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的假新聞已進入3.0的階段

張宇韶 2018年09月27日 07:00:00
中共將新媒體的「即時、分享、擴散」的性質作用於對台政策中。(湯森路透)

中共將新媒體的「即時、分享、擴散」的性質作用於對台政策中。(湯森路透)

最近假新聞的紛擾一直困惑台灣社會,對於一個資訊重度使用者而言,網路社群與各類媒體所傳遞分享的各項新聞與評論,的確是個人教學或進行政治評論的重要素材來源,然而當下如何過濾、篩選以及辨識資訊的真偽,已經增加了大量的時間與交易成本。

 

雖然假新聞從來都不是新聞,但是在藍綠對立以及兩岸僵局下,北京顯然已將輿論戰作為其銳實力的展現,在新媒體蓬勃發展,傳訊科技日新月異的當下,假新聞對於解構既有社會信任基礎與激化政治對立有著顯著的「觸媒」效應,其作用對象、性質與衝擊更與過去傳統模式截然不同,因此,整體社會所需承擔的外部性成本更為昂貴。

 

在過去媒體只有傳統老三台、幾大報與廣播收音機的年代,鑑於威權體制對於市民社會握有全面性的監控,再加上傳訊科技仍 處在萌芽階段,因此散播的源頭單一且不難鎖定,多與國家機器有著密切關聯。其一是基於統治者需要所炮製出來如「南海血書」之類的神話,其目的是為了鞏固黨國的政權合法性。另一種則是在地方選舉打擊對手所捏造的各項謠言,主要是為了扭曲「黨外」或「變節者」參政者的人格形象,使其群眾威望與信任受到影響後中箭落馬。

 

此外,由於漢賊不兩立的政策以及「三合一敵人」(中共、黨外與台獨)的宣傳下,北京對台所採取的各類政治喊話反而難以奏效。綜合觀察,彼時的假新聞其性質只是遞延後發的「假文宣」,後果不過是進行政治洗腦或反宣傳的工具。走過那個政治社會化過程後,反而容易擺脫甚至揚棄這些政治神話的桎梏。

 

台灣解嚴以及兩岸緊密交流以來,假新聞有了新的表現形式。台灣的民主化與媒體的開放,意味政黨必須在選戰中大量文宣經費,這使得政治公關與媒體形象包裝成了新興時髦行業。政黨文宣負責人與媒體公關部門主管,其日常工作除了包裝產品外,更重要的則是進行政治人物各類危機的管理。因為此時的假新聞往往以「負面文宣」或是「爆料」作為新的表現形式,主要目標還是建立在「公信力破產,意圖使人不當選」的簡易邏輯。

 

雖然假新聞的本質仍是歷史性,但是由於媒體管道日以多元,且融入更多嗜血文化與攝影剪輯的技巧後,使其擴散效應迅速膨脹,不僅打破過去的耳語傳遞的模式,也讓旁觀者開始享有「在場」的臨場感,特別是在媒體主觀詮釋下,客觀/主觀/媒介三種真實之間的分化分裂效應開始出現。

 

由於中國的文宣模式仍停留在傳統黨國體制的「政治教育」階段,在兩岸進行輿論交鋒的過程常常出現高下立斷的狀況。直言之,單調乏味的政治文宣實難與市場競爭的商業文化相提並論,即便是假新聞實難對台灣社會產生穿透與分化作用,因為受眾欠缺閱讀與觀賞的誘因與動力。

 

這一切隨著中國經濟崛起後大有改變,習近平掌權以來更讓威權體制下的中國傳媒有了新的角色功能。除了體制內的官媒與網軍,刻意輸出中國各項進步與現代化的訊息外,同時也將新媒體的「即時、分享、擴散」的性質作用於對台政策中;不論名稱叫做「對台三戰」或是「銳實力」,在內應媒體報導以及特定帶風向的操作下,業已造成台灣內部訊息混亂、政治對抗、社會矛盾衝突與心理威懾的作用。這些在蔡英文總統吐口水以及關西機場爭議的個案中,都可找到中國政治加工的斧鑿。

 

平心而論,前述現象並非民進黨執政時期獨有的現象,只是馬政府時期卻被熱絡的兩岸經濟社會交流景象所蒙蔽,內應媒體與旗幟鮮明的帶風向者此時早已佈見,只是外人難以窺視箇中玄機。 假新聞已經進入3.0的階段,對於台灣社會的衝與影響絕非過去舊模式可以比擬,如何在維繫民主政治的人權與言論自由的精神下兼顧國家安全,考驗執政者的智慧。

 

※作者為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

關鍵字: 假新聞 銳實力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