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蝸藤專欄:美國退出萬國郵聯不但合法 更是合理

黎蝸藤 2018年10月21日 07:00:00
2011年,美國eBay和Amazon多了很多標榜「免運費」的中國賣家,帶來徹頭徹尾的不公不義競爭。(美聯社)

2011年,美國eBay和Amazon多了很多標榜「免運費」的中國賣家,帶來徹頭徹尾的不公不義競爭。(美聯社)

10月13日,美國宣佈啓動程序,退出萬國郵政聯盟(萬國郵聯,Universal Postal Union)。這距離萬國郵聯成立周年(10月9日)剛剛過去四天。

 

中國媒體不出意外地又開始「嘲笑」美國的「退群」行動了。筆者分析過,美國此前幾次「退群」,雖然不值得鼓勵,但全部按照手續,合理合法。可是,具體到這次「退群」,不但合法,更是合理,而且川普是做得太晚了。

 

萬國郵聯退出程序是提前一年通知。在這一年内,美國和萬國郵聯還可以繼續談判。筆者希望談判能成功。如果談判不成功,從感情上說,退出這個組織還相當令人傷感。

 

萬國郵聯在1874年成立,是現存最古老的國際組織之一。比它歷史還長的只有萊茵河航運中央委員會(Central Commission for Navigation on the Rhine,1816)和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1865),但前者只是一個區域性的國際組織。

 

除了歷史悠久之外,美國當年還在萬國郵聯的成立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在萬國郵聯成立前,各國郵政的資費計算都獨立,需要互相簽訂雙邊條約解決兩國之間的郵件收費問題。而且當時的一個常見的做法是國際郵件需同時貼上兩國的郵票。如果兩國之間沒有協議,那麽還得經過第三國(甚至第四國)郵遞,這樣又需要貼第三國的郵票。可想而知有多不方便。

 

有鑑於此,美國在1863年首先提出,需要成立一個國際機構,解決這些郵政問題,經過談判,各國在1874年簽訂伯爾尼協議,成立郵政總聯盟(後來改爲現名)。

 

因此,美國可謂萬國郵聯的「首倡國」。這既是美國參加的第一個國際組織,也是美國首次在一個國際性組織中扮演重要角色,對美國參與打造國際體系,提高美國外交和國際地位,意義深遠。(國際電信聯盟雖然比萬國郵聯更早成立,但美國遲至1908年才加入,更談不上在成立時起過什麽作用。)

 

萬國郵聯的成立,統一各國不同的郵政服務及規定,從一個國家寄郵件到另一個國家,只要買本國郵票即可,讓國際郵件能自由地互相交換,拉近了全球的距離,促進全球化。

 

萬國郵聯的成立,拉近了全球的距離,促進全球化。(萬國郵聯旗幟/維基百科)

 

國際體系從無序到協作的範例

 

作爲最早期的國際組織,萬國郵聯的成立還是整個國際體系從無序到協作的成功例子。此後,各類國際組織不斷增多,領域不斷擴展,也從官方擴大到半官方(比如奧林匹克組織)。十九世紀末,出現國際仲裁庭。1920年代出現國際聯盟,1946年產生聯合國。整個世界越來越連為一體,萬國郵聯就是這一系列長鏈中的最開始幾環。

 

既然如此,爲何筆者支持美國退出呢?原因無他,它和近年來很多國際組織一樣,都遠離了公平與公義的原則。在伯爾尼協議中,雖然沒有「公平」二字,但不難在各類細節中展示。比如第三條,所有郵件的基本價格都是25分(centime),再可根據路程和重量調節,而不管這是從哪個國到哪個國。一開始的時候,在假定兩國之間郵件流量,郵出與郵入大致相同的前提下,規定寄件人只需買寄出國的郵票即可,這樣的目的是為了公平。到了1965年,有國家抱怨,如果兩國之間一方寄出郵件的數量遠遠大於另一方,那麼原先的處理方法就不公平了:寄出郵件多的一方佔便宜,因為售出郵票更多。於是又規定,各國有權收「終端費」(terminal due),以抵銷這種差別。這樣初衷同樣是為了「更公平」。

 

但終端費的產生引入一個新問題。萬國郵聯為了「公義」的原則,做出了一個決定,把國家分出若干等級,總的原則就是富裕的國家收的終端費低,貧窮的國家收的終端費高。這樣可以幫助貧窮的國家發展郵政。這本來是一種善意的初衷,符合公義的原則。

