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難道是要透過網路謠言建立對性與性別的知識

張雅喬 2019年06月18日 00:00:00

若刪除性平教育,是否將使孩子無法獲得正確觀念,甚至透過網路、謠言建立對性與性別的知識呢?(攝影:張家維)

學生:「同性戀只要發生性行為就會滋生和得到愛滋病!」

老師:「愛滋病跟性傾向沒有關係,而是跟不安全的性行為、血液感染或是媽媽本身有愛滋病,會垂直傳染給胎兒。」

學生:「同性婚姻通過就會導致全臺灣的生育率下降!」

老師:「臺灣生育率下降本來就不是同性婚姻導致,現在就有許多異性戀家庭沒有生養小孩,包含許多複雜的原因,像是經濟能力、社會環境、福利等等。」

 

學生A:「在同志家庭的小孩,因為每天看到家裡都是同志,長大就會變成同性戀。」

學生B:「那在異性戀家庭長大的人,為什麼沒有全部都是異性戀?」

 

以上幾個對話,都實際於課堂中發生,雖然當下老師能一一給予適當的回應,再加上已經有正確性別觀念的其他學生們發言,讓錯誤的資訊就此打住,然令人擔憂的是,這些是國中小完整的性平教育未被刪除下,部分孩子們對性與性別的認知,那麼若真的刪除,是否將會使孩子無法獲得正確觀念,甚至透過網路、謠言建立對性與性別的知識呢?最後受到傷害的,仍是我們的孩子本身啊!

 

身為一個專任輔導教師,較少有課堂時間帶學生們認識、理解各種議題,較多工作內容是與孩子晤談,因此在個別輔導過程中,聽見不少令人心碎、憤怒和無奈的生命故事。工作第一年,一位九年級孩子,在畢業前夕向我出櫃,孩子從來不敢向其他人說,也不知道能和誰說,不確定朋友是否能接受非目前社會主流的性傾向,擔心家人知道會責罵她,國中三年來都在迷惘與孤單中度過,但因為在會考後進行不同性傾向的討論,孩子才了解自己並沒有任何錯或不同,只是喜歡的人性別與自己相同,看著她出櫃時從緊張到豁然開朗的神情,內心說不出的心酸。

 

而在今年也遇到兩個孩子,都因為性別氣質與社會刻板印象不符,遭受同儕閒言閒語、刻意疏離,甚至同學會大喇喇地討論孩子們的性傾向並以言語攻擊,雖然事件在與導師的合作下落幕,可是孩子自我概念的形成帶著懷疑與不安,嚴重的話更可能成為一輩子的傷害。

 

如此多現場血淋淋的案例,讓關心性平議題的老師們認為要更加強宣導,除了課程教學外,也透過發行刊物提供相關文章、融合時事議題,並建立與學生對話的平台,來清楚瞭解學生們對性平教育的想法。某一期刊物請學生回應「你/妳認為的性別平等教育應該要教什麼呢?」。經過一周自願投遞,共84篇來自不同年級國中孩子們的真實聲音,都是此時此刻成長的他們,在自我探索與人際互動過程中面臨的議題,而這些回應,雖然沒有端正的字體,也不如大人們流暢華麗的用字遣詞,還有令國文老師們擔憂的錯字,卻呈現出孩子們眼中真正的性別平等,其實就是「以愛為核心,以尊重為前提」:

 

尊重每個人喜歡的人事物。因為每個人的性向並不同,需要每個人的包容和了解,才能創造一個充滿愛的世界。

 

我認為性別平等教育應該要教「跨性別」是什麼,因為現在有很多跨性別者,他們是不被尊重的,希望我們大家都去正視他/她。

 

孩子們有時真的在我們期待之上,他們心中的愛也遠比社會想像,所以,不要放棄落實性別平等教育的任何機會和可能性,我們的下一代都已經開始帶著尊重的心好好成長了,身為大人的我們,尤其是最直接接觸教育的我們,更該以完整適切的性平教育引導孩子,在未來建立更加友善的社會。

 

※作者為嘉義民生國中專任輔導教師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