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用生命報導真相 無懼左眼炸瞎堅持重回戰地的記者科爾文

麥浩禮 2018年11月16日 07:01:00
戰地記者科爾文不平凡的人生被搬上大銀幕。(湯森路透)

戰地記者科爾文不平凡的人生被搬上大銀幕。(湯森路透)

「Our mission is to speak the truth to power.」

(我們的使命就是向掌權者說出真相。)

 

美國戰地女記者科爾文(Marie Colvin)

 

這句話說來容易,但實踐起來卻困難無比,記者面對死亡威脅,多少人能拒絕往後退,挺身不畏強權說出真相?有,但她卻賠上了寶貴的生命。

 

2012年2月22日,美國戰地女記者科爾文(Marie Colvin)報導敘利亞內戰時,在霍姆斯(Homs)遭敘利亞政府軍攻擊身亡,享年58歲。科爾文一生的工作可說是在槍林彈雨下渡過,從深入車臣亂局,走過科索沃烽火大地,拯救東帝汶的婦女兒童,深入泰米爾地區被炸傷失去左眼;一直遊走在生死邊緣的她,留下給世人諸多現場報導,執著報導真相、拯救世人的精神更令人肅然起敬。

 

美國電影公司將描寫她事蹟的小說《私人戰爭》(The Private War)拍成同名電影,對科爾文致以最祟高的敬意。

 

勇往直前永不停步

 

美國記者漢默(Joshua Hammer)將時間軸倒帶回到1999年,這是他與科爾文首次見面的一刻,「當時正值科索沃戰爭,我在阿爾巴尼亞山城庫克斯首次遇見她。」

 

當時的科爾文已小有名氣,在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擔任多年的戰地記者,當其他媒體的記者還在聚集在前哨基地等消息時,科爾文早已跟隨科索沃解放軍(KLA)越過了邊界,棲身泥濘的地道數天,其間還遭受塞族部隊的猛烈砲火攻擊,只為了描寫前線。

 

 

自冷戰結束後,原屬共產陣營的南斯拉夫聯邦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陷入分崩離析的局面,包括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馬其頓相繼獨立,而主張分離南聯,謀求科索沃獨立的阿爾巴尼亞人武裝部隊解放軍成立,與塞爾維亞人為首的塞族部隊對抗。

 

1999年3月至6月,北約介入並空襲南聯。2008年科索沃正式獨立,但塞爾維亞一直堅持擁有科索沃主權。

 

 

3年過去,漢默又在巴勒斯坦遇見科爾文,當時時值阿克薩聚眾起義(以色列定調為恐怖活動),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在西岸城市傑寧衝突最為激烈,交火持續兩周後,以色列軍隊後退並允許記者深入城市視察城市損毀情況。

 

「當時我走過遍布碎石的小巷,進入了一所損毀較輕微的房間,科爾文卻坐在那裡,悠聞地喝著茶抽著煙。」

 

事實上科爾文在以巴軍隊部隊駁火期間,她就在城市中實況報導,也接受巴勒斯坦人保護。2000年4月,以巴爆發大規模衝突,逾4000名巴人及千名以色列人遭到殺害,是自1993年雙方簽署《奧斯陸協議》和平協定後,爆發最大規模的兩國衝突。

 

1986年成為中東特派員開始,只要中東地區發生戰爭的地方,便會有科爾文的存在,她亦逐漸著迷了這份工作,將戰地消息帶給大眾的心極為熾熱。

 

英國《第四頻道》(channel 4)資深記者希爾蘇姆(Lindsey Hilsum)當年與科爾文走遍戰地,一起採訪過衣索比亞跟厄利垂亞的戰爭,亦在當年已被國際社會孤立制裁的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一起吃飯,更在科爾文倫敦家中開派對,一路相扶相持。

 

談起回憶,希爾蘇姆笑言,「作為以男性記者作主導的戰地記者,我跟科爾文被形容為新聞界上的《末路狂花》(Thelma and Louise,1991年美國電影)」。

 

希爾蘇姆後來退居二線,然科爾文始終仍在前線走動,在科爾文遇害前,希爾蘇姆還跟她在skype上通話。作為海爾文生前密友,希爾蘇姆寫成了《深陷絕境:科爾文的戰地記者人生》 (In Extremis: The Life of War Correspondent Marie Colvin)一書,讓世人知道她曾經歷的不凡事。

