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年國教追求素養的神話

許全義 2018年12月27日 09:30:00
在以素養導向為中心的十二年國教課綱下,一個普通高中學生,大約要在1052頁才能說完的課程綱要規範下,受教育與成長。(資料照片)

在以素養導向為中心的十二年國教課綱下,一個普通高中學生,大約要在1052頁才能說完的課程綱要規範下,受教育與成長。(資料照片)

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這對聯是蔣介石在蘆溝橋事變之後,發表對日抗戰宣言背後的句子。用古今完人要求人,似乎離我們非常遙遠了。可是,目前所公布的十二年國教課綱,其實還活在強人陰影下,總以道德兼知識完人,期待並進而規範,我們的下一代。

 

以素養導向為中心的十二年國教課綱,包山包海列出了台灣公民所應具備的基本公民素養,總綱,42頁,國語文,73頁,英語文,54頁…….自然科學235頁等等。我算了一下,一個普通高中學生,大約要在1052頁才能說完的課程綱要規範下,受教育與成長。

 

不要以為裡面說得很簡單、或很清楚明白。單是其中的議題融入教學,就是非常龐雜而艱難的知識與行動體系。沒有幾個人能精熟。

 

 

更不用說,其他部定必修、校定必修以及選修和彈性學習課程了。那是份不管甚麼領域都挑選了大量的內容。我猜全台灣根本找不到任何一個人可以完全通曉這些知識。也就是說,這份號稱要讓學生適性揚才,貫徹全人教育理念的課綱,其實還是用知識量來衡量公民所需具備的素養。真要在知識上法古今完人,在倫理抉擇上養天地正氣,才足符合課程規範標準。

 

如果說混過幫派,搞暗殺,好漁色,因性病而很早童山濯濯並喪失生殖機能的蔣介石,大中至正,是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的人類救星與世界偉人是造神運動。那麼我們也可以說,十二年國教所追逐的模範學生的素養,是個神話。

 

為了因應此重大變革。教育部上上下下也卯足了勁。單是今天我的信箱內,跟課綱有關的研習活動就有:全國創意發明與專利種子教師,新興科技教師增能,雲端科技融入教學,地方教育輔導工作,星雲教育論壇,孝道教育和環境教育研習等等。這還不包括,原本就我社會科本職學能有關的,歷史科教材教法,性別平權,勞動教育,海洋教育,人權教育,和平教育還有時事議題肥皂箱等等的研習活動。

 

在此課綱要求下,在此高密度教育研習下,教育工作人員上上下下,追逐此神話,不疲於奔命恐怕恨快就如愛莉絲夢遊仙境中的紅皇后一般,被環境背景輾過去了!

 

這樣就夠了嗎? 假設每個教育工作者都非常認真,每場研習都參與,都能吸收,本職學能好棒棒。假設所遇到的每個學生都是天下英才,虛懷若谷,求知若渴,都是模範生。就可以滿足這波教改的要求了嗎? 我所任教的社會科,就真以素養為導向,擺脫倍多分的命運了嗎? 我們看一下,大考中心所公布的新課綱研究試題,就沒有那麼樂觀了。我們師生上上下下,可能連個學測都考不好。

 

衡情而論,這次社會科研究試題算是量子躍進。他打破了機械化的科目區分。將歷史、地理和公民三科所要求的知識混合命題。兩科混在一起出一份,共出六份研究試題。其中第六份歷史與地理雜匯的試題卷,第一題如下:

 

一、學者指出:十八世紀世界人口快速成長,也是全球性的土地開發時期,各國都進行了國土開發,向空閒的或一半空閒的地帶移民,中國更是如此,但觀察中國「某個地區」卻是例外。以下是關於「某個地區」的資料,閱讀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十八世紀初,一位漢族士人書寫前往中國「某個地區」的經驗:無論旗人、漢人,進入前,都要取得兵部發給的憑證;離開時,還要通過查驗。由於該地區天然資源豐富,即使管制嚴格,仍有許多漢人冒險前往。

 

資料二:十九世紀中,國家財政困難,一般大臣多建議應鼓勵該地區官民捐獻、提高關稅以及增加稅賦;但有某官員上奏表示,應該在該地區實施招墾官荒。

 

資料三:圖1為該地區十七世紀後期到十九世紀末的人口變化資料。由於受到政府政策的影響,其人口快速成長的時間較其他地區延緩了一個世紀。從十九世紀中期開始,除了大量的永久性移民進入這個地區之外,還有季節性移工提供土地開發所需的勞動力,使得該地農業生產大幅增加。

