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蝸藤專欄:中國媒體何必對「令和」酸溜溜

黎蝸藤 2019年04月08日 07:00:00
年號漢人的發明,現在只有日本還在沿用年號,以漢人為主體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倒是一早就廢除了。(美聯社)

年號漢人的發明,現在只有日本還在沿用年號,以漢人為主體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倒是一早就廢除了。(美聯社)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4月1日正式公布,下月新天皇登基後,日本採用「令和」的新年號。「令」是指「美好」,比如成語「巧言令色」中的「令色」,就是「美好容顔」的意思(後來這個成語被「貶義化」了)。「和」是「和諧、協調、和順」等之意。菅義偉對採用這個年號的解釋為:「希望能夠選出一個符合新時代的年號。我希望(這個年號)能夠深深地扎根於日本人的生活當中」。

 

筆者對這個新年號感覺一般,空有美好的祈願,缺乏深邃的哲學。在日本近代年號中,筆者最讚賞「大正」,最夠大氣,寓意也最深邃。不過,或許「令和」正是和平時代即將結束,動蕩時代即將來臨前,最為人民期盼的願景。

 

大部分媒體除了關注「令和」二字的含義外,還關注這是日本首次從日本古籍而非中國古籍中選取的年號。菅義偉解釋,「令和」二字取自日本現存最古老詩集《萬葉集》(收集自4-8世紀的日本詩歌集)卷五,〈梅花歌卅二首.並序〉中,「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薰珮後之香」的句子。這是描述詩人大伴旅人舉行宴會,並與賓客以梅花為題作詩。

 

日本從自己的古書上選取年號本無可厚非。但這句日本原創的句子並非毫無源頭。很快,就有人找到「中國的出處」,也寫明在東漢張衡的《歸田賦》中能找到「仲春令月,時和氣清」的句子。這引來不少中日網友的「吐槽」,認爲它歸根到底「還是中國的」。

 

網友「吐槽」倒也罷了,令人意外的是,是身為中國官方媒體(有時是唯一的評論國際事務的出口)的《環球時報》,居然發文一篇《日本新年號「令和」無法抹去中國痕跡》。

 

《環球時報》這種小氣、小格局的民族主義令人搖頭。

 

在中國古文學中,「有出處」或者「撞句」極爲常見。這有幾個原因:

 

第一,一些普通的句子,本來就存在很大「撞句」的可能。比如《歸田賦》中「仲春令月,時和氣清」的話,是相當平實的話。想象一下白話文說「二月天,天色晴朗」一類的話,如果說一個人說「天色晴朗」,第二個人說再説「天氣晴朗」就算是「抄襲」,那麽就乾脆不讓人説話算了。

 

第二,吸收古人字句養分本來就是文學創作的重要手段。即便是大文豪王勃的千古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也有所本:「XX與XX齊飛,XX共XX一色」的句型就源於梁朝庾信的《馬射賦》:「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共春旗一色。」

 

第三,漢人訓詁學發達,其中一門學問,就是在一篇文章中尋找文本的出處。大文豪蘇東坡的名詩《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當中的「空濛」就被注者認爲來源於《文選》謝玄暉的「空濛如薄霧」。後兩句確實找不到出處,才被認爲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日本方面倒也沒有這麽「民族主義」。其實就在日本出版的《萬葉集》的註解中,也寫明在《歸田賦》中能找到「仲春令月,時和氣清」的句子,認爲〈梅花歌卅二首.並序〉的這句話源於此。

 

不可否認,日本文化與「漢文化」緊密相連。日本一直被國際學術界認爲是「東亞文化圈」(East Asia cultural sphere)的一部分。這個文化圈以前被稱爲「漢文化圈」(Sinosphere),又有稱之爲「中華文化圈」。它主要包括在歷史上長期使用漢字的地區:「漢地」、朝鮮、日本、琉球、越南等地區。

 

不可否認,日本文化與「漢文化」緊密相連。(橫濱唐人街/圖片取自PAKUTASO)

 

其中「漢地」是漢文化圈的發源地,自不用多說。朝鮮、日本、越南、琉球等都相當主動地接受漢文化,特別是文字。朝鮮半島在漢代就一度被漢朝佔領,以後在朝鮮半島北部和滿洲大部分地區立國的高句麗也沿用漢字。朝鮮半島南部的新羅和百濟也在三國時代(427-660年)引入漢字。日本在大化革新(645年)之後全面學習唐朝文化,包括漢字。越南(北部)在公元968年丁朝建立前長期是中原皇朝的一部分,獨立後繼續沿用漢字。琉球在明朝之後成爲藩屬國,從此也用漢字文化。這些地區大量的古代書籍都是(主要由)漢字書寫的。

