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評:關於葉俊榮 總統閣揆在錯愕什麼

主筆室 2018年12月26日 07:02:00
蔡英文要教育部的管案決策能夠再經過完整的溝通與討論。(圖片摘自總統府網站)

蔡英文要教育部的管案決策能夠再經過完整的溝通與討論。(圖片摘自總統府網站)

教育部宣布同意管中閔接任台大校長,蔡英文說,這決策沒有經過完整溝通與討論,讓大家措手不及,需要檢討;賴清德則在約見部長葉俊榮後隨即准予請辭。總統閣揆同時質疑自己閣員,當然意在切割這項政治決定。不過,台大沒校長已經五百多天了,這件事最後成為爛尾進而拖累選舉,正是因為這個政府遲遲不下政治決定,如今終於有權責人士下決心了結這件事,總統院長在錯愕什麼?又是在不解什麼?

 

管中閔案當然不是一件容易處理的事,一方面它牽涉到對大學自治範疇的不同認知,另方面因為不同政治勢力在過程中不斷加碼,最終演變成藍綠對決動員。理論上,民進黨政府的教育部的確有好幾個「節點」可以處理這件事:例如在遴選結果出爐之際即予以核准,至於那些可能遴選不公、不當兼職,就留給台大師生自己去抗議訴訟,也不致讓自己公親變事主。又或者,在台大遴選會擺爛不願負起補正程序瑕疵之際,隨即以行政訴訟照走、加註但書的方式核准管中閔任命案,若能藉此主客易位,也不致於掉進這個無底洞,難以自拔。

 

不過,民進黨政府不決定,其實就是就等著「被決定」。這次的選舉中,管案被視為國民黨支持者集結的重要轉折點,就連管中閔本人在選前也刻意釋放訊息,將選舉結果視為他是否堅持下去的信任投票;選舉結果讓支持管中閔上任者打了一劑強心針,反之更成為民進黨面對下次總統大選的燙手山芋。前天教育部任命管中閔的消息一出,不少綠營支持者氣憤莫名,認為這事前後矛盾、棄毀價值;但,不拆掉這個爛尾樓,繼續讓反對黨提款,直到2020年柯總統或朱總統上任後再任命管中閔當校長,又是堅持了什麼價值?

 

蔡英文要教育部的管案決策能夠再經過完整的溝通與討論。但試問,此案延宕一整年,民進黨政府內部的討論溝通還不夠多嗎?要不就拔管到底一切交給行政法院決定,要不就做出讓步,清理戰場,尋求支持者的諒解;到現在還要謹慎要共識要切割,宣稱這一切不是他們的本意,這種假惺惺的政治操作未免也太沒有肩膀。

 

這種「不做決定」、推諉卸責的決策模式,其實與過去三年蔡政府面對婚姻平權、年金改革到轉型正義等等重大議題的態度如出一轍:那就是丟出一項「改革」議題,卻不設定期程與目標,不進行政治折衷與協商,以為最後總會萬流歸宗,「改革」目標手到擒來。選後,獨立機關促轉會丟出「去蔣化」的構想,要將銅像移出國軍並讓新台幣改版。結果蔡英文又說這事情不是總統說了算,也不是促轉會說了算,必須搭建平台,讓不同看法的人交換意見⋯⋯如果又要交換意見搭建平台,那要促轉會做什麼?或者又為什麼要選蔡英文當總統?她是把自己當成中選會主委,還是以為自己在「中立地」主持民調探詢民瘼?

 

改革不容易,改革必有爭議也必有損益,必有既得利益者也必有被傷害利益的人;所以推動改革的必須要有堅強的意志,也必須要有純熟的政治手腕,儘可能地去團結所有可能支持改革的人,也最大程度地去化解任何可能的反對者。而支持者要的不是立即可見的利益,他們希望的是領導者提出明確的改革方向與進程,讓他們可以被帶領並為之辯護。蔡政府主事者或可捫心自問,從管案到在過去三年來所開啟的改革議題裡,他們有做到這起碼的要求嗎?

 

選後,蔡英文自詡往後要當一個「不一樣的總統」。但看看她說的「完整溝通」、「搭建平台」、「小心謹慎」,是不是讓人似曾相識呢?又或者,等蔡英文一切都想清楚了,再來跟國人宣示她下一步要做什麼吧!

 

 

【延伸閱讀】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