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國基專欄:戒嚴時期的訪美行-《編輯台憶往》之十九

俞國基 2019年03月12日 00:00:00
筆者參訪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閱讀「人民日報」僅約半小時,竟被打小報告。(圖片摘自網路)

筆者參訪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閱讀「人民日報」僅約半小時,竟被打小報告。(圖片摘自網路)

窗外,一簇一簇的雲,如浪般翻捲著,層層堆疊,形成了雲海。在離地數千呎的高空上,我從機艙往外望,不禁羨慕起那自由自在的雲…。

 

這是我第一次出國,看到這些流動的雲朵,不禁百感交集,只覺得它們多麼自在,想飄到哪裡,就飄到哪裡,而在臺灣這個島上的島民,想飄起來可不是那麼容易。70年代,出國除了所費不貲外,辦張「出入境證」更得經過無數個「有關單位」的關卡,加以我當時工作穩定,更不做那個出國大夢了。

 

出國大不易,訪日行卡關

 

但是人生往往隨著命運打轉。1977年,我擔任臺灣時報總編輯期間,新聞界組成訪日團,成員約十餘人,赴日觀光、訪問一星期,並公推我任團長。我依程序辦理出國手續,而層層關卡的第一關,就是向戶籍地的警察機構提出申請,我填了申請書,附上身份證、戶籍謄本等,各項資料一應俱全,卻遲遲沒有下文,也未見任何衙門駁回的公文,屢打電話詢問,答案一律是「審查中」。此時我想到在臺南二中任教時的一位學生,他尊翁曾任情報單位高級主管,於是請他幫忙,或可從速批准。果然一通電話竟獲得臺南市警察局長親自接見。接見過程禮貌週到,奉茶敬煙,並喚來承辦人員予以訓斥,命令他即速辦理,刻日寄出。我再三感謝,返家等候公文。但一等再等,仍然毫無訊息。此時我已瞭然於心,那一場警局之會,只是一齣排好的舞台表演。後來我終於知道,根據警方的資料,我早已列入禁止出國名單。我無法深究,但也瞭然國民黨已盯上我這號充滿叛逆性的媒體人。

 

最有趣的是,隔了一年,我竟然出國了。因為我手上多了一張美國駐華大使安克志簽名的邀請函,他代表美國國務院邀請我訪美四十天。這張薄紙,功能超強,不僅「出入境證」一周內辦妥,連境管局的辦事員也變得笑容可掬。

 

說起這段訪美的因緣,不得不探討一下當年美國的對臺政策。

 

美新處成戒嚴下的窗口

 

1971年,我擔任臺灣時報總編輯時,經常到美國新聞處高雄分處閱讀一些美國出版的報刊書籍,當時國內言論管制甚嚴,連現在最普遍的讀物:金庸的武俠小說皆屬禁書。市面上能進口的美國「時代周刊」、「新聞周刊」,有的被撕去一、兩頁,或者在某些不宜見光的照片上,蓋上一個「匪」字大印,將其臉部模糊化,惟一能透口氣的窗口,便是美新處的圖書館。館內不僅陳列了沒被蓋印的期刊,也進口一些香港亞洲出版社的書籍。雖然亞洲出版社也算是美國在亞洲「統戰」的文化事業,但至少可以看到各種宣揚民主、自由、人權理念的書籍,我們當然也心知肚明,在全球冷戰期間,臺灣是美國遏阻共產勢力擴張的重要堡壘,他們希望在臺灣散播民主自由的種籽,爭取民眾對美國的認同,也希望文化的力量促使國民黨政權向開明的方向邁進,以異於大陸的專制、獨裁與殘暴。他們在臺灣幾個大城市中都設有美國新聞處,尤其歡迎知識界與他們接觸,冀能接受美式文化的薰陶。因此他們對我這位新聞從業人員,以及所主持的臺灣時報的新聞與論述多少帶有對執政黨的批判,並標榜民主自由的追求,當然表示歡迎與稱讚。

 

美國前駐華大使安克志。(圖片摘自網路)

 

當時美新處高雄分處的處長叫湯普森,溫文儒雅,一口熟練的國語,對臺灣的政情、風土瞭如指掌,談笑間毫無隔閡,他經常向我探聽一些政壇內幕,以及新聞圈的各種逸聞趣事,增加不少中國文化的知識與理念。我當然也想從他那裡獲取一些美國政治、社會、文化的現況,以及美國在亞洲的戰略趨勢等。由於我早就是「自由中國」月刊的忠實讀者,又是殷海光教授的學生,對西方的政治制度,法治的謹嚴、言論的自由等,原有大致輪廓,而且心嚮往之,因此彼此往來頻密,成了好友。

