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史科的問題(五)從《復仇者聯盟 3》開始談起

羅永康 2019年06月20日 00:00:00
文革初期,青年揮舞毛主席語錄,抬著馬克思像遊行。(圖片取自香港立場新聞)

文革初期,青年揮舞毛主席語錄,抬著馬克思像遊行。(圖片取自香港立場新聞)

前陣子,看了《復仇者聯盟 3》,歹角想殺掉宇宙一半生命,來「拯救」世界,在另一電影《天使與魔鬼》也見過相關理論。這種思維,在西方不是新鮮事。根據馬爾薩斯的人口理論,人口大量增加下,糧食等生存資源不足夠,生活水平會下降。理論推出後,不少人認為應該用各種方法限制人口,有的更喪心病狂至認為應該利用戰爭等屠殺手段。

 

歷史上付諸實行的,是納粹德國。她除了有系統屠殺猶太人外,還有吉普賽,及斯拉夫等其他「低等民族」,以爭取「生存空間」,製造更多糧食,養活人口。誠然,他也有增加本國「優等的」,但對於「多餘的」殘疾人士,一律用安樂死等方法,殺無赦。

 

的而且確,電影歹角是無差別消滅一半生命,但其與納粹的共同點,就是:「把『多餘的』人口消滅。拯救世界(或自己種族)。」

 

其實,這種思維,亦暗藏於中史教科書之內。

 

中國歷史,除元朝橫跨歐亞外,基本上每朝「天下」版圖也差不多,即使分裂,「天下」大小,變化不大。中國以農立國,大部分人口是農民,在人口增加的情況下,土地自然不敷應用。中華五千年,人口應該膨脹得很厲害,但不少時間耕地仍然足夠,關鍵就是天災人禍(戰爭),減少了人口。

 

用一例說明之,明末人口膨脹,耕地不足,做成嚴重的失業問題,引致民變流寇四起,至滿清入關,嘉定三屠,揚州十日,流寇張獻忠又云「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德以報天」,瘋狂殺人,令當時人口急劇下跌。大量死人,使原本不夠用的耕地,變回足夠了。「多餘的」勞動人口大量死掉,失業人數大幅下降。這些情況,亦在各治亂興衰朝代之間發生。學生讀來,很容易出現《復仇者聯盟 3》歹角想法,認為「死人可以救世界」。

 

一些讀中史的香港人,要強調,是香港人,對於一孩政策立場,也是持有同樣想法。認為人口太多,會對經濟有害,甚至妖魔化替孕婦維權的陳光誠律師。和支持納粹,主張優生學的知識分子一樣,他們不少是飽學之士。

 

誠然,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有人口政策,但你們有聽過一個地方像中國,叫人強制墮胎,而且腹中塊肉已成型嗎?相信除了納粹德國令殘障者安樂死,只有中國如此,而出奇地,竟然有香港人支持用這種冷血手段推行的人口政策。可以認同控制人口的「目的」,但贊同無人性的「手段」,真的是駭人聽聞。

 

做成這種無人性的想法,教科書責任,不可推卸,正如之前幾篇提及,中國史觀念,歷來用上「搬龍門」的敍事方式,別人打我們,就是「入寇」和「侵略」,我們打別人,就是「武功興盛」。更甚者,如第一篇所言,把勝利者視為「正統」,於是,便做成合理化戰爭這種殺人行為。加上前面所述的死人對經濟有好處,自然而然,便煉成無人性的思想。

 

清朝乾隆年間,有「十全武功」,其中一項,是征伐蒙古準噶爾部,初中教科書對此持肯定態度,但事實是,這場戰役,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種族滅絕,中國軍隊把該族成年男丁,統統殺光。

 

正如第三篇所言,中國史觀對於統一,有一種病態的執著。總之,分裂,就是不對的。統一,就是正確的。而統一總少不了戰爭,史書對於歷代名將,讚不絕口,彷彿殺人是美德。上段的征準噶爾,正正是為了「統一」。開疆闢地,也是美好的。讀漢武帝征匈奴,唐初收服突厥,全部歌功頌德。

 

今天西方主流仍然是基督信仰,但世史教科書不會歌頌十字軍東征對耶路撒冷的屠城,幾乎對任何挑起戰爭的人,都評價負面,除非像華盛頓和拿破崙般,是為了自由或民主而戰。砲艦政策,殖民地的剝削,也沒有把黑說成白。反觀中國,即使只是為了地圖大小而挑起戰端,普遍也評價正面。

 

既然中史教科書中的殺人戰爭值得歌頌,如果連帶上降低失業率,令人保持生活水平,自然殺得有道理了。支持一孩政策要人強制墮胎,對那些讀中史讀壞腦的人來說,也是小菜一碟了。

 

中史人歸納出死人對經濟有好處,也是有學理證明的,因為在馬爾薩斯之前,中國同樣有一個叫洪亮吉的讀書人,提出類似理論,指出長時間少戰爭,會令人口增加,生活水平下降,結合上段一些西方人提出方法,加上前面明末清初的 modeling ,有中史人出現這種可怕思維,便不足為奇了。

 

回到文首兩電影所講的「救世」論調。馬爾薩斯的理論,是建基於一個前提,就是糧食生產沒有突破。經濟學教科書常言:「假設其他因素不變。」但世界卻在二百年間,翻天覆地。

 

工業革命,人口不斷增長,死亡率持續下跌,就是農業生產得到突破,人們足以存活。革命亦令人們生活水平改善。人口增加,碳排放固然令全球增溫,但只要加大發展核能力道,人類是可以維持現生活水平,同時減少污染。根本用不著殺人救世。

 

中國 49 年後文革、大躍進、三反五反,死人以千萬計算,但今天仍存活十幾億,而且可以飽腹,此當然是改革開放後的經濟增長使然,但農業生產技術得到發展,亦應記一功。「米神」袁隆平令水稻單位產量上升三倍。只要糧食生產方法有突破,人類是可以不靠殺人,而養活更多人的!但中史教科書提都沒有提米神奇蹟,做成了扭曲而無人性的殺人救世思維!

 

上篇講到,應該大學才讀中史,或在中學只讀世界史。看到這裡,應該清楚。前者,正如上篇所言,是因為大學讀歷史,是一科一年讀一個時段,較為深入,與此同時,史學方法科,是講求真、善、美。殺人當然不善,但中學教科書,沒有教這些,而且竟然正面評價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種族滅絕。我很奇怪這樣的教科書為何可以出版。

 

如果真的要教中史,最起碼,要教導真善美,與及不用殺人,也可以養活更多人口。雖然課程沉悶,受洗腦的人,少之又少,但有希特拉思維的人,一個也嫌多。朝野都應該再三考慮教科書內容,不能讓官方學者閉門造車,這樣對整個社會不負責任。(本系列專文由香港立場新聞授權轉載)

 

※作者為香港立場新聞博客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