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永添專欄:軍用無人載具發展下的未來戰爭

紀永添 2019年03月20日 07:02:00
美國海軍就正在研發最新型的無人反潛艦的海獵人號(Sea Hunter),剛剛完成從美國西岸自動航行到夏威夷的測試。(圖片取自DVIDS網站)

美國海軍就正在研發最新型的無人反潛艦的海獵人號(Sea Hunter),剛剛完成從美國西岸自動航行到夏威夷的測試。(圖片取自DVIDS網站)

行政院的施政報告表示,國軍今年最重要的軍事投資項目為M1A2戰車、新一代飛彈巡防艦、與無人攻擊載具,而其中的無人攻擊載具,應該就是中科院目前正研發中的騰雲無人機,將進一步發展出攻擊能力。不過騰雲無人機之前所遇到的技術難題,就是引擎推力不足,無法掛載原先計畫的地獄火反裝甲飛彈,因此在之前對外展示時只掛載了救難莢艙,反遭外界批評。同時也有意見認為中科院發展騰雲無人機時過於急切,未經妥善評估,才導致如此的窘境。雖然這樣的看法略顯嚴苛,畢竟美國在研發無人機時,也是先發展偵蒐型的RQ-1無人機,驗證其技術可行後,再進一步發展出可以掛彈執行攻擊任務的MQ-1無人機,並以此為基礎,將無人機大型化與多用途化。只是國人的憂心也並非無的放矢,因為之前銳鳶無人機的服役情況,就已顯示了諸多的問題。

 

鳶銳無人機的使用狀況不佳

 

銳鳶無人機是台灣第一架自製的中小型偵蒐型無人機,但研發與服役的過程波折不斷。首先是海軍認為不符合作戰需求而不願購買,但在國家發展無人機技術的政策下,最後敗部復活,不過卻是由陸軍採購,並在航空特戰司令部底下成立戰術偵蒐大隊,專門操作銳鳶無人機。只是銳鳶無人機在服役後,因使用效能不佳且操作距離太短等問題,而讓作戰能力備受質疑。台灣受限於沒有自主通訊衛星的困境,只能採用預先規劃航線或遠距離地面遙控的方式,因此可以操作的有效範圍較短,而這也是為什麼,銳鳶無人機一開始是為海軍所設計,最後卻由陸軍採用的原因。因為海軍需要較長程的出海偵蒐能力,但陸軍的作戰區較小,這個問題比較沒有這麼大。只是在服役後卻證明,這個缺點遠比所預想的要大,也導致鳶銳無人機的使用狀況不佳。

 

銳鳶無人機是台灣第一架自製的中小型偵蒐型無人機。(攝影:朱明)

 

審計部曾對部份銳鳶無人機的飛行訓練時數太低,提出缺失報告,就證明了銳鳶無人機配屬在陸軍部隊的問題很大,偵蒐型無人機在本島的用途有限,再加上空域的種種限制,也讓部隊的訓練不易。這也導致了銳鳶無人機的操作單位,從陸軍移編到海軍,改隸屬於艦隊司令部的海上偵蒐大隊。繞了這麼一大圈,終於回到最初設計的用途,只是因為仍受限於銳鳶無人機的有效操作範圍,也讓人質疑是否有能力擔任長程海上偵蒐任務。不過從日前軍方所釋出的海上偵蒐大隊演習畫面,銳鳶無人機成功透過海軍資訊系統,即時傳回海上艦艇的畫面,證明即使銳鳶無人機的有效操作範圍有限,仍然可以擔任近岸的船艦識別工作。軍方更釋出日前銳鳶無人機監控中國電子偵察艦北極星號的畫面,顯示出無人機對於海上艦艇的識別、監控能力與便利性。

 

中大型無人機對陸軍並無多大用處

 

嚴格來說,銳鳶無人機並不是一款成熟的產品,但我們可以從銳鳶無人機身上學到什麼才是重點。首先從銳鳶無人機成軍沒多久,馬上從陸軍移編到海軍,就可得知以台灣目前「制空、制海、反登陸」的作戰優先順序,與台灣地小人稠的守勢作戰環境,中大型的無人機對陸軍並無多大用處,反倒是短距離可以用手投擲起飛的紅雀微型無人機,偵察範圍在十幾公里左右,有較大的運用彈性,更適合地面部隊的戰術偵蒐。但將無人機用於制空作戰,目前尚未成熟,除了目前世界上並沒有任何一款無人戰機服役外,連美國海軍成功在航空母艦上完成了無人機的起降後,首先發展的也不是無人戰機,而是無人加油機。因此無人載具對於制空作戰的領域仍在發展階段,唯一的例外大概是防空網壓制任務,而在這方面中科院已研發出劍翔反輻射無人機,即將量產。

