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傳真:民主派只能盡可能保住最核心的價值和文化 等待轉機

李芄紫 2018年12月01日 07:00:00
選後,香港民主派能做的事不多,能堅持,能忍耐,能抵抗,盡可能保住最核心的價值和文化,保住心中一團火,等待轉機,可能是唯一的方法。(美聯社)

選後,香港民主派能做的事不多,能堅持,能忍耐,能抵抗,盡可能保住最核心的價值和文化,保住心中一團火,等待轉機,可能是唯一的方法。(美聯社)

在臺灣九合一選舉之後一天,香港也進行了立法會西九龍補選。不出意外,建制派候選人陳凱欣擊敗泛民候選人李卓人和馮檢基當選。

 

陳凱欣能當選多得中聯辦和建制派的加持。她本爲小有名氣的新聞主播,後來加入政府成爲食物及衞生局的政治助理。應該說原先形象尚可,沒有「建制味」,主打「民生」,有利吸收中間選民。這也是中共在香港力推「親兵」的模式。在今年三月西九龍補選中,建制派推出「小生」鄭永舜獲勝,已經證明這種策略可行。

 

在中聯辦的招呼下,建制派不但群出支持,還「茅招」(奧步)盡出。比如,早在宣佈參選之前,她已經當上所謂「九龍社團聯會健康大使」,到處出席「健康推廣活動」造勢,大大的人頭宣傳畫滿街都是,這爲她獲得「陳健康」的謔稱(陳健康是九十年代末的「陳健康事件」的主角,他以到深圳招妓導致原配妻子偕一對子女跳樓身亡,隨後成爲各新聞媒體追擊而聞名)。中共香港傳媒《大公報》等又努力為其助選,不但放在頭版頭條,還在大街免費派發。這些行爲都實質性地繞過了競選經費上限。

 

其實,陳凱欣競選表現相當一般。她長期不肯正面回答是否參選(過早宣佈參選的話,健康大使的宣傳就會被計入競選經費),後來找出香港颶風過後「受感動」才決定參選的蹩脚藉口。雖然建制派衆星捧月,她卻長期否認自己是建制派。她出身新聞業,卻為香港政府封殺金融時報記者馬凱這種明顯違反新聞自由的做法辯護,連其以前的大學老師也公開表示失望。幾場電視辯論也不見得出色。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由於建制派的鐵票和動員能力,投票多少和具體人選沒有太大關係(但和清新形象還是有關)。陳凱欣拿到的票數和鄭永舜幾乎一樣,這不是一個巧合。

 

陳凱欣當選令建制派首次在直選議席中過半數。這樣建制派同時控制直選議席和功能團體議席,在剩下將近兩年,能爲所欲爲。這不必再提。

 

泛民方面可供討論之處更多

 

這次西九龍補選的原因是在2016年,自決派的劉小麗在宣誓時龜速宣誓,隨後被律政司起訴,被法院以「違反基本法104條」為由DQ(褫奪議員資格)。2016年的DQ風暴分兩批,第一批是港獨派(青年新政)的「梁游」,第二批是泛民中的激進派,包括社民連的長毛(梁國雄)、香港衆志的羅冠聰、劉小麗和姚松炎。期間還有人大釋法的爭議。

 

兩廂比較,港獨派被DQ是預料中事,即便人大不釋法,他們也很可能被DQ。第二批的爭議則大得多,因爲他們被DQ的主要理由都是從人大釋法「加建」的條文而來的。

 

當然,這四人中,劉小麗是最不值得同情的一個。龜速宣誓不但無聊之極,她還愚蠢地在臉書上詳細解釋,這樣做就是故意表達不承認基本法。很多「淺黃」選民,包括如張寶華、任建峰等名人,都表示看到這個情景,都在心裏痛駡其愚蠢。確實,選民選她上去是希望她能代表自己的聲音,而不是無聊地「玩野」。

 

DQ的結果是西九龍空出兩個議席。如果兩個議席同時補選,則按照比例代表制,建制派和泛民必然能平分議席。以往,泛民的支持者比建制派多,因此在「一對一」的補選中能穩操勝券。這也是劉小麗在DQ官司輸掉後要上訴的原因。如此一來,三月補選只補選一個,這次又再補選一個,泛民的如意算盤是儘取兩席。

