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我們需要一個國家數據頻道

Emmanuel L 2019年05月15日 00:00:00
台灣應該由政府成立一個國家數據頻道,可以模仿股市大盤一樣滾動式地報導各種國家重要數據。(攝影:李智為)

台灣應該由政府成立一個國家數據頻道,可以模仿股市大盤一樣滾動式地報導各種國家重要數據。(攝影:李智為)

今年蔡政府開始大力宣傳她任內經濟成長率比以前好,失業率比以前低,投資比以前多。而日前馬英九前總統的基金會舉辦了一個經濟論壇,也強調他任內出生率回漲、世界經濟成長率排名、國家競爭力排名在前段班。那麼台灣的經濟究竟是變好還是變壞了?我們到底應該相信誰?

 

各自的支持者們似乎也只能用自己的感覺、經驗或頂多引用自己支持對象所提供的數據來互相爭論,但這樣的爭論似乎也永遠不會有結果。因為今天社會的複雜程度已經不是我們用直接的感覺、經驗就能夠精準把握的。要更加準確地認識國家社會的現況我們需要整合各種不同的統計調查數據。

 

然而我們今天了解這些數據的管道主要是新聞媒體,但是這往往是零散、片面的,只有某些議題剛好浮上檯面時,才會報導一些相關的數據,並且各種議題間的比重極不平衡,例如比起環境、社會問題的相關數據更加著重在經濟數據上。況且今天的新聞媒體立場分明,為了支持自己的立場要不就是引用來源不明的數據,要不就是片面地只挑自己有利的數據報導。

 

我們往往只能被動地接受這些資訊,轉到某個電視台就覺得台灣經濟沒救了,轉到下一台就覺得經濟大好,前途一片光明。看到薪資平均數就覺得低薪是不是自己能力有問題,看到中位數又覺得原來大家普遍低薪,看一下購買力平價又發覺原來在世界上我們還算過得去。

 

看到債務佔GDP比會感覺台灣財政很健康,看到佔政府年度收入比又會覺得不妙,看到台灣稅收佔GDP比才知道原因是台灣稅率很低、政府收入不高。這源自於我們一般人對於數據非常陌生,並不知道同一個議題有哪些不同的數據值得我們關注以及它們代表了什麼意義。這也讓我們浪費許多時間、資源在做不可能有結果、進展的爭辯。

 

要改善這個問題,我認為應該由國家成立一個國家數據頻道,可以模仿股市大盤一樣滾動式地報導各種國家重要數據,還可以做各種橫向(與其他國家)、縱向(與過去年代)的比較,讓有心人、有空閒的人每天都可以看看關於國家社會的各種統計數據以及它們在世界與歷史上的定位,培養自己對數據的敏感度。

 

數據不能代表全部的實際情況,數據還需要解讀,但至少數據是一個相對客觀的基礎,它可以讓討論有一個明確的交集、不會漫無邊際的開展。另外還可以學股市大盤一樣有解說員來解盤,也可以針對各領域的數據請專家來解析其意義或做政策辯論。這樣不但可以吸引大家的興趣,還可以培養大家自己解讀數據的能力,成為公民教育的一環。這能讓人民在面臨各種社會議題的各方辯論時化被動為主動,自己掌握了一項客觀工具能夠主動地去評判淑是孰非,不用再被動地只能相信某個媒體提供的立場。而當人民熟悉各種基本重要數據後,也能逼迫各黨派代表、評論員們在辯論時必須更嚴謹地提出自己的證據,否則馬上就會被發現破綻。

 

有人可能會說不是已經有主計總處的網站可以查詢各種數據了嗎?但我要說這是主動與被動的差別。首先網站你不會主動去看,也不可能那麼勤勞天天去看。但頻道你可能不小心就轉到,每天轉過去看一下也很方便。而且天天看才會產生熟悉感,熟悉一些基本的重要數據後,遇到相關的議題也才能馬上反應,不會輕易被片面的說法牽著走。

 

其次你去網站也不 一定知道自己要看什麼數據,頂多挑自己懂的、關心的一兩項來看。但頻道是全面的各領域的各種數據,你會看到你原本關心的,也會看到以前沒注意過的重要數據,可以培養一個全局的視野。而且頻道可以搭配解說員或評論員辯論,這會更加吸引人、也會讓人學習到各種解讀方式,進而培養出自己的看法。

 

人民是國家的擁有者,就像是國家的股東一樣。如果我們整個國家每天有這麼股民願意花時間在研究股市大盤、公司財報,就為了讓自己的投資做出更有利的決定,那麼花同樣的時間精力來研究同樣跟自己的利益切身相關的各種數據,是不是也會讓我們在決定重要議題、選擇政府、乃至規畫自己的人生上面能做出更理性更有利的決定呢?這個想法已經提到了公共政策平台上面,有興趣的人歡迎附議或留言討論。

 

※作者為政大學生

關鍵字: 數據 經濟 財政 GDP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