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力外交:法國篇】台灣比想像中更驚艷 法協政治處長:沒邦交反而能做更多

吳洛瑩 2019年01月24日 07:02:00
巴黎艾菲爾鐵塔是法國重要的地標。(湯森路透)

巴黎艾菲爾鐵塔是法國重要的地標。(湯森路透)

台灣與法國,直線距離約1萬公里、飛機直飛至少需11小時,兩地冬天時差7小時,歷史背景沒有特別交集,若要形容台法之間的心理距離,或許歌詞說「白天不懂夜的黑」就是雙方之間的差距。

 

浪漫,永遠是台灣民眾對法國根植最深的刻板印象。法國對台灣呢?可能連刻板印象都無法形成。

 

台法政府之間並無正式邦交,遠佇在太平洋的福爾摩沙該如何與歐亞大陸彼端的高盧雄雞交朋友?

 

沒有正式邦交,能說的不多,能做的反而很多」法國在台協會政治處長安瀾(Anne Rulliat)說。

 

法國在台協會政治處長安瀾(Anne Rulliat)來台至今已3年。(攝影:陳沛妤)

 

「還可以再來台灣嗎?」

 

2016年起派駐台灣至今3年,安瀾發現推動台法交流的過程中,確實因為雙方無歷史的「依親帶故」、對法國人來說這兒是陌生的。來台灣,不是一件自然會發生的事。

 

她說:「我們的工作中,說服法國人來台灣是最困難的一步。」距離遠、不了解常常是剛開始讓人退卻的因素,「但人一旦來了就沒有問題,常常還問有沒有機會再來。

 

是「缺乏了解」,讓黑夜永遠錯過白天嗎?外交工作便是黃昏時染紅天空的彩霞,給太陽與月亮短暫相遇的天空。

 

外交官安瀾身負重任,為台灣與法國製造認識彼此的良機。

 

  

滾球式外交 

 

學術交流是重要關鍵。安瀾表示,目前每年約有1600位法國學生來台讀書,人數在近10年之間逐漸攀升,回國之後「口耳相傳」,讓台灣的國際能見度大幅提升。

 

舉學習中文為例,過去法國人會想到前往中國學習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現在漸漸知道台灣也是一個很棒的選擇。她說:「這是用滾雪球的方式,讓台灣的能見度越滾越大。

 

法國在台協會政治處長安瀾(Anne Rulliat)接受《上報》專訪,分享推動台法關係的經歷。(攝影:陳沛妤)

 

台灣天生地小、在世界地圖上甚至需要睜大眼仔細瞧。但若靠近一點,直接走進門來,這塊「曖曖內含光」的土地,也能大步走進法國人心裡那張世界地圖。

 

台法4大領域具體合作

 

學術或是旅遊是拉近距離的敲門磚。民主、文化、環境和新創這4大領域,台法之間具有一拍即合的共通點和相吸的互補性。

 

每年11月是台法新創領域交流的高峰期。立法委員余宛如(右四)2018年11月主辦「Tech for Good-讓科技美好生活」講座。(法國在台協會提供)

 

共享的價值為彼此打下交流良好根基:追求民主與進步人權,是互通的語言。

 

安瀾笑說:「我們兩邊都熱愛民主、熱愛辯論、吵架。」.

 

另一方面,尊重智慧財產權的台灣企業、持續創新的公民科技,以及放眼亞州的核心位置,都讓台灣被視為很可靠的商業夥伴。

 

氣味相投的台法電影

 

單靠「可靠」激不起火花,有時氣味相投勝過一切。

 

2015年侯孝賢導演以《刺客聶隱娘》奪下坎城影展最佳導演殊榮,風靡法國,某種程度甚至代表了台灣。多幕場景以無聲勝有聲,相較於好萊塢快節奏的畫面,聶隱娘與侯導的魅力或許是對了味。

 

 

「電影」領域裡,台法有許多牽手的身影。安瀾告訴《上報》:「很常聽到法國電影人說,跟台灣是模範的合作。」

 

台法間沒有邦交,但是從民主到文化,從新創到環境,那個浪漫、時尚、有一座艾菲爾鐵塔的巴黎,的確都是法國的經典樣貌,而這個6600萬人口的法蘭西還想對台灣展露更多姿態。

 

外交如爬山 攻頂路線不一定只有一條

 

這是法國與台灣交朋友的方法。 

 

先天剪不斷理還亂的兩岸問題,讓一個個接連「背叛」台灣的朋友浮出水面,點出了台灣國際處境深陷谷底的真實狀況。但腳下的路還是要繼續走。

 

安瀾喜歡爬山,她想起外交之路就像爬山,想要攻頂有多條路可以選擇。(攝影:陳沛妤)

 

喜歡探索陽明山的安瀾,想起每次爬山攻頂,都不只有一條路可以走,她說:「這條不通,那麼找別的路走吧!

 

即使台灣在正式的國際場合簡直是「夾縫中求生存」,多元密切的民間交流,是不滅的星光,指引登山客蹣跚的步伐慢慢向上。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