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時》再爆臉書個資黑洞 私訊內容、好友名單疑外流第三方

高詣軒 2018年12月20日 13:03:00
《紐時》揭露曾有大量第三方企業曾取得臉書用戶個資。(湯森路透)

《紐時》揭露曾有大量第三方企業曾取得臉書用戶個資。(湯森路透)

社群媒體臉書(Facebook)自從爆發「劍橋分析」醜聞之後,外界就質疑臉書是否真能保障用戶隱私遭第三方企業濫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18日調查報導進一步發現,臉書和許多科技、媒體公司都簽過合約,包括蘋果、微軟、亞馬遜、Spotify在內,使其能夠取得用戶的個人資訊。

 

《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紐時報導,部分臉書的合作對象「能夠」取得用戶的聯絡細節、朋友的活動內容、甚至閱讀用戶的私訊。對此臉書表示,公司確實應該防止第三方能夠點取用戶個資,但也堅稱沒有在未經用戶同意下分享資訊,目前也無臉書用戶個資因此遭濫用的證據。

 

 

紐時的報導來源於數百份文件以及部分訪談。BBC統整報導內容後,指出臉書約與超過150家企業簽定過特別合約,以分享用戶資料,簽約對象大多是科技公司,此外也不乏線上零售業者、汽車製造商、以及包括紐時在內的媒體公司。

 

《紐時》:Spotify可取得用戶私訊 華為也曾合作 

 

這會對用戶造成什麼衝擊?報導中舉例,與臉書的合作讓Netflix、 Spotify等影音平台能夠閱讀、撰寫、刪除用戶的私訊,並能夠看見對話串當中的成員名單。此外,蘋果的裝置可以取得用戶的聯絡電話與行事曆事項,用戶即使從臉書設定中關閉分享也無法阻止;蘋果裝置從臉書上抓資料時,也不須通知用戶。

 

華為與黑梅公司(Blackberry)等通訊公司也曾能夠蒐羅用戶資料,以強化自家的社群媒體程式。另外,搜尋引擎也有過合作:雅虎(Yahoo)可以查看臉書好友的即時動態貼文;微軟的搜尋引擎「Bing」也能看到臉書用戶所有朋友的名單,在未經用戶朋友同意的情形下,將該資訊用來個人化搜尋結果。Sony、微軟與亞馬遜則可以透過用戶朋友,取得會員的電子郵件地址。

 

臉書過去長期宣稱不會把個資拿來賣,但BBC引述紐時指出,在與臉書定的合約當中,就讓臉書能夠從亞馬遜、雅虎與華為上取得聯絡清單,用來強化「你可能認識的人」(People You May Know)功能,提高用戶的參與度。

 

 

臉書:都經過用戶同意、已結束「幾乎所有」此類合作

 

消息公開後,臉書也隨後發布說明滅火。臉書表示,公司主要有兩種合作模式,其中之一為「整合夥伴關係」(integration partnerships),讓其他公司在外部的應用程式、網站上,提供臉書相關功能,得以從臉書等社群媒體建整貼文,或透過瀏覽器提供多項服務通知。臉書在7月提供過此類合作對象的清單。

 

臉書表示,這項功能的前提,必須要經用戶登入臉書、按下同意之後才會進行,即臉書不會任意分享個資。臉書並表示,「幾乎所有」這類的合作關係,都已經在近幾個月當中結束。

 

另一種合作關係稱為「即時個人化」(instant personalization),能讓第三方應用程式看到臉書內的私人訊息,舉例來說,用戶使用Spotify時可以在該平台上立刻寄送歌曲給好友,不需要離開Spotify頁面。用戶的公開資訊也會被分享,例如在Netflix上,用戶可以看到好友看過那些節目。

 

臉書執行長祖克伯遭質疑管理不善。(湯森路透)

 

