,穆斯林年輕族群此刻轉向尋求宗教慰藉,自然讓伊斯蘭國有機可乘,透過社群媒體從法國招募大量新血參與聖戰,呼籲參與聖戰。2014年11月16日伊斯蘭國斬首美國公民與敘利亞士兵的劊子手之一,就是1992年生於諾曼地的法國公民霍查德(Maxime Hauchard)。

 

短短一年半期間,法國接連遭逢「查理週刊」、巴黎劇院、尼斯國慶煙火等重大傷亡的恐攻事件,反映了幾項亟需思考的議題:首先是危機意識。根據法國參議院去年4月公布的報告顯示,前往敘利亞和伊拉克為伊斯蘭國效力的3千多歐洲聖戰分子,至少有1430名是法國人,已知其中200餘人重返法國。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國際激進與政治暴力研究中心》也曾出示過研究報告,認為除了沙烏地、突尼西亞、俄羅斯、約旦外,法國效忠伊斯蘭國的激進分子人數,超過德英兩國的2倍有餘。

 

全球跨區域治理體系正面臨全球化的安全風險:歐洲邊境管制放鬆、人員流動頻繁、主權國家内部異質化、族群與宗教愈來愈多元化,原有的安全體系已不堪負荷。歐洲內化型的新恐怖主義呈現的是,基督與伊斯蘭兩大文明的對立激增,不同的理想、價值、宗教而產生碰撞,造成恐怖主義趨向内地化。法國不曾採取美俄兩國遭遇恐攻後的嚴厲反擊手段,被動式的防範遠不如主動應對威脅來源更有效。

 

法國反恐的處境與歐洲其他國家大同小異,既受限於歐盟政治統合的先天障礙,又難以遏阻道德和文化脆弱給極端主義擴張的趨勢。法國政界普遍憂心,依目前的出生率和人口變化,2050年後的法國可能變成「伊斯蘭共和國」,預料尼斯恐攻事件後的法國穆斯林,處境恐更為艱困,歐盟會設法避免全面伊斯蘭化的危機,法國則會採取高壓手段對付恐怖主義,然成敗關鍵仍在於,社會與宗教矛盾是否趨緩。避免歐洲兩種文明間的衝突持續不斷,惟相互尊重與平等對待才能做到。

 

※本文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國與歐洲所所長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