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評】《爵跡》:郭敬明「腐爛潰敗、自我陶醉」之夢

OreoOlymLee 2016年10月04日 16:12:00
《爵跡》海報。(翻攝自豆瓣)

《爵跡》海報。(翻攝自豆瓣)

不管你承認與否,《爵跡》都成了年度最具話題性的電影。郭敬明在《爵跡》上映之前曾說:「《爵跡》不是我一個人的夢想,它背後凝結著上千個工作人員的心血和努力。」但從6月11日那個先行預告的質量來看,這「數千工作人員的心血和努力」的結果是那麼的廉價和不堪。瞬時之間,《爵跡》和郭敬明一起淪為了全民的笑料,在無限的嘲諷的同時,大家也在默默期待著《爵跡》的上映,希望看到正片的具體情況。

 

 

但當上映之後,這種跌破谷底的期待值迎來的是媒體人的口碑反彈。可以肯定,在經過無數垃圾電影的衝擊之後,製作水準尚可的《爵跡》倒顯得沒那麼不堪入目,這也就是諸多影評人願用兩星、甚至三星鼓勵它的原因。這給了郭敬明的粉絲極大的動力,他們由此覺得《爵跡》是一場翻身仗,而電影在北美、西歐、澳洲的同步上映,甚至讓他們產生了郭敬明電影即等同於中國電影的錯覺,這種強行代表讓他們在撕逼(註)時有了一種錯誤的底氣,每當處於劣勢,便可以把中國電影的聲勢抬出來嚇人,指責批評者們「只給歐美電影好評,對付中國電影卻毫不手軟」。這種錯誤的價值觀令人啼笑皆非,卻也讓我們好好去想想:《爵跡》真的是一部爛片嗎?

 

 

不管別人對《爵跡》有著什麼樣的看法,但在筆者這裡,答案是肯定的。

 

 

註:網絡用語,原意指女人與女人之間的鬥爭。現在也可用來形容雙方互相攻擊揭短。

 

 

質感粗糙的拙劣CG畫面

 

(翻攝自youtube)

 

作為《爵跡》第二大的噱頭,人們在蓋棺定論「郭敬明導演必屬爛片」之後,其次考慮的就是這部電影的CG特效方面的問題了吧。可以肯定的是,正片的畫面比預告片中要好得多得多。預告片感覺是另一版《雷鋒的故事》,從表情到動作捕捉都生硬無比。但實際上正片改變了對於面部模糊的憂慮,演員中誰是誰都可以簡單辨別。但對於動作和肢體靈活度的改變,《爵跡》還是差了火候。在高潮階段對魂獸的砍殺時,可以明顯感覺到眾人動作的機械化。此外,動作戲頻繁的旋轉視角運鏡,也給觀眾帶來了不適的感受。

 

 

在好萊塢CG大片中,通常都是演員去模仿其他生物——如班尼迪克·康柏拜區(Benedict Cumberbatch)之於巨龍史矛革,馬克·盧法洛(Mark Ruffalo)之於綠巨人浩克,如同《爵跡》一樣是捕捉人的動作和表情去再演人的。日本的《Final Fantasy》(ファイナルファンタジー)系列早是這方面的標竿了。但在國外,CG電影對於演員演技的要求,尤其是面部表情的要求高之又高,班尼迪克和馬克叔就不用說了,就是《Final Fantasy》的卡司,也各個演技不弱。但郭敬明為《爵跡》找來的演員們,真正有演技、把面部表情浸淫到位的又有幾個呢?雖然CG的製作尚可,未讓人感到不適,但一眾演員的面癱就太尷尬了。除了莫名增大的身高和無中生有的腹肌之外,恐怕觀眾再聚焦的就是角色的臉部了吧——電影無疑放大了這個缺點。相比之下,陳學冬較為放開的演技反而讓人感到頗為舒心。

 

 

腐爛潰敗的無腦電影內核

 

(翻攝自youtube)


《爵跡》改編自導演郭敬明自己的同名小說《爵跡》。但當初東窗事發,被指抄襲日本動畫《Fate/stay night》フェイト/ステイナイト)的事件始末,大家都知道,也不用繼續贅述了。一個抄來的內核,就算把名字都統統改了,人物關係上模仿的痕跡是改不了的。況且很多角色的名字連改都沒改,這種膽大妄為真是令人髮指。

 

 

《小時代》系列中,郭敬明至少對空洞的內核加以粉飾,用撕逼和時裝秀包裝,四部電影捲走了20億人民幣票房。但這次,粗糙而拙劣的製作再也無法遮掩電影內部的腐爛和潰敗。電影沒有重心,節奏失衡,極其冰冷的角色塑造,毫無深度的主題挖掘,配以郭敬明作為導演糟糕的執行力,簡直就是一場災難,讓人如鯁在喉、無語凝噎。

 

 

混亂割裂的糟糕導演執行

 

(翻攝自youtube)

 

