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薪台幣5.5K 國際移工血汗蓋2022卡達世足場館

高詣軒 2018年11月26日 07:01:00
《衛報》揭發2022年的世足場館工人薪資待遇過低。(翻攝自YouTube)

《衛報》揭發2022年的世足場館工人薪資待遇過低。(翻攝自YouTube)

 

一名26歲的移工喊道連吃飯的錢都不夠:「沒有飯、沒有菜、沒有雞肉,只有印度烤餅(chapati)。」

 

衛報》記者問他,有幾個月沒有好好吃飯了?

 

他回答:「8個月。」

 

2022卡達世界盃足球賽的場館是用什麼蓋成的呢?答案是廉價國際移工的血汗。

 

卡達首都多哈(Doha)周圍,為2022年的世足賽規劃7座光鮮亮麗的球場,其中,預估可容納4萬人次的艾雷恩體育館(Al-Rayyan)就是其中之一,工程也正進行當中。

 

然而,當《衛報》(The Guardian)記者孔恩(David Conn)實地走訪,卻問到有現場勞工身處誇張的低薪地獄:每天工時8小時,一周工作6天,月薪僅約新台幣5517元,即每天賺不到200元。

 

 

仲介費+低薪 世足場館移工遭剝兩層皮

 

孔恩趁著午餐時間,與艾雷恩體育館的勞工交談,得知他們有些來自西非國家國家迦納(Ghana),先前他們在國內聽廣播時,得知在卡達有工作機會,之後透過付費的仲介得到工作。

 

孔恩接觸到的勞工表示:「仲介告訴我說,卡達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你可以去Google」,仲介還宣稱,將得到優渥的薪資,「但我們到達這裡之後,現實完全相反。」

 

雖然仲介剝削行為是非法的,但由於有太多人想到富裕的卡達工作,因此相關業務仍然猖獗。

 

 

卡達世界盃籌備委員會(supreme committee)秘書長塔瓦迪(Hassan al-Thawadi)曾說明,艾雷恩體育館的總花費約為新台幣2千億至3千億元左右。委員會的代表與承包人員帶著《衛報》記者遊覽場館時,當時艷陽高照,一旁就有約10名自印度、尼泊爾、柬埔寨等國來的勞工,正在黏合每個座位下的通風口。

 

這些南亞國家,是現場移工的主要來源。

 

2年前就遭踢爆工地如「人間地獄」 現在月薪「5.5K」

 

世足場館工人惡劣的勞動條件已經不算新聞,例如《BBC中文網》報導,人權團體「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早在2016年就指出,另一主要場館「哈利法國際體育場」(Khalifa International Stadium)的工人有被「要求支付高達4300美元招聘費換取工作機會、在工種和報酬方面受到欺詐、在投訴時受到威脅」等情事,部分工人如同掉入「人間地獄」,並直指國際足聯(FIFA)在維護勞權上「幾乎徹底失敗」。

 

 

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抨擊,卡達世足籌備委員會也承諾,會對勞動者權益建立高標準,《衛報》採訪過程中,主管健康安全事務的人員也向他展示成果:事故率僅有0.005%、有7000人接受過在高處工作的訓練、天氣過熱時也會強制工人休息、所有工人可享用含電解質的飲水、多種語言的安全標示、以及設有保密的申訴專線等。

 

卡達方人員也帶記者走訪一處工人宿舍,該處住著大約4500名男性勞工,4人一間房,有改良的衛浴設備,不再是卡達鄉間常見的茅廁,免去擁擠、髒亂的如廁環境。宿舍的食物也根據營養標準烹煮,另設有健康中心、健身房、電腦室、免費網路讓移工和家人聯絡,還有免費洗衣服務。一名嚮導說:「就像飯店一樣。」

 

「飯店」的房客是怎麼想的呢?柯恩問移工是否滿意時,他們表示宿舍狀況還算不錯,但也提到有些來自迦納的朋友,住在其他的宿舍,可就沒那麼好命了:不但環境髒亂,還缺乏食物和設施。

 

 

當話題轉到薪水,就更傷感情了。移工表示,長期離家對於家庭來說很難受,「有時候家人會想要你陪在他們身邊,這時你又沒有多餘的錢寄回家。我們以為可以賺很多錢,但我們賺得很少。」柯恩接著追問薪水多少時,一名移工眼睛睜得老大,不滿地說:「每月650元(以卡達貨幣「里亞爾」計,約新台幣5517元),基本薪。」

 

原來,替世界廣受矚目的運動賽事興建酷炫的場館,每月薪水只配給新台幣5.5K?

 

不爽還是得做 移工自嘲:不然自殺嗎?