 

問題是,萬國郵聯這種分等級的結構幾乎一成不變,完全不能反映經濟發展的變化。比如在制定等級的時候,中國還真的很貧窮,於是按照發展中國家的標準。中國寄到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的郵件只收極低的終端費(美國寄到中國卻要收高終端費),遠不足以支付郵件到達美國後分撿送抵的費用。

 

中國藉低廉運費獲競爭優勢

 

在以前,中國貧窮問題不大,但進入21世紀,有兩個變化令問題迅速嚴重。第一,中國經濟增長極快,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國,而且物流業極發達,根本沒有「扶助落後國家發展」的必要,但中國依然在「發展中國家」的等級中。第二,郵遞業務從傳統的需求,變成了跨國電子商務(即網上購物)為主。中國商家從低廉的運費中獲得極大的競爭優勢。

 

2011年,中美簽訂ePacket雙邊協議,規定1公斤之下的郵件,從中國運到美國只收1美元。而同樣重量的物品在美國國內郵寄要7美元。1美元就覆蓋了從中國口岸到美國口岸,再到家門口的所有費用,差價全部由美國郵政負擔。通常中國賣家都在深圳發貨,中國國内的運費成本幾乎爲零。於是他們只要自己承擔1美元的運費,自然就可以對美國買家免運費了。

 

於是2011年之後,美國eBay與亞馬遜(Amazon)上多了很多中國賣家。他們用「免運費」為招牌向美國買家出售廉價產品。但美國賣家出售類似產品,即便價格一樣,通常還要加上6至7美元的運費。就是運費差距讓大批美國賣家叫苦不迭,紛紛做不下去。還不要忘記,中國電商阿里巴巴已經進軍美國,大批中國賣家同樣以低廉的運費(對小物品一般是免費)迅速擴大美國市場。而類似的小包裹從美國寄到中國,一般要18至25美元。

 

可見這是徹頭徹尾的不公平不公義的競爭。

 

更仔細地分析,對美國的傷害是雙重的。

 

第一,美國郵政負擔龐大的損失。前一輪,川普「怒懟」亞馬遜佔了美國郵政(USPS)的便宜。他的意思是亞馬遜使用美國郵政,賣家的運費卻極低。其實,亞馬遜與eBay一樣,對第三方賣家開放,只是提供平台,真正佔便宜美國郵政便宜的是中國賣家。

 

第二,在美國電子商務市場的競爭中,幫助中國賣家趕盡殺絕美國賣家。

 

此事的荒謬在於,美國郵政每寄一份這樣的商品就倒貼約25至30美元。美國郵政用美國納稅人的錢,補貼中國賣家,打趴美國賣家。

 

如果中國是一個體量很小的發展中國家,美國扶持一下也無所謂,但現在中國貴爲世界老二,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甚至還認爲「已經全面超越美國」,還要這樣佔美國便宜。這實在説不過去。

 

大家可能會問,美國為何簽訂這樣的「喪權辱國」的協議。原因是複雜的,但最根本的一個還是這個萬國郵聯。

 

美國要修改這個終端費,有兩個途徑。

 

第一是在萬國郵聯提出修改動議。但萬國郵聯是「一國一票」,在發展中國家眾多的情況下,要通過對「發展中國家」不利的修改極為困難。此外,程序冗長,即便能修改,改動幅度也只是聊勝於無,最後還得有幾年的過渡期才能生效。

 

第二,萬國郵聯也不反對成員國之間簽訂雙邊協議。中美2011年的協議就是這樣來的。之所以訂得這麼差,原因還是中國拿著萬國郵聯的協議,作為談判的基礎和籌碼。美國面臨談不攏就只能繼續用萬國郵聯協議的困局。

 

川普早該如此

 

可見,在萬國郵聯的限制下,除非美國橫下心來,退出萬國郵聯,否則沒有可能得到公平公義的結果。這正是川普政府的做法。川普其實應該一早就這樣,結果一年多的時間,都放在抱怨亞馬遜上了。

 

萬國郵聯對美國有特殊的意義,退出當然可惜,但這不能成為繼續讓美國流血讓中國商家繼續得益的理由。

 

中國現在把美國退出萬國郵聯,視為貿易戰的施壓。這是完全錯誤的,即便沒有貿易戰,美國也一定要退出,除非中國肯以公平公義為準則,答應修改這種「不平等條約」。

 

※作者為旅美學者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