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乾任專欄:在他們眼裡 故宮其實不是「博物館」

王乾任 2018年11月14日 07:00:00
故宮不閉館整修,真是害怕觀光人潮衝擊而已嗎?(攝影:李智為)

故宮不閉館整修,真是害怕觀光人潮衝擊而已嗎?(攝影:李智為)

前兩天故宮院長陳其南拋出,北院有意關閉整修,需費時三年,並說明了考慮閉館整修的理由。雖仍在研議階段,但新聞一出,還是招來不少反對,讓政府高層趕緊派人對外安撫說明,表示北院未來整修不會閉館。

 

雖然閉館整修已經不可能,但是這件事情本身還是值得一談。

 

反對閉館整修的論述,主要有二:一說是政治上的考量,民進黨有意趁閉館整修將館藏重心往南院移,好討好南部選民,穩住目前的選情。二是觀光旅遊的衝擊,由於每年有三百多萬外國觀光客來台時都會造訪故宮北院,擔心閉館整修會衝擊外國人來台觀光的意願,衝擊台灣的觀光產值。

 

這兩個理由聽起來貌似都很有道理,實際上卻未必禁得起仔細檢驗。

 

就從館藏南遷一事來說,從當初南院成立就在吵,最後的結論是南院另設其他主題,跟北院有所區別。不願讓館藏南遷的表面理由是搬運與維護之類,但熟悉故宮文物史的人就清楚,從1925年中華民國政府成立故宮博物院,接收大清帝國皇室的文物自今,在台北故宮博物院的文物經歷過多少次長途搬遷(箇中的毀損率至今無從得知)。也就是說,文物搬遷絕對不是問題,問題恐怕在其他,而這個其他可能又和故宮的政治符號象徵有關。

 

故宮跟全世界其他大型博物館最大的區別在於,故宮館藏以清代皇室收藏為主,故宮的成立與維護都和政治正統脫離不了干係(至少從象徵意義來看,雖然主政者表面上都會否認),但實際上中國也屢次透過北京與台北兩個故宮的合作聯展來彰顯其「兩岸一家親」的政治意圖。

 

故宮毋寧是遷台後,中華民國才是中華道統繼承者的象徵意涵和具體存在證明。

 

從政治符號的使用上來看,就可以知道為何當初陳水扁執意興建故宮南院會招到強烈抨擊與杯葛,乃至故宮南院完成後,北院館藏的南遷會受到如此巨大的阻撓,因為中華道統的象徵不能一再的分流,否則會被稀釋。

 

若非如此,北院七十萬館藏聽說有不少至今仍無緣面見客人,都收藏在後山的倉庫裡。既然館藏多到台北故宮的展區根本展不完,為何不讓南院幫忙,就由不得有人從政治上產生聯想?畢竟這年頭全世界的博物館都積極想要賺錢,擁有龐大文物資本而腹地狹小的北院,若能順利完成南遷,不是很有助於增加人流與收入嗎?

 

另外,一曾隱而未說的政治意涵是關於台灣自己的,故宮如果是中華民國正統的文物象徵,南遷毋寧也象徵著執政重心南遷的可能性,所以南遷是絕對會被反對與阻撓的,因為還有很多人希望台灣的政經文化中心只能在北部。

 

至於第二點所提及的觀光衝擊,則是許多人民百姓與旅遊業者關心的。然而我想反過來思考的是,如果偌大一個台灣,只因為故宮北院閉館整修觀光客就不願來台,那麼台灣還能算得上是個旅遊大國嗎?

 

或者說,有意將台灣發展成旅遊觀光大國的話,觀光資源可以如此稀缺到缺一個故宮就沒辦法撐起觀光大國來的地步嗎?

 

如果真是如此,我反而支持閉館整修而且不要南遷,讓全體國人與政府好好想一想,該如何在沒有故宮的情況下,照樣讓台灣成為一個國際旅客願意造訪的觀光勝地?

 

擺脫對故宮的依賴,也是擺脫對中華文化做為吸引國際人流的觀光符號的依賴,也是個讓台灣本土觀光資源可以更有效被看見的機會。

 

再者,短暫衝擊三年後,等故宮北院整修完成,不是能夠有機會爭取更多觀光人潮嗎?不願意忍耐整修期的陣痛,某種程度不也是台灣在發展經濟時之所以總是轉型升級失敗的原因嗎?

 

當年台灣不願意面對代工升級成品牌自主之路的震動而集體出走,也許出走的企業因此多撐了一陣子,但對整體台灣來說有更好嗎?

 

從根本上來說,故宮北院原本就不是故宮的終極場址,因陋就簡卻因為長期立足就地合理化的便宜主義心態,更在日後的整修無法大刀闊斧執行上可見一斑。

 

然而,整起事件最讓人遺憾難過的還是,沒有人願意從整修故宮本身的專業需求上思考,大規模整修是否閉館才是對文物與觀光客最好這件事情被拋到腦後,人們只在乎自己的政治權力象徵是否被轉移,或是自己能賺到的觀光財是否會減少?至於整修本身的專業,就在拚經濟與政治意識形態下被無視然後犧牲,這某種程度上好像也是台灣社會做事態度的縮影,總是向各方勢力妥協而犧牲專業,直到不幸發生時才回頭抨擊為何當初不傾聽專業?

 

關鍵字: 故宮 南院 閉館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