 

可是,這只是一廂情願。事實上,以前所謂的泛民建制「黃金六四比」(泛民支持者佔六成,建制支持者佔四成)早在2014年之後就過時了。筆者早有論述,新興的本土派,雖然也反對建制派,更加反對泛民,早就不在泛民這個板塊。只是每次選舉,泛民都一廂情願地把對方加入去而已。這樣計算一下,建制泛民和本土派,大概是40:40:15之比。如果投票率不高(補選投票率一般比正式選舉低),再加上泛民再分裂,建制派勝出是相當可能的。三月補選,泛民就這樣輸了。

 

三月的失敗給泛民當頭一棒,但他們並沒有充分吸收失敗的教訓。當時泛民輸的原因有三個。

 

第一,姚松炎落敗證明DQ牌製造的悲情基本無效。

 

第二,泛民此前組織初選,在姚松炎等人的直接干預下,釀出了「屈基事件」。根據初選規則,原本初選中第二名的馮檢基,應該是plan B,即一旦姚松炎被DQ,馮檢基則可以遞補上。結果姚松炎和朱凱迪(其軍師)拒絕承認馮檢基的遞補地位,馮檢基被迫退出plan B。這樣不守規則的行爲有違民主作風,導致大批馮檢基支持者不再支持姚松炎。

 

第三,姚松炎本身是「空降」到九龍西,和九龍西沒有什麽聯係。他又迷信網絡輿論,對「地面戰」不屑一顧。

 

這次,泛民明顯重視地面戰,各大黨派輪番聯袂拉票洗樓,但除此之外的教訓沒有得到重視。

 

泛民這次首先要派出劉小麗,其中心思想依然要打DQ的悲情牌。但如前所述,劉小麗在很多微黃和中立人群中印象很差,而且她再次被DQ的風險也很大,這導致又要挑一個候補的Plan B。

 

在上次補選,初選已被不少人視爲制度。這次無論劉小麗,還是Plan B,都采用「欽點」的模式,不再搞初選。劉小麗先行加入工黨,選定plan B為同黨的李卓人。這再次引起馮檢基的不滿。馮檢基以「反欽點」爲名參加補選。這不但分了一部分李卓人的票,還因爲在初選論壇中互相指責,導致兩者的支持率都被降低。特別是馮檢基指責李卓人「反民主」,李卓人無言以對,只能岔開話題,反過來指責馮檢基「不是民主派的同路人」,這對李卓人的形象相當有殺傷力。最後,雖然兩人的票加起來還不及陳凱欣,這不等於分裂的影響不是導致失敗的重要因素。

 

陳凱欣參選期間的拉票與支援網絡都是屬於建制派勢力。(美聯社)

 

由劉小麗「欽點」李卓人還有很大的弊端。如姚松炎一樣,李卓人在西九龍也毫無根基,以空降的身份參加補選,本來地區勢力就非常薄弱。由於劉小麗到最後一天才被DQ,李卓人也沒有充足的時間備選(不要忘了陳凱欣已經用「健康大使」的身份曝光多時了)。

 

更嚴重的問題是,劉小麗「欽點」的李卓人在年輕人心目中形象非常差。他年紀和馮檢基差不多,三月補選時,泛民正是攻擊馮檢基「太老」,這次挑出一個年紀相仿的人,無疑自打嘴巴。李卓人又是「大中華膠」,支援六四學生,一直在支聯會擔任重要工作(現在是秘書長)。他還是一個「左膠」,支持新移民的權利。對本土派來説,這三項隨便一個拿出來已經趕客,何況三位一體?另外,李卓人搞工運出身,也不利於吸引中產階級。

 

綜合以上因素,李卓人的敗選幾乎是一早注定的。現在大概泛民會非常後悔當初要劉小麗上訴的決定,否則,兩席拿一席,泛民也不至於丟掉直選議員的控制權。

 

李卓人的敗選幾乎是一早注定的。(美聯社)