拋開劇本本身就是抄襲這一既定事實,就算單論電影本身,《爵跡》的故事和電影整體的協調性依然存在極大問題。電影的動機不明、主線不清、主題不純,想來哪齣是哪齣,猶如沒有高山與深淵阻擋的奔流,在廣闊的曠野上肆意地蔓延。《爵跡》的一大特點就是「亂」,你可以多線敘事,但掌控不好節奏,把握不好那個界線,電影就陷入了徹底的混亂。觀眾跟隨的視角非常跳躍,雖說電影對非原著粉絲的路人的照顧非常周到,花了足夠的時間去解釋名詞和術語,但當路人真正知道了所有名詞的意思、了解了所有人的動機、理清了所有人的關系,電影就結束了。甚至沒有留給路人喘息的時間。

 

 

這是郭敬明作為導演最糟糕的地方——電影的斷層和割裂感太嚴重。第一部分,是不停的奔跑、賣腐、奪取魂器和巧合;第二部分,是一場毫無意義的作死後收拾殘局——很熱血,但是請問意義何在;第三部分,影片最後十五分鐘,范冰冰和郭采潔為大家誦讀劇本,一一解釋我們在之前沒看懂的東西,有貓眼用戶說的很對:「十萬個為什麼」。這三個部分中間幾乎無任何銜接,說發生就發生。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導演郭敬明。要撕逼有撕逼,要打鬥有打鬥,但一切說發生就發生了,路人只能在影院裡不斷地攤手和問號。

 

 

浮華虛榮的無盡自我陶醉

 

 (翻攝自youtube)

 

說實話,從《小時代》開始,我就不明白為什麼會讓原著作者當導演?編劇和製片難道不更好嗎?但當你看到源源不斷地賣腐,鏡頭角度帶來的情色擦邊球,男性說脫就脫露出一身CG腹肌的對胴體美好遐想,就明白了,這些都無不體現了郭敬明自己的需求。這才是他本人夢寐以求和一直想做的事吧。這沒有什麼不好的,但當他把聊以自慰的具像化物體以大銀幕的形式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花了70大洋的非粉絲觀眾不知要做何感想。

 

 

郭敬明急欲建立屬於自己的奇幻電影宇宙。單論電影本身,《爵跡》不是一部好片。但它卻帶有本身的積極意義——不是「中國首部CG電影」的噱頭,而是它已建立起近乎健全的奇幻世界系統。《爵跡》是一個不痛不癢的開端,從結尾可以得知,續集是一定會有的(當然,我肯定還是得去看)而我也期待著隨著技術的進步,它可以真正代表中國電影去外國展示,儘管希望不大。

 

 

關於《爵跡》還想說

 

(翻攝自youtube)

 

上映前,除了粉絲,幾乎沒人看好《爵跡》。無盡的嘲諷和謾罵中,郭敬明實際上在蓄勢待發,終於交出一張答卷。雖然實在不怎麼樣,但不至於看之前心中蓋棺定論的負分。拋開偏見,我願意肯定它的部分成就和積極貢獻。

 

 

這不意味著我會給它好評。電影依舊一星,但不是因為評分網站只能最低一星才勉強給的一星,而是實打實的一星,具有肯定意義的一星。

 

 

但總體來說,《爵跡》仍然是一部消極意義大於積極意義的電影。扣除的四星的四條理由,已經在前面全部說過。其中最無法被原諒的,應該就是郭敬明本人的最大黑點——抄襲。就算對他有了那麼一丁點的好感,一想到他曾抄襲的事實,就立刻煙消雲散了。

 

 

郭敬明:「《爵跡》不是我一個人的夢想,它背後凝結著上千個工作人員的心血和努力。」但恐怕上千個工作人員落不到什麼名聲,讚譽都會落在你郭敬明頭上吧。所謂夢想,只不過是一次對他人勞動成果的無恥複製,連夢想都是與別人一樣的,不停說著「我多努力」的鬼話,除了粉絲,大家都是嗤之以鼻的。

 

 

影片上映前一個月,8月29日,郭敬明發微博控訴樂視影業為電影票房不受影響而將所有發往全國各地的海報下方「郭敬明導演作品」字樣全部抹去的行為。郭敬明表示,這是對個人心血的極其不尊重。這是否是為了電影的炒作尚不得知,但這事卻是郭敬明對自己的一次打臉。

 

 

假設這是真的,沒錯,個人心血被抹去的時候心疼吧?自己署名權遭侵犯的時候憤怒吧?那你有沒有想過,在你的《幻城》抄襲《聖傳》的時候,在你的《夢裡花落知多少》抄襲《圈裡圈外》的時候,在你的《夏至未至》抄襲《NANA》的時候,在你的《夏至》抄襲《香樟樹》的時候,在你的《左手倒影右手年華》抄襲《最有意義的生活》的時候,在你的《爵跡》抄襲《Fate/stay night》的時候,他們的作者是否心痛,是否感到憤怒?樂視是你電影《爵跡》的出品方,鬧一鬧就算了。而被你抄過的作者眼睜睜的看著你大搖大擺拿著抄襲他們的東西招搖過市的時候,看到所有榮耀和光芒落到這個抄襲者身上的時候,又會作何感想?

 

 

這就是我對郭敬明的偏見。拋開了偏見看電影,電影最多算中下水平。但要加上已經發生過的既定事實,《爵跡》和他的導演一樣,就成了製造不適的催吐物。

 

 

※全文授權轉載自OreoOlymLee個人豆瓣主頁。

 

關鍵字: 影評 爵跡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