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政權究竟還能「維穩」多久——評何清漣、程曉農《中國:潰而不崩》

古川 2018年12月10日 00:02:00
中共的高壓維穩模式嚴重依賴於其財政收入。如果其財政出現危機,就會導致其維穩模式難以為繼,甚至導致其政權崩潰。(湯森路透)

中共的高壓維穩模式嚴重依賴於其財政收入。如果其財政出現危機,就會導致其維穩模式難以為繼,甚至導致其政權崩潰。(湯森路透)

2017年11月,何清漣老師和程曉農老師伉儷合著的《中國:潰而不崩》(中文繁體版)一書,由臺灣八旗文化出版社/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17年11月22日,何老師將這部新著寄給我和妻子李昕艾。但由於我一直忙別的事情,直到一年之後的最近才有時間完整地將全書讀完。在此,向何老師表示歉意。

 

最早知道何老師是在我上大學期間。1998年9月,我到北京的中國農業大學上學。那時,何老師的《現代化的陷阱——當代中國的經濟社會問題》(刪節版)一書已經在1998年1月由今日中國出版社出版,正在風行熱銷。我所在大學圖書館,也有這部書,而且不只一本。在大學期間,我應該是看過這部書的,記得這部書封面已經保存得不是很好,應該是因為被太多人借閱過的緣故。

 

《現代化的陷阱》出版之後,在海內外引起轟動,各界紛紛傳閱、推薦,成為暢銷書,據說熱銷了300萬冊。何老師也因此被稱譽為「代表了中國改革的良心」。《紐約書評》曾為這部書發表長篇書評,美國《商業週刊》還把何老師評為1999年度的「亞洲之星」。

 

然而,《現代化的陷阱》的出版過程並不順利,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先後經歷了13家出版社,最後才由今日中國出版社經過刪節6萬多字出版。此書的完整版叫《中國的陷阱》,於1997年9月在香港出版。《現代化的陷阱》一書雖然獲得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的幕僚、前中國社科院副院長劉吉作序,但仍然被中共當局圈定為禁書,何老師也被劃為理論界的異見分子。

 

隨後,何老師在《書屋》雜誌2000年第三期上發表了《中國社會結構演變的總體性分析》一文,指出中共這個統治集團,是世界歷史上素質最低的一個集團。何老師直接抨擊:「任何國家的權力精英除應具備較強的社會管理能力外,還應有既為本階層的利益著想、又關心其他階層利益的基本素質,這樣來把握利益分配格局才能維持社會的長治久安。但從目前中國的權力精英的作為來看,其整體素質非常差,許多人不但不考慮其他階層的利益,甚至都毫不關心本階層的共同利益和長遠利益,他們唯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個人利益。」

 

這篇文章對政治、經濟、知識精英集團聯盟的批評直接觸及到江澤民的三個代表理論,最終激怒了中共當局,不僅下令對《書屋》雜誌進行整肅,將總編周實及編輯部成員撤職調離,還頒發封殺令,何清漣的文章、著作均不能在內地任何報刊、書籍刊載。此後,凡是發表何老師的文章的報社、出版其書籍的出版社,毫無例外地都遭到整肅。灕江出版社因於2001年1月出版何老師的專著《我們仍然在仰望星空》而被停業整頓,險遭滅頂之災。此外,還對何老師實行24小時全天候監視。

 

後來,何老師在2001年7月接受自由亞洲電臺特約記者王念的專訪時說:「從去年(2000年)年初以來,實際上我處在二十四小時全天候監視居住的狀況之下。後來被傳出來嚴格監視者的名單,不管是四人、還是十二人、還是二十五人,我的名字都是排在最前面,對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在這種越來越大的壓力之下,何老師決定從中國出逃。在「拯救危難中的學者的緊急行動委員會」的幫助之下,何老師原計劃于2001年6月26日前往美國。但從5月底開始,其住處連續幾次遭到秘密搜查,被偷走與美國與關的材料。因此,何老師決定提前離開,什麼東西也沒帶。她也不敢從原定的廣州離境,更不敢從深圳離境,而是取道北京離境,終於在2001年6月13日成功逃離中國來到美國。

 

何老師逃離中國的情況,當時的我並不太瞭解。在2002年7月,我大學畢業之後,有一次回中國農業大學去找一位朋友,在他的住地看到了何老師的《我們仍然在仰望星空》。當時我們談及這本書,也談及何老師。這位朋友還很惋惜地表示,可惜何老師已經被迫離開中國了。

 

2006年5月,何老師的又一本新書《霧鎖中國——中國大陸控制媒體策略大揭密》由臺灣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這是一本專門揭露中共當局如何控制媒體的專著,受到海內外各界的重視,被翻譯成英文、德文、日文等多種語言出版。

 

當時,我們一些朋友從2006年7月開始,決定組織一個「中國改革30年」的研究課題組,分別從政治、民生、世道、人心、法政、傳媒、外交、鄉土等八個方面的進行研究。其中,陳永苗負責政治、于傑負責民生、餘世存負責世道、高超群負責人心、陳夏紅負責法政、劉檸負責外交,何忠洲負責鄉土,我負責傳媒。最後,除了劉檸的外交部分之外,我們其他幾部分的研究成果於2008年初出來,並且在2008年12月,由香港夏菲爾出版有限公司分成《改革之死》和《中國改革末路》兩書出版。

 

