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守公民社會的價值 才是民進黨敗選的最大責任

張宇韶 2018年11月27日 00:00:00
相較於政治板塊與席次的大幅萎縮,對於民進黨最大的巨大海嘯才要開始來襲。(攝影:張哲偉)

相較於政治板塊與席次的大幅萎縮,對於民進黨最大的巨大海嘯才要開始來襲。(攝影:張哲偉)

民進黨敗選已是客觀事實,但是選舉後的政治效應已經儼然發酵,最直接的就是國民黨當選人所兌現的競選支票。由於韓國瑜主導了本次選戰的議題與節奏,其所產生的外溢效果也直接衝垮了民進黨各地的基本盤,落實「拼經濟」與「人進貨出、高雄發大財」的政見成了當務之急。

 

在此背景下,韓國瑜當選後立即宣布成立兩岸小組,並且承認九二共識。希望獲得北京的認同下「改善兩岸政治關係」,並作為高雄經濟起飛的政治前提與解方。韓的宣示立即造成骨牌效應,這可從盧秀燕的跟風,以及柯文哲隨即發佈的十二月底舉行雙城論壇得到解釋。

 

諷刺的是,台灣的經濟雖然出現停滯與分配的問題,然而在這些當選人的眼中似乎已經到了必須要下猛藥的地步。平心而論,這已經不是回應選民期待如此單純,因為經濟的發展需要中長期的規劃與執行,影響城市經濟的因素百般複雜,必須有城市品牌、行銷策略、產業結構、基礎建設、招商引資、教育制度等諸多因素的配合,如將所有的籌碼壓在北京設定好的套,其風險不言而喻。

 

姑且不論國安或主權等抽象因素,光經濟依賴所產生的後遺症就難以評估。這些人之所以如此急切,恐怕是對於兩岸關係未來發展已有版本,否則何需如是表態。

 

什麼是北京的套路?直白說就是十九大以來的一連串「國民待遇原則」的政策內涵,只要認同中國夢、兩岸一家親與九二共識的台灣民眾,就能直接換取中國崛起的經濟紅利,惠台三十一項措施、青年就業與居住證都符合這樣的政治邏輯。北京的政治目標十分明確,透過經濟物質驅動逐步達到所謂兩岸融合與心理契合的效應,戰術上孤立弱化民進黨在兩岸關係的治理能力,在戰略上達釜底抽薪淘空美台關係的基礎。

 

為什麼?北京十分理解台灣的民主政治戰略地位是維繫現階段台美關係的基礎,更是美國一個中國政策重要的內涵,如果台灣的民意對於「向左走或是向右走」這個基本命題有了回應,華府實又能表達些什麼。

 

相較於政治板塊與席次的大幅萎縮,對於民進黨最大的巨大海嘯才要開始來襲,因為選舉的勝負只是民主政治的常態,鐘擺效應的擺動頻率讓藍綠兩黨輪流當爐主。然而,當多數人民選擇在「九二共識、中國讓利、買辦分配、派系執行」的邏輯下,決定自己的財富累積與發大財的方式,這無疑宣告自太陽花學運以來所建立的公民社會價值全盤崩解,一旦經濟成長的工具理性取代了民主政治的價值邏輯時,北京的對台統戰必然長驅直入並且如入無人之境。這不僅讓台灣的政經秩序回到了2008年的原點,同時也開啟了兩岸統一的倒數時程。

 

我曾經說,台灣公民社會的內涵是抗拒中國銳實力攻勢的最佳防線,也是民主國家奧援台灣的道德基礎,棄守了這些,台灣防線洞開,籌碼盡失。這是誰的錯?當然是民進黨掌權者的責任。

 

※作者為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