 

圖1

 

1.「某個地區」最可能是:(單選)(A)東北平原(B)雲貴高原(C)四川盆地(D)內蒙古高原

 

2.根據上述三項資料綜合判斷,官員們所提出的哪項政策,一定可以增加國庫收入,改善國家財政的困難?(單選)(A)官民捐獻(B)提高關稅(C)增加稅賦(D)招墾官荒

 

3.透過資料三,該地區在十九世紀勞動力數量的變動,最適合以下列哪個概念解釋?(單選)(A)中地體系(B)不平等交換(C)擴散與反吸(D)環境負載力

 

4.影響「某個地區」在清初人口稀少、清末人口快速成長的原因分別是:(非選,8分)

 

理論上,素養考題就是不需要熟悉大考體制的默會語言,也就是不需要做很多模擬考或考古題練習,也不需要死記、硬記些文本知識,單靠閱讀理解、邏輯推理就可以得心應手,順利解題的意思。

 

準此,本合科命題的素養考題真能如此嗎? 題幹問的是,十八世紀,中國某個地區空閒或半空閒,卻成為例外,很少人移民入住。一直到十九世紀中期以後才開始有大量移民流入。那是哪裡? 如果你熟悉大考體制,題幹中有旗人。滿清旗人來自中國東北。所以,本題幹所描述的地區是東北。問題是,題幹所畫出的趨勢圖中,人口成長斜率在十七世紀、十八世紀都不會比十九世紀中葉之後平緩。十八世紀中葉後的趨勢,還比十九世紀中葉後的還陡。如此,出題者真能確信雲貴高原與內蒙古地區的移民趨勢圖,會跟東北迥異嗎? 如此,出題者真能確信官方規定,無論滿漢,進入與移出該地區,都要取得官方核可的限制,真能有效阻擋移民潮流?

 

又如第二題中,我們所接觸的史料如此貧脊,真能確信,招墾官荒是最佳的增加國庫收入手段嗎? 如果情勢如此簡單,為什麼當時一般大臣想到的,會是沒有效率的選擇:鼓勵該地區官民捐獻、提高關稅以及增加稅賦。招墾官荒,要花很多成本的。大部分情況如中國現在開墾東突厥斯坦,或是漢武帝開墾武威、張掖、酒泉、敦煌般,讓國庫虛耗的。東北開荒真如此理所當然的那麼好? 古代人就真連這都不知道,遠比我們笨嗎? 換言之,學生能順利解題,還是要背下許多史地基礎知識,熟悉大考體制的默會知識,否則還是會一蹋糊塗的。

 

又如第四題中,我們真的從題幹所提供的史料,就足以說明為什麼東北地區在清初人口稀少、清末人口快速成長的原因嗎? 大考中心提供的參考答案,真是歷史事實嗎? 清初封關,就讓人口稀少。清末開關,就讓人口暴增。如果官方政策如此有力,我們就不會看到東北地區的人口統計圖表,從十七世紀以降,就一路往上爬升了。

 

影響一個人行為的因素有很多。官方法令只是其中之一。市場機制,也就是有利可圖,恐怕還比法律重要。至於風俗習慣與基礎建設所扮演的角色,也不見得比官方政策小。出題者對於人口消長因素的掌握,似乎過於天真了。問題是,學生也要學習如此」天真」,假裝歷史變遷的複雜性不存在,假裝歷史如此單純,才能「猜」中出題者希望的答案。也就是,學生還是要做很多考古題,蒐集、瀏覽過很多資料,才能精熟大考體制的默會語言,並壓抑自己對歷史事實求真、求實的渴望,才能得到高分。

 

素養導向的考題,真能反應教育現場上上下下疲於奔命的努力嗎? 考生還是要當出題者肚子裡的蛔蟲,對掌握權力者伏首貼耳,真是我們要的教改嗎?

 

我不知道追逐此法古今完人的十二年國教神話,在教育現場上會不會成功,是否有成效。然而,可以確信的是,追逐神話的腳步,一走到大考中心的研究試題體制,就破功了。社會科要考好,還是要背多分,還是要會猜,會懂得如何當出題者肚子裡的蛔蟲。追逐神話的結果,恐怕還是淪於呼口號式的原地踏步。

 

※作者為台中一中教師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