 

本土派爲什麽不投票

 

從選民結構來説,建制派已經不亞於泛民,加上建制派有中聯辦整合、政府DQ大棒、財雄勢大的優勢,又找到了「素人參選」和「主打民生」的通關密鑰,可以說,除了在新界東這個泛民還明顯占優的區之外,其他區已勝算頗大。六四黃金比的好日子已不再。

 

這裏還要分析一下,年輕人大部分反對建制派,爲什麽年輕人,特別是本土派/港獨派不願投票給泛民。這最大的原因有幾個。

 

第一,無力感,覺得在議會抗爭已經沒有用,行禮如儀。第二,覺得來來去去都是「老海鮮」,不能代表自己利益。第三,認爲泛民已經把議員從民意代表當作一份工作,選他們當議員等於幫他們找一份月薪九萬八的好工作。第四,路綫不同,泛民大部分是大中華派和左翼,與很多右翼的本土派格格不入,特別是很多泛民都支持新移民的權益,這讓反移民的本土派尤爲憤恨。

 

這裏重點分析一下第五點,即本土派的「焦土理論」,它又可分三個分支。

 

第一種認爲,只要香港的情況變得越來越差,才能激起民衆的反抗心,進而推翻香港政府。莫說這樣的例子即便有(筆者想不出來)也必定極為罕見,香港人真正的對手不是港府,而是強大得多的中共。中共在香港就有駐軍,南部戰區的總部就在兩百公里外的廣州。這種理論純屬一廂情願。

 

第二種沒有這麽有理想,焦土純粹是爲了要和所有香港人「攬住一齊死」,要報復泛民「出賣」本土派。個別激進的健筆特別愛好這種理論。

 

無疑,有的親泛民KOL確實對本土派不太客氣,特別是認爲「梁游」是鬼,批評他們宣誓導致中共釋法;但正如不少本土派KOL對泛民相當不客氣一樣。爭辯誰先誰後不客氣相當無聊。重要的是,親泛民的KOL不等於泛民議員。

 

當「梁游」被DQ,很多泛民議員,儘管對港獨不以爲然,還挺身而出,為他們説項,甚至護送他們到立法會宣誓,以及阻止保安把他們逐出。左派報紙還紛紛指責這些泛民議員是港獨的幫凶。這些均有據可查。港獨派的主將梁天琦被審判,一大批泛民紛紛表達支持,公民黨和法律界人士寫了不少文章說判刑過重等。少數本土派KOL把私人恩怨帶到公共討論,把個別人等同整個泛民陣營,這相當不可取。

 

第三種理論是香港人需要有「懲罰」中國的手段,這包括推動美國撤銷《美國—香港政策法》或者制裁香港官員。香港民族黨的陳浩天就向美領館遞交要求美國取消香港政策法的信。

 

而泛民雖然一直在美國英國陳述香港自由和人權的倒退,但不過爲了美英對中國施壓,維持現狀,而不是真的要「懲罰香港」,在關鍵時刻,還說香港目前還能守住一國兩制,游説美國不要取消對港的特殊政策。於是,在他們看來,這些泛民比建制派更差。建制派破壞一國兩制更嚴重,美國撤銷特殊政策的可能才會更大。這種理論有自己的邏輯,但在實際根本不是這回事。美國是否取消對香港的特殊政策,完全是美國和中國的關係決定的。

 

但無論如何,本土派與泛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本土板塊再不可能成爲同盟軍。泛民應該認清這個事實,開拓自己的新票源。

 

占中三子的陳健民,在占中案受審前,在香港中文大學送出「最後一課」,名爲《毋忘燃燈人——向啓蒙者致敬》,這篇演講非常感人。它也説出一個令人無奈的事實,就是在現在的政治環境下,「前路茫茫」,誰也不知道應該怎麽辦。確實,民主派能做的事不多,能堅持,能忍耐,能抵抗,盡可能保住最核心的價值和文化,保住心中一團火,等待轉機,可能是唯一的方法。

 

※作者為香港政治評論家

關鍵字: 香港 選舉 泛民 建制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