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進斗金」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謝景貴頂著台大法律系光環當農夫

上報快訊 2019年01月31日 15:12:00
農夫的工作讓謝景貴(穿藍色衣服者)更加關心土地議題,盼透過生產出健康的稻米,讓生命生生不息代代相傳。(圖片取自「稻寶地」臉書粉絲專業)

農夫的工作讓謝景貴(穿藍色衣服者)更加關心土地議題,盼透過生產出健康的稻米,讓生命生生不息代代相傳。(圖片取自「稻寶地」臉書粉絲專業)

「台大法律系畢業」會想到什麼?謝景貴擁有名校光環,被認為是人生勝利組,但卻放棄了日進斗金的金融業,轉而投入國際賑災的工作,直面糧食短缺的問題。最後,來到花蓮推行「自然農法」,開闢了一片小農天地。

 

謝景貴說,他知道「種田」這條路很苦,但只要目標明確,他就會繼續奮鬥下去。

 

謝景貴出生於1961年,父親在53歲才生下他。平順安逸的日子,反而讓他找不到生命的目標。高中考大學時,在曾任法官與律師職務的父親期盼下,發憤圖強考上台大法律系,但其實他深知,最想念的其實是森林系,但是因為不敢反抗父親的意思,害怕衝突也怕父親失望,放棄了原本的夢想。

 

謝景貴形容那時候的自己「就像屠格涅夫小說中的『精神蒼白的貴族』,失去靈魂,過著渾渾噩噩隨波逐流的生活。」也許是為了氣氛和諧,也因為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所以就進入台大法律就讀。

 

當同學們都在準備出國、考律師、考檢察官,謝景貴拿著剛好及格的成績畢業,直接去當兵。退伍後仍漫無目的,於是在台大輔導室的幫助下,進入花旗銀行當法務,順勢進入金融圈,一路非常順利。

 

「因為我是法律系畢業,能言善道,許多客戶都很相信我。我的業績非常好,財源廣進,在金融圈一待就是十年。」謝景貴說。

 

但這外表光鮮、日進斗金的日子,他的心裡卻不踏實,一再懷疑,這真的是他想要的生活嗎?

 

1991年,那時謝景貴的父母已經離異,30歲的謝景貴和83歲的父親相依為命。此時謝景貴在電視上聽到慈濟證嚴法師的一些話,有所感悟,便加入慈濟,參與了許多國際賑災的工作。2008年他在慈濟援助朝鮮的賑災行動中,開始意識到糧食短缺的問題。

 

同年美國前副總統高爾製作了「不願面對的真相」,謝景貴深受啟發,便跟著慈濟團隊紀錄「台灣版不願面對的真相」。團隊找上了中研院研究員汪中和教授,並拜會台大農學院盧虎生教授,探討氣候變遷的問題。盧虎生預測,未來的溫度會是「夜晚30度,日溫35度」,連最抗旱的水稻品種,產量都會少三成。

 

「如果最抗旱的水稻都承受不起高溫的摧殘,那其它植物將如何存活?」一股強大的危機感油然而生,謝景貴開始一邊在慈濟進行賑災工作,一邊在假日學習當農夫,他要想辦法學會如何讓水稻健康生長,增加糧食產量。

 

2010年謝景貴賣掉了台北3、40年的老宅,在花蓮買了1080坪的稻田,命名為「方舟」,作為生命永續的基石。

 

謝景貴說,幸好有台大羅浮群社團的學長姐協助,才能夠成功找到小農經營模式,幫他順利在中年轉換跑道。

 

當時他剛到花蓮,因稻田面積小、資金不夠充裕,其他農事人員不願意協助,紛紛打槍他。但因為這群學長姐們在,用行動支持、實際訂購稻米,他才能挺過艱難的草創時期。

 

謝景貴向鄰居阿德學習友善耕作農法,結果稻米產量達到9成,和慣行農法相去不遠。受成功經驗鼓舞,謝景貴開始嘗試讓大地休養生息,不只化學肥料,連有機肥都不使用,以新農法,繼續顛覆傳統稻米生產的限制。

 

「頂著台大招牌可以有個不錯的收入,生活可以很平順,卻不一定知道自己的方向,自己真正想要做什麼。」回想當年,生活中有很多不知為何而戰的困惑,但謝景貴相信,只有透過不斷嘗試的過程,才能慢慢豐富人生,積累生命的價值。

 

農夫的工作讓謝景貴回歸關心土地議題,腳踏實地去維護土地不受汙染,透過生產出健康的稻米,提供人們食用,讓生命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種田」這條路很苦,但謝景貴不害怕,他知道他的目標是什麼,而且還會繼續奮鬥下去。(家暴惡爸傷害罪起訴

 

【熱門點閱】

●怒嗆蔡英文「不結婚竟還推同婚?」 縣議員歧視同志遭轟無知

●黎明幼兒園園長林金連赴總統府陳情 失控持筆自殘

●政府機關禁用中國資通訊商品 政院延至年後公布處理原則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