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十年內戰衝突終見曙光 菲律賓南部將建立穆斯林自治的「莫洛國」

高詣軒 2019年02月24日 13:10:00
「莫洛國」要角到菲總統府出席典禮,與杜特蒂合影。(美聯社)

「莫洛國」要角到菲總統府出席典禮,與杜特蒂合影。(美聯社)

菲律賓的南部大島民答那峨島(Mindanao),有著相當比例的伊斯蘭教徒人口,在西班牙殖民時期被稱為「摩洛人」、「摩爾人」的他們,在1970年代後發展武裝組織,與菲律賓政府對抗要求獨立建國。

 

經過數十年的衝突,菲國南部的穆斯林終在1月下旬的公投裡,通過建立一個新的自治區,可望為衝突畫下休止符。菲律賓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也對反抗組織的領袖招安,安排擔任新政府官員。

 

 

據《美聯社》(AP)報導,杜特蒂已在典禮上任命重要穆斯林組織「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Moro Islamic Liberation Front)領袖易卜拉辛(Al Haj Murad Ebrahim)擔任新自治區的官員,其他高層幹部也位列臨時政府約80名官員當中。

 

 

為爭建「莫洛國」 數十年戰亂15萬人喪生

 

自治區定名為「莫洛國」(Bangsamoro),由5個省組成,盼滿足穆斯林原住民自主的渴望。若這項和平協議達成,2019年內可望看到約1.2萬武裝份子與成千上萬武裝解除,恢復和平。「Bangsamoro」的意思是「摩洛人的國家」,即是當地穆斯林的代稱。

 

其他武裝組織也可望在協議下和平招安,政府將提供他們需要的生活協助,以期展開新生活。杜特蒂表示,菲國希望停止暴力,不希望你死我活的衝突造成兩敗俱傷,也破壞區域發展。

 

杜特蒂此時雖然話說得好聽,但事實上在過去數十年當中,菲律賓的穆斯林衝突已經造成約15萬人死亡,原本資源豐饒的土地也因此淪為全國最貧窮的地區。杜特蒂所承諾的資助,正是此地過去最缺乏的。

 

 

國家認同與菲不同 兩輪公投催生「莫洛國」

 

這些穆斯林到底是誰?衝突又是如何發展的?與許多民族自決活動一樣,文化差異是推動政治自主的重要因素。據《土耳其廣播電視公司》(TRT)指出,在民答那峨島上的菲律賓穆斯林,總人口約4百萬到5百萬人,在文化和歷史上與當地的菲律賓人是斷裂的,有自己的國家認同。

 

在2012年時,穆斯林和菲國政府達成了一項重要突破,「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和政府簽訂了「莫洛國框架協議」(Framework Agreement on the Bangsamoro),當中擘畫了政治轉移的藍圖,規劃在穆斯林為主的民答那峨島西部讓他們建立「莫洛國洛自治區」(Bangsamoro Autonomous Region),以解決長年的爭端。

 

 

然而現任總統杜特蒂在2016年上任後,政府宣布將擱置協助國內穆斯林成立自治區的《莫洛國基本法》(Bangsamoro Basic Law),不讓國會審理,直到2018年間,修正版的《莫洛國組織法》(Bangsamoro Organic Law)草案才正式通過。

 

據《澳洲廣播公司》(ABC),1月下旬所舉行的自治公投中,贏得174萬選民支持,有約85%的票數贊成建立自治區。此後可望在臨時政府的領導下經3年的過渡期,最後走向民主,由人民選出自治區的領導人。這個自治區也有更多權力,可以投資基礎建設、學校、健保和社會福利,造福區內5百萬人口。

 

菲律賓南部地區民眾投票表決,催生新版《莫洛國組織法》草案出爐。(湯森路透)

 

2月6日,第二輪的自決公投也在島上的北拉瑙省(Lanao del Norte)和北可塔巴托省(North Cotabato)舉行,選擇轄下幾個地區是否可加入未來將成立的新自治區。雖然北拉瑙省最後投票結果表明不會加入,但該場公投最後也讓新的自治區範圍擴及可塔巴托的幾個村落。

 

 

3年過渡期後 將自主選出領袖

 

穆斯林自治區的建立,被菲律賓與西方各國視為解決衝突的有效方法,畢竟若衝突持續,外界擔憂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會來見縫插針。對反抗軍來說,和平也是他們的渴望,組織發言人哈克(Von Al Haq)在典禮前向AP表示,自決的「夢想」實現之後,就沒有理由繼續打仗。

 

哈克表示,過去渴望武裝攻擊的成員,如今也都被政府接納,平安地到首都馬尼拉參加典禮,包括有「Bravo司令」之稱的武裝領袖Abdullah Macapaar,過去以言詞強硬聞名,如今也會成為自組織派出的41名區域官員之一。

 

除了這41名反抗軍人馬任官外,杜特蒂也會欽點自己的人手擔任臨時政府的官員。這些臨時官員也將在過渡期間發揮議會的功能,而易卜拉辛將成為其「首席部長」(chief minister),直到2022年過渡期結束,將恢復定期的民主選舉。

 

自治區臨時政府官員宣誓就職。(美聯社)

 

極端份子成挑戰 學者:應團結內部一致對外

 

然而此次和平協議是否能長治久安,仍有待觀察,畢竟先談和後破局的情況,在衝突歷史上也曾發生。例如在1996年間,較早期成立的「摩洛民族解放陣線」(Moro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也曾與政府簽訂自治協議、給予自治政府的席位,但隨後未能讓人滿意。有更激進的組織,如「阿布沙耶夫」(Abu Sayyaf)選擇自立門戶,引發恐怖攻擊,更添血腥。

 

發言人哈克受訪時承認,由於「阿布沙耶夫」等組織持續活動,部分還可能和境外恐怖組織有涉,達到完全和平恐怕還有一段距離,「是個艱苦且充滿挑戰的過程」。

 

 

除了消除暴力,也須為政治自主的強化努力。AP引述印尼智庫「衝突政策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Policy Analysis of Conflict)分析師瓊斯(Sidney Jones)表示,「莫洛國」目前有3大挑戰,首先是安撫前武裝份子,再來是避免新得來的權力滋生貪汙腐敗,最後是促進民族團結,共同在天主教為主的菲律賓政治中爭取一席之地。

 

「莫洛國」自治區的成立將取代過去不充足的自治單位,可望每年獲得超過10億美元以上的撥款,幫助重塑這個過去的戰亂之地。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