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別讓浪浪枉死 《十二夜》導演:立法強制幫寵物植晶片

黃驛淵 2016年10月30日 18:58:00
因拍攝紀錄片《十二夜》而促成「十二夜條款」的導演Raye說,要遏止棄養行為,最好的方式就是立法強制雇主幫寵物植入晶片。(Raye提供)

因拍攝紀錄片《十二夜》而促成「十二夜條款」的導演Raye說,要遏止棄養行為,最好的方式就是立法強制雇主幫寵物植入晶片。(Raye提供)

「17年前制定《寵物登記管理辦法》時,就已賦予雇主責任,必須辦理寵物登記並植晶片,但過了17年,仍無法完全落實。一旦無法從源頭管理對飼主課責、遏止棄養行為,即便實施『零安樂』,空間、人力有限的收容所,也只能變成代罪羔羊!」《十二夜》紀錄片導演Raye接受《上報》專訪時,談起即將上路的「十二夜條款」,語重心長地說。

 

2年前,Raye進入彰化員林收容所拍攝、記錄流浪貓狗的處境,牠們「只能活12天」的命運,引發社會廣大回響,更促成《動物保護法》修法通過「十二夜條款」,明年2月起,公立收容所全面禁止替流浪動物安樂死。

 

然而,年年增長的流浪動物數量,即便「零撲殺」政策順利上路,後續的管理壓力卻全落在各地收容所。

 

第一線真實處境:收容所爆滿超收 地上還有血跡


「我曾在新北市五股的收容所看見一隻狗,全身有10幾個洞,牠所待的公犬區,原本只能容納5隻狗的小小空間,居然關了10隻狗,地上還看得見血跡。」Raye說,提倡流浪動物「零安樂死」的同時,應該並重動物福利;但實際走一遭收容所就可發現,空間有限的收容所爆滿超收,第一線人力又不足,所內5、6名員工即便有心照顧也分身乏術,這就是第一線的真實處境。


根據農委會統計,台灣2009年的流浪狗共8萬4891隻,平均每百人就有0.37隻,但到了去年已增加至12萬8473隻,平均每百人有0.548隻。換算一下,台灣平均每年增加的流浪狗數量高達7200多隻。


遏止棄養現象,Raye認為,必須儘速修改《動物保護法》,強制要求飼主辦理寵物登記並植晶片。

 

台灣每年增加的流浪狗數量高達7200多隻,未來實施「零撲殺」政策後,後續收容所的照顧品質將是一大問題。(攝影:李隆揆)


現行《動保法》規定,飼主若未依法寵物登記、植入晶片,「經勸導拒不改善」才會開罰;但實務上根本沒有具體的執行標準,導致此項對飼主課責的規定形同具文。而民間動保團體保守估計,我國目前未依法寵物登記的家犬貓高達50萬隻。


事實上,我國早年的《動保法》條文在一開始制定時,並沒有「勸導」條款,只要未依法辦理寵物登記,可不經勸導就直接開罰2000元到1萬元;但到了2007年底修法時,罰則雖提高到3000元到1萬5000元,卻同步增加了「經勸導拒不改善」等字眼,等於替執法及稽查開了後門。

 

修法刪除「勸導」條款 不讓稽查開後門


在民間團體積極倡議下,本屆立法院包括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國民黨立委王育敏等人已各提修法草案,要求刪除《動保法》第31條的「勸導」條款,法案目前已一讀、交付委員會審查。


農委會畜牧處動物保護科對修法則樂觀其成。官員表示,目前寵物登記的覆蓋率大約一半,若不強制寵物登記就無法對飼主課責,另因勸導會耗費3倍的稽查人力,因此會支持朝野立委提出的修法方向。


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執行長劉晉佑則認為,應積極推動「精確捕捉」及「節育」,才能達到真正「零安樂」。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近年已與獸醫師合作,至全台各地及偏鄉宣導並免費替貓犬節育、施打晶片,今年已辦了72場、共服務1萬1000隻犬貓。

 

若無法從源頭管理對飼主課責、遏止棄養行為,即便實施零安樂,浪浪們在空間、人力有限的收容所,也只是成為惡飼主的代罪羔羊。(攝影:李隆揆)


「有些人可以跟流浪動物和平共處,但有些人則極度厭惡。」劉晉佑表示,在收容所資源、空間有限現況下,建議透過「社區共識決」,例如社區達三分之一同意的話,就讓造成社區不安、有攻擊性的流浪動物優先入所安置,另一方面也要持續透過節育、TNR(誘捕、絕育、放回原地)等措施來抑制流浪貓狗繁殖。此外,《動保法》目前對流浪動物沒有任何定義,導致權責不清、甚至濫捕,也應一併修法納管。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