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史空缺的一頁──記「想像式前衛:1960s的台灣電影實驗」美國巡演(上)

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2018年11月06日 13:00:00
單元文宣主視覺(TIDF提供)

單元文宣主視覺(TIDF提供)

本屆TIDF的重磅單元「想像式前衛:1960s的電影實驗」,是TIDF團隊經過近一年半的調查、訪問、尋找、整理、考證,最終發現許多當年青年電影運動的線索,以及已佚失多年、甚至從未曝光的影片,企圖以一種「假想」的方式,去論述早在1960年代台灣就有從事前衛影像、電影實驗的一股新電影運動,希望填補台灣電影史的空缺,或是開拓對於我們對於電影史的想像。

 

單元發想從1960年代後期譯介西方電影與戲劇論述的傳奇雜誌《劇場》為主要線索開展出去,也兜合了當年從事現代藝術、獨立電影、國外留學電影的學生等其他面向,最終展映了19部珍貴電影,並補遺了15部「找不到/看不見」的佚失作品目錄,去佐證這股獨立電影運動的存在。

 

特別值得一提的,有陳耀圻留學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攻讀電影碩士期間的四部學生作品《后羿》、《年去年來》、《上山》、《劉必稼》(1963-1967)、龍思良的《過節》(1967)、從未曝光過的韓湘寧的《今日開幕》(1965)、張照堂的《現代詩展/1966》(1966)、牟敦芾傳聞被禁的劇情長片《不敢跟你講》(1969)與《跑道終點》(1970)等等。這些導演、藝術家們的作品能在50年後重新聚首播映,甚至首度/再度出土,都令人興奮不已。在今年五月的TIDF期間,放映場場滿座,獲得許多迴響。

 

而早在今年一月底TIDF籌備單元同時,便接獲文化部駐紐約台北文化中心的邀請,詢問這個單元在美國播映的可能性,經過九個月的討論與籌備,終於在10月17至21日於費城的光箱電影中心(Lightbox Film Center)與紐約的經典電影資料館(Anthology Film Archives)播映,做為策展人的我也受邀前往進行映前導讀。

 

策展人林木材映前導讀(TIDF提供)

 

費城的光箱電影中心

 

費城的光箱電影中心隸屬於費城國際之家(International House of Philadelphia),是一個非政府組織(NGO),於1974年開始策劃國際電影活動,也是費城第一個以放映獨立電影為主的機構,之後逐漸發展成為實體電影中心,有著極為專業的各種電影放映設施和音響,是費城許多重要影展的主要放映場地。

 

40年來,光箱電影中心的常態電影節目始終堅持藝術導向,並熱衷於跨界實驗,經常以其它藝術形式與影像搭配表演,因為其傳統和口碑,使之成為賓州公認的指標性電影機構,許多名導與藝術家如文溫德斯(Wim Wenders)、亞伯特梅索(Albert Maysle)、喬納斯梅卡斯(Jonas Mekas)皆曾造訪此地。

 

有意思的是,光箱電影中心的全票為每場15美元,學生票7美元;但若是加入年會員只要75美元,35歲以下的年輕會員專案只要60美元,學生更只要40美元,還有專門給兩大兩小的家庭專案150美金,都可以全年度免費看片;更高階的會員甚至以「新寫實主義(neorealist)/250美元、新浪潮(new wave)/500美元」、「前衛(avant-garde)/1,000美元」來命名,可見其風格和取向。

 

光箱電影中心(TIDF提供)

 

此次合作,光箱電影中心的公關部門也對我進行訪問,以讓更多觀眾能了解此單元的脈絡。而之於我最重要的部分,是強調在1960年代的台灣由於戒嚴與威權統治,要獨立拍攝電影,以電影反映社會真實狀況幾乎是不可能的事,而台灣這群創作者,大多也只能藉由閱讀《劇場》雜誌裡由英文翻譯成中文的劇本評論,去「想像」所謂的前衛電影,進而自己投入創作,因此這些作品有著極強的創意和原創性。

 

其中一題問得犀利:「你期望美國觀眾從這些片獲得什麼?」我回答:「我相信這些影片反射出台灣的歷史和一個特別的時期,更重要的是,這些極富原創性的影片告訴我們什麼是『實驗電影』的核心精神,而這恰恰是非常普世的。」

 

 