 



由同行記者好友寫成的《深陷絕境:科爾文的戰地記者人生》講述科爾文的事蹟。(取自Amazon)

 

科爾文曾說過,她根本不會在意何處今天遭到轟炸,或是落下什麼尺寸的炮彈,她所寫的是戰爭中極端的人性,對平民所帶來的慘況,再透過銳利的筆鋒,將所看所見化成文字,公諸於大眾,喚起公眾對戰爭殘酷的認知。

 

「今天我看到一個小寶寶死了,非常可怕,一個2歲的孩子被擊中了。他被剝了皮,碎片射入了他的左胸,醫生無能為力救治他。」



1999年原屬印尼自治省東帝汶(Timor-Leste)公民投票通過獨立,東帝汶親印尼民兵開始報復殺害平民,近2000人死亡。

 

民兵逼近時,科爾文決定向22名國際記者揮手道別,與孤立無援的聯合國小部隊共同留下,與當地1500名遭印尼部隊圍困的婦孺同生共死,透過不停向世界的吶喊,科爾文的努力最後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所有人均成功安全撤離,2002年東帝汶正式獨立。

 

炸盲左眼患創傷壓力綜合症

 

2001年4月,科爾文突破斯里蘭卡政府封鎖,進入了北部泰米爾(Tamil)猛虎游擊隊掌控地區採訪,將6年來被政府軍封鎖,而令當地陷入饑荒的悲慘情況帶到國際。

 

在科爾文返回政府軍控制區時不慎遭斯里蘭卡政府軍發現,她高舉記者證表明自己的記者身份,當時仍遭政府軍以火箭榴彈砲(RPG)攻擊,嚴重受傷的左眼後來失明,受傷後更被斯里蘭卡政府拘留長達10小時,身心受到嚴重的摧殘。

 

悲劇過後,科爾文患上了創傷及壓力綜合症(PTSD),她在公共場合前變成酗酒者、一個脾氣暴躁的女人,且經常感到焦憂及前景陰暗。

 

失去了寶貴的左眼,科爾文卻無意退居二線,她戴上了如《金銀島》西爾弗船長(Long John Silver)般的黑色眼罩,重回戰線繼續採訪,同年獲頒英國新聞獎(British Press Award)年度最佳外國記者,從此,載著眼罩「獨眼女俠」的特徵逐漸變成科爾文的標誌。

 

2005年,科爾文與多位戰地記者拍攝紀錄片《見證》(Bearing Witness),講述2003年美伊戰爭期間採訪的經歷與心聲。

 

 

「阿拉伯之春」成她最後任務

 

2011年「阿拉伯之春」期間,利比亞獨裁者格達費(Muammar Gaddafi)繼1986年後再次邀約她到利比亞進行個人訪問,但不久利比亞即爆發內戰,反對者在全國對格達費進行大搜捕,同年10月格達費被殺。

 

隨著示威浪潮席捲中東多國,敘利亞政府軍與反對派的對立,均由示威演變成全國內戰,科爾文亦踏上她人生的「最後任務」。

 

2012月2月科爾文與法國攝影記者歐赫利克(Rémi Ochlik)潛入敘利亞霍姆斯,突破敘利亞政府軍制止外媒採訪反政府示威的封鎖向外報導。

 

科爾文留在由反對派搭建的臨時新聞中心,並以衛星電話分別向BBC、Channel 4、CNN等媒體報告情況,但不幸地衛星訊號遭政府軍截獲,派人攻擊新聞中心,兩人在逃離時被火箭擊中身亡,敘利亞總統阿塞德(Bashar Assad)在2016年公開表示,科爾文的死是她「應得」的。

 



科爾文生前表示:「我的任務是要向掌權者說出真相,將寫有歷史的卷軸帶回家,讓人們認知戰爭的殘酷與可怕,以及對平民施予的暴行。」

 

電影《私人戰爭》海爾文一角由曾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英國著名影星派克(Rosamund Pike)擔綱演出,16日將在美國上映,台灣則在2019年1月4日上映。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