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留學生敢說「不」 卻説不好「中國故事」

杜心武 2019年02月21日 07:02:00
比起以往,中國留學生現在更敢「直懟洋人」。(美聯社)

比起以往,中國留學生現在更敢「直懟洋人」。(美聯社)

最近,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世嘉堡校區(Scarborough Campus)發生中國學生要求學生會會長下臺事件,引起廣泛關注。

 

事件經過並不太複雜,一個加拿大籍的海外藏人學生Chemi Lhamo(中文譯名奇美拉莫)在新一屆學生會選舉中當選學生會主席。這時,有中國學生發現她在個人社交網站InstaGram上主張「自由圖博」(Free Tibet),於是很多中國學生抵制。一篇《多倫多大學中國學生的態度》的微信文章強調,中國學生此前不知道拉莫的政治背景,很多人被「矇騙」了才選拉莫當主席,她當主席「會破壞國際學生的感情和權益」,呼籲大家「彈劾」她下臺。接著,中國學生在網上(change.org)聯署,批評拉莫「支持藏獨」,要求重選。

 

除了上述理由之外,又舉出中國的《反國家分裂法》,「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美國中國人的共同責任」,此外還有文章認爲:中國學生交大筆學費,其中有部分比例用於支付學生會運營,於是指責拉莫會「用中國大學生的錢為藏獨事業做貢獻」,又質疑讓「政治立場過於強烈的人擔任學生會主席,會傷害國際學生的情感與合作」,甚至「影響中國學生安全」。在這些民族主義鼓動下,很多人在社交網站的拉莫帳號下的留言區,群起攻擊,很多用簡體中文寫的留言都不堪入目;還有對拉莫的電話滋擾。學校方面甚至擔憂拉莫的人身安全。

 

中國使館讚揚學生行爲

 

外界之所以如此關注。第一,有懷疑中國大使館在背後策劃,雖然大使館否認了自己的策劃,但有人在網上貼出過向中國大使館報告的微信截圖,事後使館也確實讚揚了學生的行爲。在孟晚舟事件發生後,中加矛盾急劇上升,加拿大人對中國人、中國留學生和新移民的觀感都在下降。此事如何進一步影響中加關係,令人擔憂。第二,中國學生日益「粉紅化」,很多人主動成爲中國政府在海外的眼綫和工具,嚴重影響當地的言論自由和學術自由,這是民主國家的大忌,必將加劇全球日益高漲的反華情緒。

 

客觀而言,中國學生在其成長的階段接受中國教育,認爲「西藏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非常正常的,也值得理解。而實際上,「西藏屬於中國」是一個政治現實,也是國際關係中所有國家的政府都承認的,這也毫無疑義。因此,這些中國學生在加拿大看到有人主張藏獨,在情感上不接受,理智上不認同,這本身都不是什麽問題。而在加拿大有言論自由,中國學生發出反對的聲音,甚至集會抗議等,亦無不可。

 

加拿大籍的海外藏人學生Chemi Lhamo(中文譯名奇美拉莫)在新一屆學生會選舉中當選學生會主席。(圖片摘自Chemi Lhamo臉書)

 

但在這件事上,中國學生犯了三個錯誤。

 

第一,學生會會長不是從事外交工作的官員,他(她)的政治立場並非這麽重要。學生會會長需要處理很多的事務,其中大部分和會長本人的政治立場都沒有什麽關係。比如拉莫以前也是副會長,幫很多學生(包括中國留學生)向校方爭取住宿方面的權宜。拉莫在競選時也沒有強調過自己的政治立場(否則中國學生一定知道了),顯示其政治立場並非她獲勝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國學生以其政治立場質疑她的學生會會長資格,或者要求她下臺,完全缺乏理据。至於給了點學生會會費就以為可以爲所欲爲,更是今年中國土豪思想盛行的錯覺。

 

第二,民主制度的優越性在於任何職務都不可能永續。學生會會長的職務任期只有一年。即便她能再選,中國學生下一年不選她就是了。根據很多大學的情況,很可能學生會章程本身就規定只能擔任會長一年的,這下就更加沒有必要為任期一年的學生會會長而斤斤計較。

 

第三,如果說反對和請願都是屬於「文明的方法」而情有可原的話,那麽在網上威脅、辱駡和電話滋擾,都屬於不可原諒的網上和現實的欺淩行爲。這種行爲在中國大概也不被支持,更何況在加拿大。拉莫或者校方甚至可以報警,由警察處理。若有中國學生受處分、甚至開除、遣返,對學生來說不是好事,也讓中國人的聲譽也有損害。

 

其實,換位思考,如果一個藏人出身在海外藏人社區,那麽主張「自由圖博」是非常自然的事,正如絕大多數中國人都反對「藏獨」一樣。達賴喇嘛在海外活動多年,對中國統治西藏幾乎沒有什麽影響。這麽一個女孩子主張「自由圖博」,對中國統治西藏,能有什麽威脅?