 

短距離可以用手投擲起飛的紅雀微型無人機,偵察範圍在十幾公里左右。(本報資料照片)

 

而在制海作戰上,則無人載具明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如海軍之前就曾希望購買美製的MQ-8B火力偵察兵無人直升機,美方也已經同意出售,但因售價太高而讓海軍打了退堂鼓。同樣的海巡署也有類似的需求,因此也建案購買了民用型的無人偵照直升機,還因為海巡署認為需要跑道起降的銳鳶無人機,並不符合其使用需求,而不考慮購買,引發了一場是否應該支持國貨的爭議。而以國外的例子來看,同樣四面環海的澳洲,就引進了美製的MQ-4C人魚海神無人機,這是全球之鷹高空無人偵察機的海洋版,可用於海洋上的偵蒐、監視與巡邏。對台灣這個也是四面環海的島嶼來說,這正是無人機最能發揮所長的領域。因此借鑑於銳鳶無人機的發展服役經驗,未來台灣的無人載具發展,其實應該要朝海上作戰使用會比較合理,並且能發揮其優勢。

 

 MQ-4C 人魚海神無人機 。(圖/翻攝自 the drive)

 

無人機與巡弋飛彈的界線越來越模糊

 

不過中科院雖然也曾經展出過「魔眼」無人直升機,後來卻沒有下文,讓海巡署最後買了民用的無人偵照直升機,而騰雲無人機之前所計畫掛載的地獄火反裝甲飛彈,用於空對地攻擊,也不是制海性的武器,並未朝這方面發展。或許國軍可以借鑒一下目前國外無人載具的最新發展,再思考一下未來的方向。比如因為無人載具的可消耗性,因此無人機與巡弋飛彈的界線早已越來越模糊,有很多新的無人偵察載具,其實本身就是飛彈,其使用的邏輯與傳統的武器不同。傳統武器是先確定敵人位置,再發射武器,但這種被稱為繞行式械彈系統的武器,則是先發射以後,再尋找敵人位置。在未發現敵人蹤跡之前,可以在設定的作戰區上空繞行待命,甚至提供監看資訊,一旦發現敵方目標出現,就可以依事先的設定或是人為介入,來選擇發動攻擊或是繼續情蒐。

 

國外的例子有英國的火影飛彈(Fire Shadow)、中國的CM-501XA飛彈等,兩者的使用模式其實都已介於巡弋飛彈與偵察型無人機之間。國軍在積極發展無人機與飛彈刺蝟戰術,並以超音速、亞音速、艦射、岸射、空射等各種反艦飛彈來武裝台灣,希望能封鎖台灣海峽,使敵方艦隊不敢輕易越雷池一步時,卻未將這兩者結合,實在可惜。當然目前騰雲無人機的掛彈問題在於引擎推力不足,若要掛載重量更重且體積更大的反艦飛彈,一定更不可行,但或許可以仿效劍翔反輻射無人機一樣,採用機體與彈體合而為一的方式,發展屬於台灣制海專用的繞行式無人機反艦飛彈系統,使其可以降落重複使用,集空中情蒐、目標識別、海洋監視與反艦攻擊於一身,相信可以有效提升台灣的制海能力,能讓海鋒部隊擁有更大的嚇阻力,也能節省大量的人力資源。

 

已交付進行評測的海獵人號(Sea Hunter)(圖片取自美國海軍網站)

 

除此之外,無人載具的發展也不限定於無人機,如美國海軍就正在研發最新型的無人反潛艦,已交付進行評測的海獵人號(Sea Hunter),剛剛完成從美國西岸自動航行到夏威夷的測試。未來這一款無人反潛艦將輔助海上艦隊,擔任最危險的潛艦獵殺任務。而俄羅斯則在日前公開了小型無人潛艇的影片,這款可由大型潛艦攜行的小型無人潛艇,可配備常規或核子彈頭,能攻擊敵方的沿岸基地,甚至在沿海地區引爆核彈,製造人工海嘯,摧毀濱海城市。而使用無人載具來進行危險的掃雷工作,更是極熱門的發展,俄羅斯的最新型無人掃雷艇,或美軍的水下掃雷機器人,都讓危險的海上掃雷任務變的更為安全,也更有效率。台灣在慶富案爆發後,新建掃雷艇的計畫流產,但備選方案各有缺點,或許可以積極思考更前瞻的方向,來進行未來的掃雷戰力規劃。