 

獲美國國務院邀請訪美

 

有一天,他問我「想不想到美國訪問?」原來美國每年會邀請第三世界的學術、藝術等領域的傑出人士赴美訪問,新聞界只有一個名額,由國務院提出邀請,他可以推薦我;這是個難得的機會,可以到國外看看,我自然答應了。

 

不巧的是,1978這年,我已轉至臺灣日報擔任總編輯,也就淡忘了這個訪美邀約。沒想到,八個月後,某日忽然接到美國大使簽名的邀請函,邀請我到美國訪問,為期四十天,敦促我與大使館聯絡說明參訪的地點及項目。我列舉了紐約時報、時代周刊,參觀各博物館、在卡內基音樂廳聆聽演奏會以及到紐奧良欣賞爵士樂等。

 

由於係美方出資,自然選擇搭乘泛美航空。因屬早期的噴射機型,必須在關島加油,我在接待室坐了一個多小時,成為美國之行首站,依序是夏威夷、舊金山、洛杉磯、費城、波士頓、聖路易、紐約、西雅圖、紐奧良等地。

 

結束西岸行程後,前往華盛頓特區報到,終於有國務院人員出面接待,在美留學的弟弟也到機場接我,由於天色已晚,直接前往飯店休息。隔日展開參觀行程,印象最深刻的是Smithsonian系列博物館、太空博物館,不僅規模宏大、藏品豐富,而且免費參觀,讓我非常驚訝。當時臺灣國家級的故宮還位於臺中鄉間,規模完全無法比擬,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名畫真跡。以前看到畫冊就很稀奇,如今價值千萬美元的畫作真跡就在眼前,令此行更添意趣。

 

深入美國文化,處處驚奇

 

隨後前往費城訪問賓州大學,參觀該校考古系、歷史系系所,與兩系多位教授共進午餐,討論美國的漢學教育。歷史是我的老本行,因此尚能侃侃而談,反觀對方多名教授根本不懂中文,令人質疑如何研究漢學,對於中國的認識也稍嫌膚淺。

 

此行還有個插曲。當天吃完午飯後,該校一名教授對我說「俞先生,你得分攤五塊八毛」,令我相當訝異,幾乎脫口而出「乾脆我來買單!」但「各付各的」是美國文化,我也入鄉隨俗,於是一群人就在餐廳裡找起錢來,讓初次出國的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到了波士頓,主要參訪哈佛大學與波士頓美術館(Museum of Fine Art ,Boston)。哈佛大學有臺大同學任教(如張光直),他們都建議我只需參觀東亞研究所,並在圖書館逛逛就夠了。那麼大的校園,絕非一、兩天可以盡窺全貌,因此我便直接赴東亞研究所。所內無人接待,可自由參觀閱覽,圖書館內,華人居多,報架上竟然陳列一份「人民日報」。我大為好奇,取下一閱。該報全版橫排,皆用簡體字。對我而言,都算是新奇。我細讀其內容,實在空乏而無味,遠不如臺灣的報紙豐富多采,甚至連文字的功力也遠遜於臺灣。我萬萬沒想到,我閱讀「人民日報」僅約半小時,竟有「小報告」打回臺北。我返國後,某次飯局中,某位調查局人員說:「你在美國看人民日報,我們也知道。」當時的臺灣,特務情報網如此嚴密,怎不令人羨慕美國的自由與自在?

 

 

波士頓美術館則令我感到驚豔。該館建立已逾百年,外觀淡雅,但收藏的文物竟高達四十五萬件,尤其中國藝術品異常豐富。我在故宮博物院服務時,曾與日本印刷廠合作出版了一套「故宮名畫三百種」,特選故宮珍藏之極品,精印成三大冊,極具參考價值。我在波士頓美術館發現他們也精印了一套該館珍藏的中國歷朝名畫一百餘件,件件均屬極品,絕不遜於故宮。這些名畫如何流落美國,如何被收進該館?已無可查考。更令人驚訝的是,該館收藏中國文物並不限於名畫、書法,還有陶瓷、名壺,數量雖不及故宮,但品質之高,不在故宮之下。我後來再訪波士頓時,又去了該館一次,我稱之曰:「小故宮博物館」,應該當之無愧。