 

凡是與漢字有關的事物,沒有不和漢文化圈相連的,特別是各國古代文學創作,也大都能在漢人經典中找到源頭。從來沒有人不認爲,以漢字命名的日本的年號,會與漢字文化毫無關係。

 

更進一步,年號這個東西就是漢人的發明。現在倒是只有日本還在沿用年號,以漢人為主體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倒是一早就廢除了。

 

《環球時報》對「中國痕跡」耿耿於懷,更在於它沒有正確理解「漢文化圈」。

 

雖然「漢地」或「中華」(即中原地帶)是「漢文化圈」的發源地,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擁有「漢地」,但這不表明整個「漢文化圈」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家所應該「霸佔」的。

 

網上流傳一句話,「隋唐在日本,宋朝在越南,明朝在朝鮮」。這句話雖然有所簡化,但基本反映了歷史事實。日本保留很多隋唐文化,越南保留很多宋朝文化,朝鮮保留很多明朝文化。當然,它們在各自發展中,在不斷發展自己的「漢文化」的同時,也融入其他文化,最終形成各自的獨特文化。這正如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也融入了包括馬克思主義的其他文化一樣。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日本、朝鮮、越南等都是「漢文化圈」的分支。在一些方面,它們甚至比現代中華人民共和國保留了更古老的傳統。它們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行的,而不應該有主次之分。

 

事實上,進入近代之後,日本的漢字文化深刻地影響滿清和中華民國乃至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使用的相當多現代社會和科學詞彙都是「和制漢語」。這是日本對「漢文化圈」的創造和巨大貢獻。即便在現代,日本漢語流行語也很多被直接搬入中文應用,比如「人氣」、「萌」等。

 

應該看到,進入現代之後,「漢文化圈」既擴大,又縮小。一方面,從面積上說,是擴大了;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漢文化圈」被擴充到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一帶。另一方面,從使用國家的多少來説,卻縮小了。越南和朝鮮都抛棄了漢字,越南轉用拉丁文,朝鮮轉用諺文。雖然它們還保留相當多的「漢文化圈」傳統,但不使用漢字後,都會逐漸異質化。現在真正大量經常使用漢字的,除了大陸、香港、澳門和臺灣,就只有日本(此外還有以漢人移民為主體的新加坡,及漢人占不小份額的馬來西亞)。

 

因此,「漢文化圈」的人民,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應該分外珍惜這種「漢文化圈」的「共同經歷」。爲此就必須破除兩種心態:

 

一是大漢人主義,漢人為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希望把「漢文化」 或「中華文化」發揚光大,就要意識到和主動提倡,「中華文化」,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獨佔的文化,要擯棄那種「什麽都說成是中國的」的「文化沙文主義」。

 

正如筆者曾寫道:每年在美國都有很多人都向筆者祝賀「中國新年快樂」。筆者每次都反覆耐心地向他們解釋。這是農曆新年,中國過這個新年,但農曆新年不是光屬於中國的,它是東亞各民族的共同節日。儘管它起源于「漢地」,但隨著文化的散佈和各地文化的獨立發展,各國都為農曆新年加上了自己的特色,豐富了農曆新年的内涵。農曆新年已經不再是中國的特產,而是東亞各民族共同構建出來的屬於自己的節日。

 

漢人不應該狹隘地把農曆新年看成是自己獨有的新年,而應該以更加寬容開放的心態,作爲東亞民族的一份子,去歡慶這個屬於東亞人的節日。正如漢人不必狹隘地認爲韓國人「霸佔」了「中國的端午節」一樣,漢人也不應該「霸佔」這個已經屬於整個東亞人民的節日。

 

二是去中國化意識,這是對其他一些民族而言的。要認識到,一些文化如農曆新年雖然源於中國,但已經滲入自己的文化根源中。不能因爲它源於中國,就否認其是本民族的文化。這同樣也需要一種開放寬容的心態。

 

《環球時報》的格局太小氣,它既沒有能正確理解何為「漢文化圈」,也沒有意識到:你越把什麽都往中國身上拉,反而越把其他國家推離中國。

 

※作者為旅美學者

 

【延伸閱讀】

黎蝸藤專欄:貿易戰草草收場 川普成最大短板

黎蝸藤專欄:千禧世代上位 美國民主黨也面臨路線之爭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