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評:中南部之生 環評制度之死

主筆室 2018年10月12日 07:02:00
這是一場政治路徑、能源政策以及環境保護的拮抗,每一案都必須付出代價,很難有人人滿意的完美方案。(圖片摘自珍愛桃園藻礁臉書)

這是一場政治路徑、能源政策以及環境保護的拮抗,每一案都必須付出代價,很難有人人滿意的完美方案。(圖片摘自珍愛桃園藻礁臉書)

在討論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是非曲直之前,不妨先看看台灣工業用電的佔比與成長趨勢。數年前,台電曾推出節電宣示,希望台灣每年用電成長不超過1%,不過根據最新2017年的用電成長統計,全國售電量達2172億度,創下新高,較前一年成長2.2%,其中,民生用電近641億度電,微幅年成長0.4%。但是工業用電1531億度,就年增長3%,是去年整體用電平均達2.2%主因。

 

許多人以為節電就是隨手關燈關電視少開冷氣,不過,如果攤開台灣的用電成長分布,恐怕會有些改觀。過去20年,台灣的用電量幾乎每一年都成長,其中,工業用電從1998年時約640億度,到2017年時已經增加到1212億度,增加近一倍的量。唯二下降的兩個年度是2001年與2009年,這顯然與當時的金融海嘯、經濟成長率下降高度相關。若就比例上來看,1998年時工業用電的佔比是50.01%,而2017年時則上升到55.82%;至於住宅用電,在1998時的佔比是24.54%,2017年時則下降到20.63%。

 

在這波藻礁、天然氣、燃煤與核電的爭議裡,若純就能源政策的進步性來講,談得最好的其實是國民黨的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他說,能源政策應建構在國民健康之上,絕對不能簡化為「燃煤或核電二選一」;他主張,政府應該把1000億元興建電廠的經費提供企業低利率貸款或補助,鼓勵產業透過智慧節電轉型,扶助節能產業發展,而不是一直蓋電廠。

 

把蓋電廠的錢用來節電,聽起來很顛覆、很進步,不過,在政治上的可行性幾乎是零。從過去20年台灣的工業用電成長來看,除非台灣不要產業、不要經濟成長(就如同2001年與2009年經濟成長與電跟著下降一樣),個人在生活上怎麼節電,於用電下降都影響極小。中美貿易戰後,政府敞開雙手想歡迎台商回台灣投資;經濟部三天前才全球招商論壇,邀請23家歐美日等外商投資5+2產業,預計未來3年在台灣投資至少540億元。你要跟這些台商外商說:台灣的供電不穩,要靠老百姓節電才能擠出電力給廠商在五年十年廠房蓋好之後使用,有哪一家廠商會再願意投資台灣?

 

這些問題是不分藍綠的執政者必須面對的事,所以台灣的政治永遠是這樣:執政者會依台電的電力建構計畫去規劃不同的電力來源與興建電廠機組,而在野黨永遠站在環保永續的立場從中挑三揀四。從民主政治的角度來看,這其實不是壞事;但前提是,不管執政或在野,你都必須要完整地提出自己的能源圖像,不能自己打自己:要核能嗎?如果不要核能,你要靠什麼發電?伴隨的代價又是什麼?

 

執政黨的問題是,它從30年前創黨之初就把非核寫進自己的黨綱,但是它對於非核所可能產生的代價,諸如燃煤與空污的增加,以及短期發電成本的提高講得太少,甚而將2025非核家園的期限訂得太死,這不但壓縮台灣能源選擇的轉換空間,甚而可能在無形中加重環境成本的負擔,也讓自己在面對諸如觀塘三接的環評案時左支右絀,甚而必須以極其粗暴的方式處理環評。

 

反對黨的問題是,它在野後不但從沒有提出屬於自己的能源政策圖像,還個人各吹一把號:台中的參選人要反空污反中電北送,新北的參選人既反對深澳電廠也反核電,曾經當過總統的人誠實地提出兩成核電佔比的能源政策(那不僅是要讓核四運轉,也要讓核一二三延役才達得到);如今,桃園的參選人更拿攸關燃氣發電能否接上非核反觀塘藻礁當主訴求。但持平而論,三接計畫早在2015年國民黨執政時代就已經核定在桃園外海的232公頃,如今面對縮小了十分之九面積的新三接計畫,誰都有權表達異議,但最沒立場反對的不就是當初支持的國民黨人。

 

這是一場政治路徑、能源政策以及環境保護的拮抗,每一案都必須付出代價,很難有人人滿意的完美方案。就如同長期關心反核與空污的中興大學教授莊秉潔所言,觀塘站過了,摧毀了環評制度;但如果沒過,2025應該無法及時能源轉型,中南部PM2.5污染造成的死亡,也無法快速下降;中南部之生,環評制度之死,這是一個所有人都得面對的兩難困境。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