 

中國留學生在這次事件中的「反藏獨」行爲,很容易讓人與11年前在美國發生的王千源事件比較。

 

2008年,西藏發生騷亂,奧運火炬在海外傳遞時,發生海外藏人搶火炬事件。當時中國留學生對此非常反感。這時,美國杜克大學發生了「王千源事件」。當時在杜克大學同時發生支持和反對藏獨的集會。王千源在雙方陣營之間,試圖與雙方領導人接觸,試圖「調停」,促使他們對話。其間據説王千源在一個藏獨分子背上幫忙寫上「Free Tibet, Save Tibet」字樣;她還面向中國留學生一方,雙手舉過頭頂做出類似「T」字手勢,這兩個舉動成為主要「漢奸」罪證。

 

隨後,王千源事件通過記敍文和視頻在互聯網上被廣泛轉載。不少中國網友指其分裂祖國,並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人肉搜索」,將她的聯絡電話、國內住址、身分證號碼,甚至家人的姓名、單位和身分證號都公布,令她在青島的家人受到很大壓力。網上亦流傳她家門口被人放花盆(和糞便)以及塗寫標語的照片(未知真假)。

 

與中國網民相比,中國留學生克制得多。不少在杜克大學的中國留學生雖然也對王千源的行爲表示憤怒,但現場視頻和照片,除了說她是「漢奸」之外,沒有顯示中國留學生對王千源有什麽過火的行爲。反而有中國人勸架,維持秩序,分隔開她和其他人。後來,王千源指責杜克大學的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協助擴散其個人信息,其實那些「信息」都是「公開資料」(諸如她是誰,哪個年級之類),而且聯誼會隨後發表公開信,指責那些針對王千源的語言攻擊行爲,也刪除了所指的個人資料和冒犯文章。當時在美國多個學校都有相關的討論。不少中國學生發文,雖然站住中國政立場,但都認爲暴力和欺淩不可取。

 

顯而易見,在王千源事件上,對比在美國的留學生和在中國的網友,兩者的差別相當大。留學生較爲理性,雖然不接受王千源的行爲,也不認爲應該欺淩。而在中國的網友,則把網上欺淩搬到現實。

 

再對比王千源事件和拉莫事件,中國兩代留學生的反應更有明顯差別。王千源是中國人,她在當時做了一些中國人看來是支持藏獨的行爲,當時的留學生尚且理性。而拉莫是海外藏人,自然可以有她對西藏地位的看法(是否認同又是另一回事),而且她又不是在「支持藏獨」的活動現場,但中國留學生的舉止卻激烈得多。

 

現在中國學生更敢「直懟洋人」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有人認爲,十年後的中國學生更懂得利用西方的言論自由和輿論工具。確實十年前的中國留學生一般只在中文網上社區訴苦。現在中國留學生除了用微信「串聯」之外,更會在各西方的社交社區「洗版」,也會用西方的請願工具,也更敢「直懟洋人」。

 

中國留學生指責拉莫(後排右二)會「用中國大學生的錢為藏獨事業做貢獻」。(圖片摘自Chemi Lhamo臉書)

 

兩種反差顯示了中國留學生在這十年之間的氣質變化。以前的留學生,對西方文化有一种尊重,願意理解西方文明,也願意以西方的行爲準則規範自己。現在的留學生則過於中國中心化和政治化,缺乏對言論自由的理解和對不同意見的寬容,但由於「中國強大了」,留學生普遍也對西方有了「說不」的底氣。

 

用現在的術語來説,是「粉紅化」或「戰狼化」。在他們心中,中國強大了,但西方國家和人民對中國依然通常不懷好意,而中國人則肩負與這些不懷好意鬥爭的重任。真搞不懂,他們這樣敵視西方,爲何還要專門跑到西方留學。或許這種留學生氣質的變化,可以歸結為留學的人多了,於是整體素質有所下降;但更大的可能是因爲這十年之間中國經濟政治外交變化的後果。

 

多倫多大學留學生這麽在意「反藏獨」不是無緣無故的。去年,所謂「藏獨頭目」洛桑桑蓋應邀到多倫多大學演講,中國留學生就舉辦了「揭露藏獨真面目」的活動,可惜成效同樣相當差。可是,儘管留學生更敢「直懟洋人」,儘管在中國留學生看來自己有理有節,但客觀結果就是增加了西方民衆對中國的反感,反而助長了對「藏獨」的同情。

 

在言論自由的加拿大,中國學生當然有權宣揚他們「反藏獨」的理念,正如支持「自由圖博」的人一樣。但中國學生的方法通常是粗暴而不得當的,他們理解西方的文化,也沒有能力用西方社會聼得進去的方式把「中國故事」説好,只會重復「一點不能少」和「自古以來」,只會重復共產黨「解放西藏農奴」,只會強調中國在西藏投入多少,GDP增長多快。但加拿大不是中國,沒辦法用依照中國人的思路辦事,以上論調都難以打動西方聽衆。在屢屢受挫下,留學生也心態浮躁,也越來越少耐心地通過宣傳中國「軟文化」而爭取認同,硬銷「中國立場」於是越來越落在下風。

 

其實,中國部分人也對此提出擔憂,比如《環球時報》在去年一篇評論加拿大中國學生「反藏獨」就說「雖然同學們的熱血和付出都非常值得肯定,但從現實來看,我們的這種反擊卻並非長久之計。」但什麽是「長久之計」,評論沒有回答,看來也很難回答。

 

※作者為國際關係評論人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