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是藥神效應】只靠諾貝爾生醫獎得主屠呦呦不夠 中國想力拚製藥超越歐美

高詣軒 2018年10月16日 07:01:00
中國積極推動製藥產業創新。(湯森路透)

中國積極推動製藥產業創新。(湯森路透)

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之ㄧ的中國醫藥學家屠呦呦,1970年代開發出青蒿素(Artemisinin)對抗瘧疾,大幅改善亞洲南部、非洲和南美洲等熱帶國家人民的健康,拯救數百萬人生命,被認為是熱帶醫學的重要突破。

 

不過,中國至今在全球藥物研發的舞台上,卻黯淡失色,也讓中國下定決心要在未來扳回顏面。

 

 

改編自真實故事的中國電影《我不是藥神》7月上映,描述一名白血病(俗稱血癌)患者,從印度偷渡廉價但未經認可的癌症藥物,賣給約1000名患者使用,處境催淚淒涼,連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都對電影中的問題做出批示,要求政府部門加快落實抗癌藥降價等措施。

 

然而,縱使5、6月間,中國透過降低關稅與加值稅等方法,讓癌症藥物短降價,要能解決《我不是藥神》中呈現的痼疾,提高自我供給能力與藥物專利,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這個目標,也正是「中國製造2025」計畫要緊的一環。

 

 

「中國製造2025」扶持 中國藥廠推抗癌新藥

 

《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報導,中國位居世界第二大藥物市場,擁有數量第二多的生物科技與製藥工程智慧財,但根據報告,2017年的前10個月內,在中國獲得許可的35項新藥中,只有1項是中國自主研發的。

 

2015和2016年間,11項得以上市的新藥中,只有3項是中國國產。相較之下,在最大的藥物市場美國,2017年獲得上市許可的48項新藥當中,有28項是美國自行研發,其餘多來自歐洲國家,且沒有一項是由中國企業研發。

 

中國盼提升本土製藥能力。(湯森路透)

 

在2015年展開的「中國製造2025」當中,特別針對本地企業的藥物新創,劃設5年、10年目標,發展出口市場,替代進口。培養自主製藥的能力,以期降低藥物成本,讓民眾更容易取得藥物,癌症等重症的醫療也更有保障,醫療的城鄉、貧富差距更可望因此改善。
 

推動至今也已取得一定突破,例如,江蘇省南京的金斯瑞生物科技(Genscript Biotech)在2017年12月,宣布美國知名藥廠嬌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旗下的Janssen Biotech已經同意給予金斯瑞3.5億美元(約新台幣109億元)預付金,協助研發血癌藥物,一度引發港股轟動。

 

Janssen Biotech派遣了90人前往南京,花了5個月時間檢視金斯瑞公司的資料,之後投資該公司的嵌合抗原受體T细胞(CAR-T)科技研究,目前已進入臨床測試階段。

 

 

2017年間,金斯瑞的創新科技治癒了一名美國人切斯(Craig Chase);據《南華早報》引述江蘇省官媒,切斯是「多發性骨髓瘤」的患者,即癌症的一類,最後在江蘇人民醫院治療6周後康復。

 

切斯先前在美國就醫無效後,決定在中國接受實驗性治療,成為該院第6名以CAR-T療法痊癒的患者,也其中的首名外籍人士。

 

市場廣大 中國吸國際合作、投資
 

雖然取得初步成功,但中國的確在藥物創新上起步太晚。過去數年間,成功通關的新藥只有幾項,值得一提的有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14年的T细胞淋巴瘤藥物,以及2018年8月江蘇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的乳癌新藥。

 

在9月,香港大亨李嘉誠旗下的和記中國醫療科技也傳出好消息。該公司的大腸癌新藥,可以讓治療無效的重患者原本平均6個月的壽命,延長大約3.7個月。

 

自從2000年起,和記先後投注約5.9億美元發展藥物研究,期間也和禮來公司(Eli Lilly)、阿斯利康製藥(AstraZeneca)等企業進行跨國合作。

 

9月於江蘇的物聯網博覽會中,英國藥廠阿斯利康與會設攤。(湯森路透)

 

《南華早報》引述和記首席執行官賀雋(Christian Hogg)表示,中國的患者數量多,約占全球大腸癌患者的3分之1、胃癌患者的2分之1,這讓相關產業在中國極具發展價值。

 

中國對於製藥科技的野心顯然不止於此。

 

在「中國製造2025」計畫中,預計在2020年前,本地企業可研發10到20項新藥,並在2025年以前讓20到30項新藥進入市場。此外,中國也推動至少讓100家中國藥廠取得美、歐和WHO的許可。

 

延展新藥專利年限 專家:須質量並重

 

為了填補與西方世界的差距,中國在4月也宣布將許可專利期限延展最高5年,對象是尋求在中國或海外上市的創新藥物,鼓勵企業。

 

據《南華早報》引述律師指出,中國專利通常會給予20年期限,而專利期限後期,藥物通常會因知名度建立而增加銷售利潤,因此延長5年對企業來說是一大誘因。

 

此外,中國也已在約4年前設立「知識產權法院」制度,讓專利持有者得以伸張,此外也能在訴訟中保護國內企業。

 

 

根據美國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的報告,中國製藥企業在2016年間共花了72億美元在研發上,雖然比起全球前20大製藥大國仍不足許多,但比起在中國2000年的數字,顯示不到20年內就已大增了44倍。

 

西方國家會擔心中國終有一天會後來居上,這並非絕對不可能。以全球總數計算,中國所提出的專利申請數量比例在2016年增加到32%,是先前的3倍,但另一方面,成功取得的專利數量比例只從10%提高到18%。

 

 

此外產業人士也指出,雖然中國的醫學研究能力正在提升,但近年中國學者發表在世界頂尖期刊的論文,大多都不是人體研究,只有一小部分的論文牽涉人類疾病的臨床試驗,和西方先進國家有相當的差距。

 

《南華早報》引述艾意凱諮詢公司(LEK Consulting)的Helen Chen表示,中國製藥要趕上歐美各國,仍有許多困難要克服。Helen Chen分析,中國製藥產業的創新正在起飛,雖然在專利的申請數量、投資金額都增加快速,但目前實際成果仍然有限。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