 

時代周刊檔案室開眼界

 

這次的訪美之行,美國駐臺北大使館面談時,我即說明此行以媒體為重點,尤其是日報與周刊。我特別點名紐約時報、聖路易郵報、時代周刊及新聞周刊等知名的自由派報刊。我在紐約時,因紐時的訪客太多,我的時程無法在短期內安排,因而先訪問新聞周刊(News Week),由該社負責東亞地區新聞的副總編輯出面接待,並共進午餐。他的言談中,對國民黨政權多所迴護,令我非常訝異,他認為,國民黨對臺灣的貢獻,不論是軍事防衛、經濟發展、社會安全以及教育的充實等,不僅有長足進步,而且與大陸的差距也愈拉愈遠,惟有民主一項不能滿足民眾的需求,但時間會改變一切。他的論點純粹著眼於美國本身的利益。因為在西太平洋的戰略布局上,臺灣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國民黨執政已逾六十餘年,人才濟濟,一旦被推翻,後繼者絕無能力維護這艘不沉的航空母艦。今日看來,他這番言論眼光深遠,但我當時提出不完全認同的意見。我認為,臺灣的安定與發展,以及維護西太平洋的戰略安全,難道一定要長期實施戒嚴,一定要管制言論自由,一定不能將國會全面改選嗎?他沒有反駁,但也未作回應。還好美國是多元文化國家,雖然雙方意見相左,但並無任何不快。

 

第二站訪問「時代周刊」,這是全球知名的高水準周刊,該刊在中日抗戰時,多方維護蔣介石的政治權力,創辦人亨利.魯斯與蔣氏家人關係密切。該刊對美國的世界霸權雖多方維護,但站在新聞專業的立場上,我必須予以讚揚。他們採訪新聞之力求正確,寫作之力求高雅,求證事實不厭其煩,都值得我們學習。訪問期間,有位記者要求我可否唱一唱中華民國國歌給他聽聽,因為有人告訴他,奧運會的臺灣選手唱的不是國歌,而是「國旗歌」,他必須多方求證,才敢下筆。他們的記者在完稿後,必須將稿件交由整理組編輯審核,並整體改寫,重予潤飾,以求文字風格之統一。最讓我佩服的是他們的資料室。那時尚無現代這麼先進的電腦,一切資料按字母分門別類,置於櫃中,有專人管理,每月更新一次。全球任何地區的大人物都列入檔案櫃,一旦有新聞事件,隨時抽出即可應用,而且都是最新的資訊。我細看臺灣地區的資料庫,大約有三百人之多,包括蔣經國、李登輝、林洋港等,都有文字與照片檔案,井然有序,隨時可供查索,試問臺灣哪一家報紙可以做到這樣的水準?

 

參訪聖路易郵報解疑惑

 

隨後前往密蘇里州,參訪聖路易郵報(St. Louis Post-Dispatch),該刊創立於1878年,我訪問時,已有百年歷史。該報為普立茲(Pulitzer)家族所有,他被稱為「天生的報人」,除了郵報外,並創立普立茲新聞獎及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該報的特色除了立論與報導力求公允,也要求寫作簡潔生動、版面新穎活潑,文章饒有趣味。

 

出面接待我的,竟然是一名華裔的總主筆,一問之下,才知與我同姓,可惜只能講幾句粗淺的華語,否則我們的談話可以更深入而有趣。他首先介紹該報的創建過程,特別介紹普立茲成立哥大新聞學院的苦心與艱辛的過程。他說:要做一流的報紙便需要一流的人才,要培養一個優秀的記者,便需將新聞提升到學術性的專業層次。

 

1892年,普立茲向哥大提出捐款成立新聞學院的申請,可惜當時一般人認為新聞根本不是一門學問,只是一種迎合讀者趣味的技藝,因此遭到哥大婉拒。普立茲並未死心,他繼續努力,提出一套課程表,強調人文與科學精神,再加上新聞的技巧,這套課程內容打動了哥大校長的心。如今哥大新聞學院已是首屈一指的學術殿堂,在新聞界享有盛譽。

 

這位俞姓總主筆當然也提到普立茲獎,這是新聞界的最高榮譽,十四位評審委員均由哥大推荐,公正性無庸置疑。因此普立茲手創的聖路易郵報,其品質水準與公正性也獲得全美新聞界的一致認同。

 