臉書表示,大部分的個人化合作關係在2014年間都已經終止,但部分特定的合作直到2017年都還在進行。臉書並承認,並未總是撤回應用程式介面(APIs),可能會使用戶個資遭第三方點取,臉書表示:「我們正在檢閱所有的APIs,以及能夠取得(APIs)的合作對象。」

 

然而臉書的前安全長史塔莫斯(Alex Stamos)隨後在推特上批評,臉書對紐時報導的澄清內容寫得「不好」,「把各種整合與模式攪在一起」,最後寫成一堆流水帳。史塔莫斯先前也呼籲,臉書應該揭露更多個資處理的細節。

 

 

Spotify、蘋果不知道有這種權限

 

臉書對爭議的處理策略一向引發質疑,除了疑似影響2016美國大選、英國脫歐公投的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醜聞外,也遭質疑對內容管理不慎、激化緬甸公眾對境內羅興亞人(Rohingya)的仇恨,甚至有證據指出俄國、伊朗人士透過臉書干涉美國選舉。

 

接踵而來的爭議讓臉書公信力大傷,也讓外界期待,政府應該制定新的管制規定。BBC引述英國下議院數位、文化、媒體暨運動委員會主席柯林斯(Damian Collins)表示:「我們必須嚴肅地考慮挑戰臉書的宣稱」,確認臉書是否販賣個資。歐盟監管臉書的主管機關,愛爾蘭資料保護委員會(DPC)也發布簡短聲明表示,已知悉紐時報導,正在研擬下一步措施的必要。

 

被點名的企業也提出澄清。

 

據BBC,微軟已透過聲明表示:「在本公司與臉書的往來當中,都尊重用戶的一切偏好...我們從未取得用戶在臉書上的私訊,或要求有這樣的權限。」

 

 

Spotify則指出,並未注意到臉書所提供權限的有那麼深入;蘋果也表示,未注意到自家裝置被給予特別的取用權限。雅虎則表示,只會在用戶許可下取用臉書上的個資,且並未用以提供廣告。亞馬遜表示,只在「依照我方隱私政策」的條件下使用臉書上的資料。

 

Netflix對此也提出澄清,表示多年來均致力嘗試以各種方法更具互動性。 其中一個例子是2014年推出的一項功能,讓會員能透過Facebook Messenger或Netflix平台向他們的Facebook好友推薦心愛節目,然而鑒於推薦功能沒有受到會員喜愛,2015年已停用該功能,Netflix從未在Facebook上檢視或存取用戶的私人訊息,也沒有要求獲得相關權限。

 

屢出包惹民怨 逾30公民團體喊祖克柏下台

 

本次臉書爭議當中,也讓專家質疑臉書承諾跳票。2011年時,臉書曾經答應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不會在沒有明確同意之下分享用戶資料。此外,雖然臉書高層一向強調,隱私政策皆是公開透明,公民團體仍認為應立新法管制臉書的行為。

 

 

英國慈善組織隱私國際(Privacy International)發言人向BBC表示,臉書還是一樣,無法用一般人能理解的語言,解釋到底如何蒐集、儲存、分享、保留用戶的個資,光看2018年爆發的種種醜聞,就顯示用戶資料遭系統性、猖狂地剝削。

 

民怨沸騰也直接燒到臉書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身上。《衛報》(The Guardian)報導,有鑑於另一起臉書爭議,疑似聘用公關公司針對反臉書人士進行調查,17日晚間包括「南方貧窮法律中心」(Southern Poverty Law Center)、穆斯林倡導者(Muslim Advocates)、「平權實驗室」(Equality Labs)等超過30個公民團體,聯合致函給祖克柏,要求他與營運長桑德柏格(Sheryl Sandberg)應免去在董事會的職務。

 

信函中更指出,臉書的失靈讓許多弱勢社群遭到仇恨的衝擊,要求臉書重新整肅管理,讓高層領導人士為醜聞負起責任。信函批評祖克柏的領導團隊無法回應公民社會的訴求,「是時候做出重大的改變了,改變的不該只是你的政策,而是整個領導結構。」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