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成落幕】走下神壇安撫人心 明仁賦予天皇時代新意義 

高詣軒 2019年04月14日 07:00:00
明仁天皇與皇后美智子12日與學童面對面。(美聯社)

明仁天皇與皇后美智子12日與學童面對面。(美聯社)

1991年日本長崎的雲仙普賢岳火山爆發,當時明仁以天皇之姿,親身到避難所,捲起袖子、脫下鞋子跪坐,親身與災民相對。身為歷史上被人民視為神的天皇而言,此舉當時引起了部分激進國族主義者的反彈。

 

靜岡福祉大學日本史名譽教授小田部雄次(Yuji Otabe)向《法新社》(AFP)表示,明仁展現的親民行動可說是做為天皇的一場「賭博」。

 

從2019年、明仁將卸任的今時回首,或許可以說他贏了這場賭局。

 

迄今為止的平成年間,日本天皇的角色逐漸從神聖轉為親民,在日本重大天災發生後願意親身慰問災民,例如2011年的東北震災後,也可看見明仁與災民對坐慰問的身影。據《法新社》(AFP),大部分日本民眾對天皇抱持「正面」態度或「敬意」,也顯示明仁成功掌握民心。

 

 

專精日本法制史的京都產業大學准教授久禮旦雄向《法新社》表示,天皇的地位反映了各時代的精神,「在某一時代,天皇就像教宗;在另一個時代,天皇可以像是沙皇。以現在來說,天皇的角色與國王相似...天皇的角色與國家的大時代有所鏡射。」

 

時代的變遷,也讓自從1989即位的明仁持續思考著身為天皇的意義。平成時代結束之際的當今日本,雖然已不再是30年前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整體經濟依舊富裕,人民的生活品質也繼續逐漸提高,也享有全球稱羨的平均壽命。在這期間,身為憲法所稱「日本國以及日本國民整體的象徵」的他,在國家前進的道路上扮演了什麼角色?

 

對日本戰時作為表示遺憾 深化與鄰國關係

 

明仁即位時,仍未明確掌握到天皇的角色定位。他在2016年8月對日本國民的有關「退休」規畫演說中,就曾經表示:「自即位以來,在履行天皇之國事行為的同時,也關於日本國憲法下規定為國家象徵的理想角色,每天都在摸索與思考當中。」

 

可以確定的是,明仁的角色和父親裕仁天皇必截然不同。在裕仁治下的昭和時代,日本歷經二戰,戰爭結束後的天皇也因國家發動的侵略備受責難。據美媒《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美國在戰後本欲終結天皇制,但盟軍佔日的領袖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則主張,保留天皇有助日本重建與其民族情感。後來,天皇的存在也有助在冷戰間,日本知識界、政治階級的凝聚。

 

 

二戰後的天皇雖然保存,但已經在憲法上去除政治實權、神話的面紗也揭開大半。時至明仁即位,日本戰後的創傷大部分已獲包紮,並已培養出雄厚的經濟實力,在冷戰尾聲的年代開始職務的他,也得以將心力放在與國際社會交好的工作上。

 

於是自就任起,明仁與許多二戰時的昔日敵對國家加深了邦誼,例如在1992年間,他曾在出訪中國期間,為二戰時造成的不幸示哀。雖然有人批評明仁應更鄭重道歉,但明仁訪中也為中日關係未來發展架了舞台。

 

明仁在外交上,大多扮演如同非官方親善大使的角色。2009年,明仁與皇后美智子曾經到美國進行友好訪問,在夏威夷紀念殉職美軍的太平洋國家紀念公墓致意,並到訪加拿大。

 

在位期間,明仁也先後出訪印度、帛琉、菲律賓與越南等國,加深國際友誼並誌念戰時的悲劇。在最近的2018年,明仁也在5月於東京會見到訪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共慶《中日和平友好條約》40周年。

 

明仁與美智子牽手一甲子。(美聯社)

 

較為人批評的,應是明仁從未出訪二戰受害嚴重的南韓一事,但明仁對修復兩國關係也做出過努力,迄今屢次對戰時日本的作為表示遺憾。1990年間,時任南韓總統的盧泰愚訪日時,天皇也向他表示對於過去日軍佔領朝鮮半島時的狀況表示深切遺憾。

 

平成年間關懷天災人禍 明仁發揮存在感

 

明仁在位期間除了拓展外交關係,逢日本國內重大天災時,明仁打破天皇蔽世的傳統出面鼓舞人心之舉,也受到民眾的注意。例如1995年阪神大地震後,明仁曾發布書面聲明鼓勵日本民眾;在造成上萬人罹難的311地震後,明仁也罕見透過電視向人民發表演說,並親自探視災民安置所。

 

除了天災以外,日本在1990年代也歷經泡沫經濟崩解後的蕭條,對此明仁也持續在幾次新年談話中鼓勵國人往前看、擁抱祝福。《德國之聲》(DW)引述名古屋大學皇室研究學者河西秀哉表示,在平成年間,社會不公平等現象擴大,許多人陷入憂慮、失去方向,此時天皇風格的改變頗能讓人民有感。

 

明仁治下的平成時代將邁向「令和」。(美聯社)

 

有關天皇的政治影響力,7世紀的天武天皇可說大權在握的代表,但也有部分時代的天皇被其他掌權的家族視為傀儡。以明仁來說,雖然他在政治上一貫低調、不干涉,但據《外交政策》引述意見指出,明仁此時退位或許可看出政治立場的風向。

 

《外交政策》引述分析家加藤典洋認為,明仁對於保守派首相安倍晉三力求修改日本和平憲法、使其能建立軍隊的操作逐漸抱持懷疑態度。也有意見認為,明仁退位的時機也顯示皇室對於安倍政府推動修憲的鷹派方針感到不安。《法新社》也指出,明仁所展現的態度為拒絕國族主義,過去也呼籲歷史應該被記得而非粉飾。

 

安倍鷹派修憲爭議 動搖平成和平理念

 

同樣,《德國之聲》報導引述學者河西秀哉表示,明仁提早退位可能意在保持自己的作法不受侵害,好移交給繼任的兒子。有皇室專家指出,日本保守派可能藉健康或年邁等施壓明仁,或與明仁考慮退位有關;明仁則似擔心若繼續下去,將有損他替皇室創造的形象。東京的德國日學研究所(DIJ Tokyo)歷史學者韋伯(Torsten Weber)也直指,明仁比平成年間大多首相都更致力與鄰國修好。

 

 

明仁從未直接對此事直接表達過立場,但據《外交政策》,明仁過去已經釋出支持和平、遵守憲法的訊息,頗為大眾所知。正因為此,以及他逐漸揭開的皇室面紗,《外交政策》認為他將以史上首名「公眾的天皇」(public emperor)為後人所記得,平成天皇一向溫和的態度有助形成佳話。

 

2月間,明仁也談到在自己在位期間「和平」的重要,強調年號「平成」意即和平的達成,也可望將這個理念託付給下一任天皇。的確,其子德仁過去曾積極參予父親的友好出訪,過去幾年也先後出訪越南、泰國、柬埔寨與寮國等地,料即位之後將繼續在不干預政治之下,成為與鄰國交好的大使。

 

近30多年來的平成時代見證了天皇角色的轉型。雖然昭和年間的天皇地位產生劇烈變化,明仁可說是首名完全扮演象徵性質、非政治角色的天皇,引導日本建立、修復、維持與外國的關係,並適時對國內人民表示關懷,也彰顯日本戰後走向和平的道路。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