 

就像所有在卡達工作的國際移工一樣,這些工人寄回家裡的錢,不但是貼補家用,更是全家賴以維生的命脈。來自迦納的移工表示,雖然卡達方面提供食宿,但仍需要其他花費,寄回給家裡的錢常不敷使用。

 

一名38歲的移工,家中2個兒子分別僅10歲、2歲,他向孔恩說,迦納的風俗是大家庭制度,每當家庭成員面臨困難,只要提出要求,所有人都要伸出援手。他到卡達工作之後,家人每當有經濟問題,就會向他求助,但事實上,自身難保的他,根本沒有餘力盡家族義務,「薪水比我們預期的低,我們隨時都在思考這件事。」

 

奇怪,官方不是說有申訴管道嗎?移工們向記者表示,壓根不相信申訴之後會有所改變。一名29歲的工人說:「我們沒有得到來自任何地方的幫助,我們必須每天支持自己、鼓勵自己,要不然能怎樣,自殺嗎?」

 

 

孔恩批評,卡達的世足籌備委員向來宣稱,2010年申請世足成功過後,外界的關注可以成為卡達本身改革的動力,但現在的2022世界盃,卻已經布滿不平等的陰影:主辦國是全球人均GDP的前段班,但撐起世足的工人,卻身陷貧困當中。

 

樂觀來說,卡達的勞動情況已經比2年前好上不少。《衛報》報導,在2017年10月,卡達政府開始了一個聯合國專門機構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sation,ILO)的正式委任,檢討移工的勞動條件,也同意和ILO合作改革。

 

9月間,移工的勞權也獲得一項重大的改善,也就是部分取消了久經詬病的「出境許可」(exit permit)制度,從此之後,當移工的合約中止時,可不經由雇主的允許,自行回到母國。

 

 

ILO卡達計畫辦公室主管Houtan Homayounpour表示,除了上述該項重大突破之外,卡達過去在其他方面也有所成效,包括設立解決勞資爭議的調解委員會、對國內雇員的法律保障、以及取消惡名昭彰的「kafala」 外勞擔保制度,讓員工不用再被單一的雇主綁得死死。

 

發言人稱薪資已調高:每月至少6.3K

 

籌備委員會也推動補貼移工被仲介剝削的部分仲介費,據《衛報》引述相關主管人員,接下來3年以內,預計對3.9萬多名工人提供約新台幣7.5億的補貼。Homayounpour說,目前的勞動狀況仍不完美,但確實已經有實質的進展,政府也坦承有進步的空間。

 

針對嚴重的低薪問題,《衛報》指出,卡達正在研議基本工資的設定。雖然邁向建議水平的研究工作尚在進行,但初步的數字已經出爐:每個月750里亞爾,即約新台幣6366元。

 

 

籌備委員會表示,所有承包商在9月都被指導要付給艾雷恩體育館的勞工每月750里亞爾以上,也表示經調查後,沒有月薪650里亞爾的情形,《衛報》引述一名發言人說,可見相關情事已經改正過來。

 

《衛報》採訪高層後,發現他們似乎無法理解低薪的不正當,一味地說,這些移工從卡達拿到的薪水,比起在母國來的太多。

 

《衛報》記者發現有移工無償勞動

 

柯恩也在勞工宿舍的網路室中碰上一名男性工人,正在觀看來自故鄉的YouTube影片。他今年38歲,雖然已經結婚並有分別為12歲、8歲、5歲的子女,但還是從印度的北方邦(Uttar Pradesh)前去卡達工作,「之前我住在其他的宿舍,是木造的屋舍,現在好多了,又安全,住在水泥的建築。」

 

但當柯恩走出戶外,卻是不一樣的光景。當柯恩之後前往一個孟加拉移工聚集的社群,並透過翻譯表達記者身分後時,一群人爭相上前,吐露各種辛酸的經歷。「這裡的人都沒有工作。」一名男子說,「或者說有工作,但是沒薪水。」

 

 

這些工人都透過付費的仲介取得簽證,其中一名28歲的孟加拉移工說:「仲介都說,卡達是非常富有的國家,會舉辦2022世足賽,可以在那裡賺到很多錢...但在這裡工作的時候,公司不給你錢。」

 

這些移工從承包商中接下水電、消防等和興建場館相關的工作,但領不到該有的薪水。一名26歲的移工甚至喊道,連吃飯的錢都沒有:「沒有飯、沒有菜、沒有雞肉,只有印度烤餅(chapati)。」《衛報》記者問他,有幾個月沒有好好吃飯了?他回答:「8個月。」

關鍵字: 2022世足 卡達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