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修法】選舉打假要法院「3天內裁定」 恐淪政治鬥爭工具

王怡蓁 2019年05月29日 09:20:00
行政院提草案遏阻不實選舉消息擴散,要法院3天內裁定當事人提的「緊急限制刊播令」,引發司法界反彈。(資料照片/陳沛妤攝)

行政院提草案遏阻不實選舉消息擴散,要法院3天內裁定當事人提的「緊急限制刊播令」,引發司法界反彈。(資料照片/陳沛妤攝)

行政院陸續祭出法令,希望遏阻不實消息擴散。在選舉罷免言論上,行政院提出草案,由當事人提出「緊急限制刊播令」,規定法院要在3日內裁定、通知媒體立即下架。此舉引起司法院及法官協會強烈反彈,法學者也紛紛表態反對由法院進行選舉打假,直指將捲入政治競爭中。

 

 

 

「法院審查最具公信力」 政院草案已送立院

 

行政院會於16日通過「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及「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草案規定,選舉公告發布或罷免案宣告成立之日起至投票日前1日止,擬參選人、候選人、被罷免人或罷免案提議人對不實內容之競選或罷免廣告,得向法院聲請緊急限制刊播令,並於3日內裁定,若媒體不下架,則可罰20至200萬元。目前草案已送至立法院。

 

行政院表示,行政機關無法審查選舉罷免言論,由法院來擔任審核機關,才能保障言論自由。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表示,法國也曾通過立法,針對不實選罷廣告在48小時內進行假處分裁定,平台業者也認為由法院裁定才有公信力。內政部則指出,最快明年大選便可實施。

 

針對不實選罷廣告限期內進行裁定,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舉法國為例,認為應由法院裁定。(資料照片/張文玠攝)

 

 

法院:應由行政機關、平台業者、媒體查核

 

司法院民事廳長李國增受訪指出:「法院不適合當事實查核的機關,應由行政機關來進行查核。」他認為,行政機關與法院相比,在事實查核的資源與專業上更佳,由行政機關、平台業者或是媒體來監督並查核資訊,才是更好的選擇。至於是否成立獨立機關或是由哪個行政機關來進行認定,李國增認為應由行政機關來決定。

 

有些事件需要由法院緊急處理,而不適合由行政機關進行,李國增舉例像是涉及人身自由的部分,由法院提早介入審查,才能彌補事後救濟不足之處。李國增認為,不實廣告不會限制人身自由,因此缺乏由法院裁定的法理基礎。

 

李國增強調,司法是權利救濟機關的角色,屬於事後的救濟,不適合擔任第一線查核工作。

 

司法院民事廳長李國增認為,除非涉及人身自由,否則法院是權利救濟的角色,較不適合做事實查核。(取自李國增臉書)

 

 

法院若掌廣告下架大權 恐淪政治鬥爭工具

 

李國增表示,目前草案設計是由民事庭裁定,聲請的當事人負舉證事明的責任。他說,只要有人主張受不實廣告侵害,向法院聲請主張下架,法院就要在3天內裁定,且無調查證據的程序,形同聲請的當事人只要能說服法官,法官就能裁准下架廣告。李國增認為好像讓法院捲入政治競爭中。

 

在行政考量下,是否影響司法權?李國增表示,行政院是選罷法的主管機關,行政院提出修法草案是他們的職責,但涉及司法的部分,司法院認為不宜由法院裁定,在立院審議時,也會如此表達立場。

 

 

3天判真假太扯 學者:蘇啟誠案至今未明

 

「絕對不適合由法院裁定。」真理大學法律系所副教授兼刑事法研究中心主任吳景欽接受《上報》採訪時,再三反對由法院裁定不實選罷廣告。他說,由法院裁定聽起來比較公正,但3天內怎麼進行事實認定?他表示,日前監察院因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啟誠輕生案糾正外交部,事發時為去年9月,到現在監察院的認定與外交部不同,經過這麼長時間的調查,還是無法確定哪個才是真實的說法,要怎麼讓法院在3天內進行認定。

 

法學副教授吳景欽再三反對由法院裁定不實選罷廣告,他強烈質疑3天內要如何進行事實認定?(資料照片/李智為攝)

 

在制度設計上,吳景欽認為至少要讓兩方陳述,進行言詞辯論,但草案卻是由當事人提出事證後,由法院直接認定。他質疑,只要當事人有錢有資源,就可以一直告對手,最後法院擔憂背負罵名,可能都不敢裁定下架廣告。吳景欽直言,只要當事人不爽對手就去告,簡直讓法院變成政治鬥爭的工具。

 

【延伸閱讀】
●【曲棍球彈劾案】學者質疑實質干預個案 陳師孟譏:寒蟬不是別人造成的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