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京傳真:日本拚觀光拚出「觀光新公害」

陳威臣 2019年03月17日 07:00:00
不要讓「觀光立國」的美意成了「觀光亡國」,日本經驗相當值得我們參考。(圖片取自PAKUTASO)

不要讓「觀光立國」的美意成了「觀光亡國」,日本經驗相當值得我們參考。(圖片取自PAKUTASO)

自從安倍上任之後,便極力推動「觀光立國」,期望在2020年東京奧運時,訪日外國人數可達到「4000萬人次,消費8兆日圓」的目標,而2018年全年,訪日外國人已達3119萬人次,成為史上最高,也距離觀光立國的目標,越來越近。

 

這樣的成就,讓日本名列世界觀光大國,也創造出高達4.5兆日圓的消費,然而近年來觀光客與地方住民的衝突,卻越來越多,形成所謂的「觀光公害」,地方民眾抱怨不斷,也讓日本觀光主管機關,傷透腦筋。

 

由於許多著名景點,原本就有許多日本遊客,因此周邊的店家,或是景點本身,對於接客應對,並沒有太大的問題,即便是多了許多外籍遊客,語言不通的狀況下,店家也會想辦法,張貼各國語言的公告,餐廳也有各種語言的菜單,反正就是要讓外國遊客乘興而歸。

 

然而著名景點意味著人潮洶湧,來到此地就是人擠人,例如京都的嵐山渡月橋,幾乎都被外國觀光客塞爆,也降低觀光品質,所以許多自助行的旅客,就開始上網爬文,尋找所謂的私房景點。

 

這些原本毫無人知的地方,經過部落客以及網美的推波助瀾下,出現了大量的外國觀光客,雖然對地方政府來說,有人潮就代表著錢潮,基本上都抱持著歡迎的態度,但外國客不黯日本的生活習慣,文化背景也不相同,結果就是嚴重影響到當地日本人,原本的生活作息,怨聲載道。

 

像是外國客心目中,最能代表日本文化的京都,因觀光客過多,已超過京都市內的公共交通,所能負荷的程度,每當上班上學的尖峰時間,也剛好是觀光客出門準備大玩特玩的時刻,結果各路線公車班班客滿,上班族與學生根本擠不上去,下場就是上班遲到。

 

京都的觀光公害不僅如此,像是花見小路,也有大批觀光客在此守候,只為了一賭藝伎的風采,但卻有不少中國觀光客,上前搭訕硬要合照,甚至於追著藝妓們跑,造成相當大的困擾。日本另一處海外觀光客熱愛的北海道美瑛富良野,也因大批外國客到來,結果隨意踏入當地農家的農田或是花圃裡,把植物都踩死了,尤其是哲學之樹,讓所有的農家苦不堪言,最後將樹砍掉。

 

至於奈良最有名的鹿群,在年初躍上新聞版面,原因是過去一年,奈良的鹿傷人事件創下新高,高達數百件觀光客遭到鹿攻擊,而且絕大部分都是中國客,探究原因,就是觀光客硬要與鹿合照,所以購買鹿仙貝,但引誘這些鹿靠近卻不給他們食用,只顧著拍照,導致鹿無法吃到而不滿,攻擊這些遊客。

 

首都東京也同樣遇到觀光公害,例如對外國客很夯的卡丁車,在都內景點周邊四處流竄,還因不了解日本交通,而發生多起車禍,像是去年一名台灣客,撞到騎腳踏車過馬路的婦人後,還肇事逃逸,最後遭到警方逮補的離譜事件。

 

總量管制的好處,就是以當地能夠承受的壓力,每天限定到訪人數,既不會影響當地,又能夠帶動觀光經濟。(圖片取自PAKUTASO)

 

著名景點是如此,許多新興的景點,最近也慘遭觀光公害的肆虐,像是滋賀縣高島市的牧野町,因為當地的一條道路,在1981年為了防風,因此沿著公路種植了500棵左右的水杉,沒想到因四季樹葉變色,而有著各種美麗的風貌,成為打卡景點,也順勢成為外國客心中的新名所。

 

結果就是最近兩三年,出現大批外國客,站在路中間拍攝,讓當地居民開車時的困擾,不但得時時提防有人突然衝出,有時候遊客就索性站在路中間不走了,加上海外觀光團也到此一遊,遊覽車暴增導致周邊交通癱瘓,當地居民相當不滿。

 

由於亞洲國家的崛起,海外旅遊日益風行,幾個觀光大國的入國人數暴增,包括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土耳其等,入國人數屢創新高,雖然帶動不少觀光經濟,卻也造成許多觀光公害,帶給當地相當大的壓力。

 

例如西班牙的巴賽隆納,每年有3200萬觀光客到訪,遠遠超過該市人口的160萬人,不但違法民宿橫行,也製造髒亂,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還引發居民遊行抗議。至於義大利的威尼斯,一年就湧入高達2200萬人,為了增加旅館導致當地房價飆升,住宅區被迫縮小。

 

根據統計,威尼斯的人口交流比率(觀光客與現地人口的比率),高達77倍,也難怪一般民眾所受到的衝擊相當可觀,但日本許多知名景點,像是輕井澤更是高達427倍,至於世界遺產日光,也有145倍,古都鎌倉則是120倍,遠遠超過威尼斯,觀光公害的影響程度更大。

 

有鑑於此,2020年東京奧運時,將會有更多來自海外的遊客,該如何消除所謂的「觀光公害」,便相當重要。日本東洋經濟雜誌,就在3月10日,發表一篇如何克服觀光公害的專文,建議日本政府,以及地方自治體,可以參考部分歐洲國家的做法,進行總量管制。

 

總量管制的好處,就是以當地能夠承受的壓力,每天限定到訪人數,既不會影響當地,又能夠帶動觀光經濟,目前世界上許多著名景點,例如希臘的聖托里尼島、印度的泰姬瑪哈陵、克羅埃西亞的杜布羅夫尼克等,都採取這樣的做法。

 

此外,因觀光客過多,導致京都的公共交通癱瘓,京都市也採取相關對策,例如將觀光客與一般居民搭乘的巴士分開,設置當地居民優先上車的通道,或是發給住民特殊證件,讓持有者可以優先上車,並鼓勵觀光客盡量利用軌道運輸等,減少觀光客影響到當地住民的生活起居。

 

至於因自身的文化風俗不同,例如邊走邊吃等,則是透過店家張貼佈告,勸說海外觀光客盡可能入境隨俗,至於花見小路,京都市則設置多國語言告示牌,希望能夠遵守並尊重當地的民情,日本政府也印製多國語言的手冊,提供相關資訊,減少觀光公害的影響。

 

由於觀光公害在這兩年,已成為各主要觀光大國的重要議題,因此如何消彌海外觀光客對一般民眾的生活影響,正是日本要邁入觀光立國,所面臨到最迫切的問題,這有賴日本政府的努力了。

 

而台灣也連續多年,有超過千萬人次的海外觀光客到訪,觀光公害時有所聞,因此未雨綢繆,不要讓「觀光立國」的美意,成了「觀光亡國」,日本經驗相當值得我們參考。

 

※作者為本報駐日特約記者

 

【延伸閱讀】

東京傳真:大戶屋的員工惡搞危機

關鍵字: 日本 觀光 京都 奈良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