 

高度自動化或無人艦艇將是未來的趨勢

 

美國在2018年的國防授權法案中,明文建議應該協助台灣發展智慧型水雷以增強台灣的海上防禦能力,海軍也正計畫籌建新的佈雷艇,以增強台灣在戰時封鎖航道的能力。可以這麼說,在兩岸軍力持續失衡下,利用水雷這種武器來阻止中國海軍艦艇逼近台灣,將是未來海上防衛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強佈雷方式,建立水面、空中、甚至是水下的佈雷能力,至為關鍵。同時要能佈雷,就也要具備一定的掃雷能力,台灣其實可以評估發展水面的無人佈雷、掃雷載具。水面無人艇的優勢在於,不會因為一時的訊號問題而失事,也可以利用有人艦艇中繼訊號或擔任遙控指揮艦。用無人載具來擔任掃雷任務可讓人員的風險大幅降低,在進行佈雷任務時,也可以派遣至可能遭敵人攻擊的危險區域進行作業,而讓海軍的水雷運用更有彈性,頗值得投資。

 

騰雲大型無人機與前方的銳鳶無人機。(本報資料照片)

 

甚至更進一步來說,目前瀕海戰鬥艦或火力艦的作戰概念,也逐漸在朝無人艦艇的方向發展中,高度自動化或無人艦艇將是未來的趨勢。台灣在籌建下一代水面兵力時,其實可以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在今天這個無人載具與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的時代,自動化船舶技術勢必將成為下一個關鍵產業,就像目前各車廠競相研發的智慧輔助駕駛與自動駕駛技術一樣。台灣在發展軍備,希望逐步建立國防自主能力時,應該要積極與民間產業結合,而這些技術明顯才是政府應該大力扶植的明日之星。美國甚至正在發展,以人工智慧的虛擬成員,來輔助未來主力戰車的操作,讓目前四人的乘員減少至兩人,卻能發揮數倍的攻擊效率。而利用自動化設備,讓船員人數大幅減少的技術,更早就已經用於各種船艦上。國軍在轉型為全募兵制以後,更應該跟上這個潮流。

 

多想想未來戰爭怎麼打

 

未來的戰場,絕對不是比人多,比體力,拚刺槍,而比的是工業化、自動化與智慧化。因此除了國軍的建軍思維必需要改變,政府在培植國防產業時也應該注重與民間技術的交流。以軍事研發來帶動民間的產業,以民間技術來降低軍事設備的成本,以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中科院研發無人機技術,也曾經發展過無人直升機,最後卻因為不符合需求,而讓急需無人直升機協助進行偵察、巡邏工作的海巡署,最後購買了民間設備,這就是一個最佳的負面實例。在此並非責怪海巡署的決策,而是要突顯目前台灣軍事科技投資的問題。中科院近年來屢屢到國外參展,希望尋找商機,卻因為政治因素與擔心國內第一線武器的機密外洩,而始終難有突破。但是回過頭來,卻發現根本無法滿足國內的現有需求,而這就剛好說明了目前的發展方向可能需要再調整。

 

國防部說,未來將看仗要怎麼打,需要什麼樣的裝備,才採購合適的武器,一切以作戰需求為考量。但很明顯的,台灣目前無人載具的發展,並未完全依照台灣制空、制海、反登陸的作戰優先順序來考量。當然,要再次強調的是,這是因為台灣還在最初階的發展階段,不可能一步登天。先從偵蒐型無人機開始,再進步到攻擊型無人機,是很多國家的發展模式。從中小型的銳鳶無人機,再發展到大型的騰雲無人機,也是不可避免的學習過程。而從陸軍移編到海軍的混亂,銳鳶無人機的操作訓練效率不彰等問題,都說明了這並不是一條容易的路。但自立自主本來就不會有捷徑。關鍵在於台灣希望仿效以色列等國家,建立自給自足的國防產業,發展適合台灣的先進武器,那就得慎密擬定計畫,確實瞭解台海作戰環境的需求,如此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

 

【延伸閱讀】
●  紀永添專欄:中國軍備的最新發展現況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