正如陳耀圻的作品,他是第一位赴美攻讀電影的台灣人,在UCLA時期,動畫片《后羿》(1964)由他手繪而成,而他對著四歲大的美國小女孩講述「后羿射日」的故事,再請她以自己的語言說出來,做為影片旁白,傳統故事也被再次轉譯,意外迸發出令人驚喜的影音蒙太奇;《年去年來》(1965)則以古典好萊塢的風格加上傳統紀錄片的紀實訪問,高反差的兩種風格在片中穿插隱喻地方的生與死,雖然對白較為稚嫩,但同時也透露出他對世界的強烈關懷。

 

陳耀圻在求學期間,也受到紀錄片流派「真實電影(Cinema Verite)的啟發,作為「真實電影」的信仰者,他有著極強的社會關懷精神,雖然在美求學(甚至家人也都在美國),但他一直希望能回到台灣,拍攝一部關於大工程下的小人物故事。

 

1965年時他27歲,回到台灣開始拍攝花蓮大壩的一位名為劉必稼的陸軍工人,配上英語旁白,作為他的碩士論文影片,完成雋永的經典之作《劉必稼》(1967);而趁著拍片空檔,他也認識了三位藝專學生黃永松、黃貴蓉、牟敦芾,並記錄下他們上山遊玩的過程,配上搖滾樂〈California Dreamin'〉一曲貫穿全片,《上山》一片反映出當時文藝青年的精神樣貌。

 

綜觀上述四部作品,皆揉合了東西文化的符號,這做法也讓1960年代的台灣與西方時代浪潮產生連結。陳耀圻曾在訪談中表示,這四部片是從英文觀點製作的,主要針對非華語觀眾,如今能在美國播映,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再次」回到作品原生的製作語境。

 

牟敦芾的《跑道終點》(上)與《不敢跟你講》(TIDF提供)

 

在光箱電影中心的首映,引起許多迴響,曾在1960年代短暫旅居台灣的日裔美國人一直向我們致謝,影像勾回了他的台灣記憶;放片無數的放映師則告訴我們他最喜歡《劉必稼》,從30分鐘能看到見一個人的一生,讚嘆這真是了不起的作品。

 

另一個放映焦點,則是「無聲片」的合輯放映,包括白景瑞的殘存拍攝工作帶《台北之晨》(1964)、莊靈的家庭電影《延》(1966)、《赤子》(1967),這三部片都因原始拷貝的聲軌遺失或損毀而沒有聲音;韓湘寧的《今日開幕》、《跑》(1966)、張照堂的《現代詩展/1966》、龍思良的《過節》則是以無聲的8mm所拍攝。

 

為了此場放映,光箱電影中心特別邀請費城當地知名音樂家Jeff Zeigler及Sarah Schimeneck擔綱現場表演,他們以電子音樂、合成器、豎琴、人聲吟唱,為這些1960年代的台灣珍貴影像配上音樂,抒情又加點迷幻的曲調,賦予了影像新的意義,也令現場觀眾如癡如醉。

 

至於神秘的牟敦芾導演,當年由於《不敢跟你講》與《跑道終點》皆無法在台灣公映後,聽說在1970年代初期曾自我放逐於南美與歐洲數年,在1970年代中期後他加入香港邵氏影業,拍了許多血腥暴力的B級電影。聽聞他晚年在費城生活,今次這兩部具備現實主義色彩與批判保守意識的劇情長片佳作,竟也在距影片完成的50年後於費城「國際首映」,也算是此次巡演的另一椿「意外巧合」了。(文/林木材)(下篇請點這裡

 

※「想像式前衛:1960s的電影實驗」單元將於2019 TIDF巡迴展中完整播出,現正規劃中,敬請期待!

 

關於【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成立於1998年,每兩年舉辦一次,以「再見.真實」為核心精神,強調獨立觀點、創意精神與人文關懷,鼓勵對紀錄片美學的思考與實驗,是亞洲最重要的紀錄片影展之一。官網:www.tidf.org.tw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電影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電影新聞資訊 

請聯繫: 上報生活中心 → lifenews@upmedia.mg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高端餐飲)、品酒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交通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速食、連鎖餐廳、甜點、新開店)、市集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蕭芷琳 celine.hsiao@upmedia.mg 

 

能源、醫療、親子、寵物、藝文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