談到這些豐功偉業之際,我也提出一項尖銳的問題,向這位「本家」請教。我問他:「你主持言論,在政治上可以做到不偏不倚的境界,但在美國這個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家的勢力無所不在,你們的廣告客戶是否會影響報導與評論?他沉吟了十秒左右,答案很簡潔:「難免」。因為這個現象在臺灣存在已久,我一直想知道美國這個言論絕對自由的國家如何處理這項棘手的難題。

 

走訪紐奧良,聆賞爵士樂

 

聖路易的訪問後,我便直飛紐奧良,想聽聽這個爵士樂發源地的演奏有什麼特殊風味,與其他各地有何異同之處?紐奧良是美國南方大港,當年販賣黑奴的進口港,也曾被西班牙與法國殖民,族群複雜而多元,竟發展出兩項特色,一是美食,一是爵士樂。在這裡,大概無人想去麥當勞用餐,各種小吃令人目不暇給。只是我初臨此城,不知所從,只能進入一間小餐館,一邊點些不知名的食物,一邊欣賞台上的爵士演奏。紐奧良真是一個快樂的地方,有別於其他美國城市。那個叫波本的老街,極具法式風味,道路兩邊的商店,裝飾各種花燈,色彩鮮艷,燦爛眩目。遊客摩肩接踵,好不熱鬧。我聽了兩個酒吧的爵士樂,只覺得非裔黑人肢體動作優美而誇張,演奏時的節奏與身體動作配合得天衣無縫。至於風格與優劣則非我這個外行人所能評鑑。我最喜歡的是台上台下打成一片,嘻笑歡暢,毫無掩飾,對一個東方人的震撼是自覺我們太嚴肅、太呆板了。不僅身體沒有節奏,生活也沒有節奏。這裡沒有種族歧視,各種語言都融化在小喇叭與小鼓聲中,大家都追尋那種忘我的快感,誰也不會去想什麼國籍或種族的問題。

 

紐奧良的密西西比河畔,有座三百年歷史的莊園,仍保留南北戰事前的原貌,令人回想當年蓄奴時代的悲慘情境。白人過著奢侈靡爛的生活,黑奴則在田間工作,日曬雨淋外,還要忍受皮鞭的酷刑,今天看到的榮景,是多少血汗的付出換來的。但他們已忘卻當年的仇恨,爵士樂的慵懶旋律與強烈的節奏中,多少還聽得到一絲絲的哀愁與嘆息。它的藝術價值就包藏在這些嘆息的音符中。

 

紐奧良是我訪美的最後一站,導遊Peter與我在返回華府的飛機上,作了一次深談。他說:他帶過的臺灣訪客不下數十人,我絕對是個怪咖。其他人都要求到中國城吃喝,去百老匯看大腿舞、舊金山看脫衣舞,或者去黃石公園或優勝美地觀賞風景,很少人要求去博物館、音樂廳,尤其不會到紐奧良這個邊緣城市專門欣賞爵士樂。我告訴他,紐奧良之行給了我極大震撼:它與其他城市有不同面貌,讓我看到早期美國白人一手拿聖經、口唸「神愛世人」,一手卻拿著皮鞭,將黑奴綁在樹幹上抽打的景象。Peter又告訴我,有一次他帶領一位臺灣的畫家(姑隱其名)訪美,對方竟一頭鑽進紐約的姐姐家中,足足住了四十天,哪都沒去,為的是存下那四十天的「零花補貼」(每天約五十美元),以當年匯率一比四十計算,估計可以「賺」到八萬臺幣。他敘述此事時,臉上充滿不屑的神情。我當時無言以對,只覺得既慚愧又難堪。對比那些紐奧良黑人的扭腰擺臀,引吭高歌,華人之愛錢、藏錢,到底誰才是快樂的族群?這可能是我首次出國之行最大的感觸。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服役後,考入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與故宮博物院合作的中國美術史專班。畢業後,進入故宮博物院任助理研究員,從事藝術研究工作三年半,後轉至新聞界,曾任:臺灣時報總編輯,臺灣日報總編輯。1979年赴美,曾任:舊金山遠東時報總編輯,紐約中報總編輯,紐約美洲中國時報總編輯、總主筆,紐約北美日報社長。1987年返台,任中國時報總主筆,1996年轉任自由時報副社長。2014年退休。作者見證過去近50年台灣新聞史,《編輯台憶往》為其記者生涯的回顧,獨家於《上報》連載。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