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彼岸奮力塞給台灣的「養豬哲學」

張麟晏 2019年04月08日 00:00:00
在中共和國民黨的聯手下,民主(及主權)和經濟民生被操作成對立、無法相容的。(湯森路透)

在中共和國民黨的聯手下,民主(及主權)和經濟民生被操作成對立、無法相容的。(湯森路透)

多年前,一部中國電影《讓子彈飛》中,有一段戲子很有意思。生性投機取巧的馬邦德(葛優飾演)在面對鵝城裏面勢力龐大、財力雄厚的黃四郎時,質問主角張麻子(姜文飾演)說,「你究竟想站著,或想掙錢?」張麻子回說:「我就想站著,還把錢給掙了」。

 

還有更早之前一部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周年的「偉光正」(偉大、光明、正面)中國宣傳電影《建國大業》,主角毛澤東在二戰後,面對蔣介石的重慶談判時,採取邊打邊談策略。他告訴幕僚,「若沒有我們那幾把破槍,蔣介石還會跟我們談嗎?」

 

從這兩部電影身上,台灣人都應該從中學習到如何面對中國共產黨:經濟尊嚴和獨立自主。而恰好,這兩個元素卻是原本反共反到骨子裡的國民黨一點一滴喪失的。

 

為了抗衡台灣民主所帶來的「拒統」挑戰,中國共產黨的操作手段非常清楚:讓台灣人開始質疑民主自由的存在價值,進而向台灣政府施壓,讓「堅固的城堡從內部引爆」。中共的武器,就是心理、法律和宣傳等「三戰」。

 

中國共產黨透過三戰,不斷潛移默化,灌輸台灣人民一項「養豬哲學」:只要經濟好、吃得飽,即便沒有民主也沒關係(最常聽到的就是『只要過得好,任何人來當都一樣啦』的悖論)。

 

因此,在中共和國民黨的聯手下,民主(及主權)和經濟民生是被操作成對立、無法相容的。

 

這種觀念恰恰正是過去兩千多年的秦漢皇權體制,所不斷呈現的中國文化特質:所有經濟和財富,沒有皇帝的賞賜,一切都是幻影;想要過好的經濟生活,就必須臣服於皇權底下,甚至不能過問政治事。

 

中國自古以來沒有私有財產的概念,「普天之下,莫非皇土」,政府(皇帝)隨時有權收回眼前看得到的一切財富。換言之,所謂的「財產」,只是皇權「暫時借放」給普羅大眾使用的管控社會的工具。

 

簡單說,在中國,沒有所謂「站著把錢給掙了」這回事。任何在極權政治體制下的經濟動物,都是一種被操控、缺乏尊嚴且無法獨立自主的奴隸(諷刺地,奴隸不認為自己是如此)。

 

難道君不見任何犯錯,或站錯隊的中國官員、商人、平民百姓,可以在一夕之間被政府剝奪所有財富嗎?

 

這種故事已在中國上演了兩千多年,任何財富都是美麗的泡影,唯有臣服於皇權底下的銀子才是雪亮的。

 

當中共把這種奴性意識型態透過台灣政治人物、被中共豢養的台灣媒體散播在社會各角落時,台灣的民主價值和經濟活力正在一點一滴被剝奪中而不自覺。

 

因為對中共而言,只要是兩岸三地的中國人,都不應該「站著把錢給掙了」。否則,把中共置於何地?

 

※作者為前媒體人

關鍵字: 民主 經濟 尊嚴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