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邊緣人】林劭宇:拉觸法兒少一把 幫助他們遠離犯罪

王怡蓁 2018年09月30日 20:00:00
海山扶兒家園主任林劭宇30日表示,在許多安置的觸法兒少案例中,他們很容易自卑、玻璃心,需要社會大眾給予更多信心支持他們。(攝影:王怡蓁)

海山扶兒家園主任林劭宇30日表示,在許多安置的觸法兒少案例中,他們很容易自卑、玻璃心,需要社會大眾給予更多信心支持他們。(攝影:王怡蓁)

「幾天前,有一個少年結束安置,現在從事洗冷氣的工作。一次工作結束,少年跟我訴苦,甚至罵出髒話,少年說這個社會很惡劣,看他全身刺青,客戶就不信任他,說要全程看著他洗冷氣。」海山扶兒家園主任林劭宇分享他陪伴的少年案例。

 

林劭宇後來對少年說,並不是這樣,一般客戶花錢都會想知道怎麼洗冷氣,也會想知道有沒有洗乾淨,但他認為,因為少年內心自卑,才會覺得客戶是因為他的刺青才不信任,他說,在許多安置的兒少案例中,他們很容易自卑、玻璃心,需要社會大眾給予更多信心支持他們。

 

陪伴 能讓觸法兒少遠離犯罪

 

林劭宇也是社工,他陪伴過許多觸法的兒少。在應TEDxTaipei邀請下分享「邊緣人」議題,林劭宇說他想澄清外界對於觸法兒少的印象。他說外界對觸法兒少的想像可能是很難接近、衝動易怒,但在他陪伴觸法兒少的十幾年經驗中發現並非如此,他說這些兒少對於情感的需求其實比其他人還高。

 

林劭宇表示,不能說家庭功能不健全就會成為邊緣人,他發現,當這些兒少在與他人疏離時,有較高機率觸法,可能變成邊緣人。

 

整個社會 都是共犯結構的一環

 

談到觸法兒少的再犯,林劭宇說在安置過程中,因為安置機構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因此這些兒少相對穩定,但當他們結束安置,回到原本的環境後,周遭的人沒有改變,他們就很容易回到安置前的狀況,又再度陷落。

 

林劭宇說,許多人認為觸法兒少跟自己無關,但當社會事件發生時,自己身邊的人被傷害,才會意識到嚴重性,他認為「大家都是共犯結構的一環」。他說,許多個案在結束安置後,過得並不好,因為社會沒有提供給他們良好的環境,他說就如同剛提到的刺青少年,如果他內心不夠強大,他會繼續認為客戶是因為他全身刺青不信任他,所以要監督他洗冷氣,這個少年基於信任,跟林劭宇訴苦,讓林劭宇有機會拉他一把,但其他人不一定會說出來,當這些兒少不求救、不說出來,長期累積下,他可能就會成為社會的不定時炸彈,林劭宇認為這是社會都要去承擔的問題。

 

鄭捷案例並非常態

 

「鄭捷是典型的例外,我接觸到的觸法孩子比較像是鼻塞感冒,其他人會發現有徵兆,但鄭捷像是癌末病患,直接爆發。」林劭宇說,他認為鄭捷的生命經驗也許有疏離的部分,但這是每個人都會有的經驗,他需要的是真誠的陪伴。

 

林劭宇談到鄭捷案例時,他說最後看到在律師的陪伴下,鄭捷慢慢有一些改變。他說,律師陪伴鄭捷的過程,跟社工很像,社工陪伴過的觸法兒少,有很高的比例再犯,但這些兒少在犯罪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社工過去的一句話而停下腳步思考,他認為這就成功了。

 

【延伸閱讀】
●【探討邊緣人】 黃致豪:怪物的面具下,人的脈絡是什麼?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