我撰寫的傳媒部分叫《謊言體制下自由媒體的擴展》,從何老師的《霧鎖中國》中獲得很多啟發,也使用了很多何老師在書中提及的資訊。當時,我知道何老師的《霧鎖中國》之後,為了進行研究,一直在找這本書。但我一直沒能與何老師取得聯繫。後來,我與著名編輯、原貴州人民出版社編輯許醫農老師談及,她說能幫我找到這本書。隨後,許老師將這本書的複印本給我。再後來,我與楊子雲交流,她說當時許老師知道她有這本書後,讓她幫忙複印了一本,但她當時不知道是複印給我。本來,我與楊子雲那時是認識的。楊子雲透露說,《霧鎖中國》是何老師送的。

 

後來,有了推特之後,我與何老師在推特上相互關注,並有不少的互動,有時還通過推特私信進行交流。

 

《中國:潰而不崩》是《中國的陷阱》的續篇,其間正好是20年。《中國的陷阱》一共十章加導論與結論,分別談及股份制、圈地運動、國企改革、尋租活動、資本積累、市場倫理、貧富差距、人口就業、地方勢力、黑色經濟等十個方面的中國經濟社會問題。

 

20年過去之後,何老師在《中國的陷阱》中所預言的一切,都變成了現實,而且情況更為嚴重與惡劣。於是,何老師和程老師合寫了《中國:潰而不崩》,一共七章加前言與結論,談及紅色權貴、中國模式(即共產黨資本主義)、經濟衰敗、金融危機、社會潰敗、地方治理衰敗、全球化逆轉等七個方面的問題,而結論部分則是談及未來革命。

 

何老師通過《中國的陷阱》指出:中國那不觸動政治體制的經濟改革,最後必將使中國陷入權貴資本主義陷阱,根本不可能將中國引領上一條健康平穩發展的道路。2003年,她發表了《威權統治下的中國現狀及其前景》,此文是針對當時美國章家敦先生的《中國即將崩潰》的結論寫的,最重要的結論是指出維繫中國社會的四根支柱當中的三根——生態環境的毀壞、人口與資源極度不對應的失業危機、經濟倫理衰敗都已經接近傾塌,只剩下最後一根——政府的強管制,但由於中共政府攝取社會資源的能力特別強,最後會使中國陷入一種「潰而不崩」的社會狀態。所謂「潰」即「潰敗」,指中國社會將在政治、生態、社會道德系統方面陷入全面潰敗的狀態;「不崩」則指這個掌握了政治、經濟與組織資源的政權將不會在20-30年內崩潰。

 

《中國:潰而不崩》比《中國的陷阱》更進一步,預言今後10-20年,中國將繼續保持“潰而不崩”的狀態,並表示:中共政權的崩潰,只可能在一種危機共振的狀態下出現,即同時發生內部超大規模的社會反抗、高層統治集團發生嚴重的矛盾、財政危機出現,同時還面臨外部壓力。

 

因為中國歷代王朝衰亡,往往是幾大危機疊加所導致:統治集團的內部危機、經濟危機(最後集中表現為財政危機)、社會底層的大規模反抗、外敵入侵。對目前的中共政權來說,其統治集團高層已經形成習近平的一元化的領導格局,其財政危機可以通過房產稅來緩解不會而立即爆發,而民間的反對力量弱小且分散,西方國家放棄對外推廣民主。正是基於此,兩位老師判斷,在最近十年內,不會發生導致中共政權垮臺的危機共振。

 

為了維持其最後一根支柱不再坍塌,也為了政權安全,中共當局從2000年以後開始建立並逐步強化高壓維穩模式。不過,由於中共政權所採取的高壓維穩模式,並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產生的原因,而是不斷製造新的問題,不斷製造新的「敵人」,導致問題越來越多,「敵人」越來越多,最後必然導致其每年的維穩費用越來越高,甚至超過了軍費。

 

 

從上面的資料可以看出,從2010年開始,中共當局花費的維穩費用年年超過軍費。從2002年到2012年,其維穩費用的年增長率也超過軍費增長率,只有2010年的維穩費用的年增長率低於軍費增長率;從2013年開始,其維穩費用的年增長率低於軍費增長率。

 

這就意味著,中共的高壓維穩模式嚴重依賴於其財政收入。如果其財政出現危機,就會導致其維穩模式難以為繼,甚至導致其政權崩潰。目前,在經濟出現嚴重下行,企業稅收難以增加的情況下,中共當局為了力保不出現財政危機,就會讓房產稅來彌補。而最近開始的對娛樂明星的追稅行動,也是中共當局避免財政危機的舉措之一。

 

在《中國:潰而不崩》的結語部分,兩位元老師談及「中國未來可能發生何種革命?」由於對毛澤東領導的中共革命以及最近的郭文貴領導的推特革命的深刻認識,兩位元老師對中國的未來不樂觀,認為將出現以中共革命為藍本的暴力革命。

 

雖然兩位老師認為美英為首的西方國家已經放棄了對外推廣民主的做法,但是自《中國:潰而不崩》出版後的一年以來,美國總統川普發起的針對中共當局的「貿易反擊戰」已經越來越劇烈,這是中共政權自「六四」之後面臨的最大外部挑戰。雖然川普總統可能沒有直接顛覆中共政權的想法,但他所採取的「貿易反擊戰」的措施,對中共政權來說卻是致命的,最有可能最終顛覆中共政權。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