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史科的問題(十一)教科書沒有提的五四對抗戰影響

羅永康 2019年06月28日 00:00:00
五四運動期間,抗議者於北京示威。(維基百科)

五四運動期間,抗議者於北京示威。(維基百科)

對日戰爭,教科書出奇地,沒有提五四與它的關係,如沒有五四,中國不會抗戰。對比宋明兩朝亡國時,軍隊大規模投降,現代抗日,打足八年,死人千萬計仍戰鬥。民間主戰因素,不可忽略,而這是五四造成的基礎使然。

 

自古雖有華夷之辨,然系統地說明每個民族都有自決,即不應被外國統治權利,是當時美國總統,政治學者威爾遜。中國意見領袖套用至適合本地情況,深層植入,因此,抗戰時,有不能被外國統治的覺悟,沒有投降日本,變成「和朝」。而這,教科書似乎刻意忽略。

 

五四與抗日關係,除了自決思想,就是整個中國,都因威爾遜在巴黎和會的出賣,收回山東權益願望幻滅。同一時間,構成對日本的國仇家恨,因為他強行繼承了德國山東權益,而這是敲詐而來,不道德的。仇日,為抗日戰爭作思想準備,進而在抗戰時爆發。

 

甲午同是對日戰爭,維新派提出「拒和續戰,遷都西安」,旅順出現同是日本人幹的大屠殺,但呼籲影響只達少數讀書人,民情沒有像五四高漲。關鍵,除了威爾遜理論,白話文作為載體,亦功不可沒。抗戰時,發揮相同作用。甲午還是文言文為主軸,維新派影響只及少數知識分子,至五四與抗戰時,白話文成為主要載體,識字便能看懂,所以反日宣傳成功了。

 

廣義的五四,包含新文化運動,令白話文完全取代文言文,閱讀吸收資訊更容易,令不應被外族統治的自決與反日思想,更廣為傳播,加上滿街的說書人,促成全國罷工罷市抗議,抵制日貨,仇日情緒到達頂點,到抗戰時,一觸即發。這種全國性思想傳播與社會運動,是前所未有的。抗戰時,白話文發揮相同作用,輿論逼政府抗日,這是五四(包括新文化)打下的白話文基礎使然。

 

教科書有講相關事件,但就是「只」把它們放在五四運動部分,沒有和抗日戰爭連結。我不否認中國軍隊英勇作戰,但與五四的關係,也是重要的。唯一可以解釋到沒有將兩者連結,就是過往歷史教育,都是親國民黨學者把持,過份著重政府領導,沒有說明五四影響。(本系列專文由香港立場新聞授權轉載)

 

※作者為香港立場新聞博客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