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明芳專欄:不應繼續忽視享受低價中國的代價

蔡明芳 2019年07月09日 07:00:00
中國紅色供應鏈的崛起,使得許多中國廠商得以低價搶占主流大廠的供應鏈。(湯森路透)

中國紅色供應鏈的崛起,使得許多中國廠商得以低價搶占主流大廠的供應鏈。(湯森路透)

近期,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在美國傳統基金會 (The Heritage Foundation)與遠景基金會共同主辦的研討會上,以「民主與和平是兩岸關係發展的關鍵詞」為主題發表演說,特別提到美中貿易衝突延燒對產業與供應鏈帶來的影響,更說明了深化台美關係的重要性。美中貿易衝突確實對以中國為世界工廠的生產模式帶來不小衝擊,因此,許多廠商也莫不嚴肅思考美中貿易衝突的後續發展,特別是與中國關係最緊密的台灣廠商更是首當其衝。

 

享受低價中國的代價

 

在全球化盛行的當下,全球產業供應鏈已高度垂直分工,最終產品的組裝製程多在中國進行,加上中國紅色供應鏈的崛起,使得許多中國廠商得以低價搶占主流大廠的供應鏈,故國際大廠對於中國政府與中國廠商倚賴程度日益增加,這也是二十國高峰會G20前夕,多家美國企業希望川普總統不要繼續對中國加徵關稅的原因。

 

對廠商而言,關稅的提高以及背後衍生的供應鏈移動,必然會帶來成本的上升與銷售量的減少,進而降低廠商利潤。對消費者而言,高關稅政策必然會造成最終產品的銷售價格上升,對消費者帶來不利的影響。然而,廠商與消費者該思考的是,享受中國低價代工與低價商品的代價是什麼。

 

就生產面而言,中國代工廠商可能在電子產品加裝後門導致個人或國家資訊外露的疑慮,就是利用中國低價生產背後的代價。就消費面而言,因為中國產品的低價搶市,導致包含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本土業者無法與中國掠奪性訂價的產品抗衡,所衍生的傾銷問題。即使各國政府對中國課徵反傾銷稅,中國產品依舊有不小的價格優勢,進而對廠商獲利與就業帶來不好的影響。

 

因此,為何中國廠商可以持續以低價搶占市場,以及搶占市場後,對於貿易對手國經濟與政治的影響,都是目前包含美國政府在內許多先進國家所擔憂的。

 

不斷強調貿易戰終將傷害美國的說法,只是以偏概全。(湯森路透)

 

加徵進口關稅不一定由消費者買單

 

當然,我們可以常聽到許多人認為,川普對中國所徵的進口關稅多是由美國消費者負擔,然而,這樣的說法是否正確不無疑問。首先,加徵的關稅是否會全由消費者負擔,主要受到被加徵關稅的商品有無替代品或廠商的市場獨占力所影響,當進口產品的替代品愈多時,某一產品被加徵的關稅愈高,若廠商將關稅的負擔全部移轉到消費者身上,則消費者必定因為產品價格的上漲,轉而消費其他相關的替代商品。然而,若該產品的替代品極少,或被加徵關稅廠商的市場獨占力極大,則加徵的關稅將多由消費者負擔。因此,關稅成本全由消費者負擔的論點並不正確。

 

加徵關稅若全由消費者買單可能隱含不公平貿易

 

再者,若美國對於中國產品加徵的進口關稅全由消費者負擔為真,則美國政府或持此論點的學者該做的不是要求政府停徵關稅,而是應該思考為何加徵如此高額的關稅,美國消費者仍不轉而購買美國的本土產品與其他國家的近似產品,或許中國產品仍是最便宜的,換句話說,中國產品的價格是否合理反映其生產成本,或者間接說明中國政府對於其國內廠商採取產業補貼,以提高中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這也是川普上台以來強調公平貿易的原因。

 

不管美中貿易衝突會持續多久或最終談判結果如何,美國政府若是在國家安全的大戰略下進行美中貿易談判與科技對話,是不可能在短期內解決過去川普對於中國的疑慮,因為這些疑慮都是中國願意進行結構性改革後才有可能免除的。唯有中國願意規劃改革的進度,貿易戰才有休兵的可能。不斷強調貿易戰終將傷害美國的說法,只是以偏概全,忽略中國產品對進口國產業與就業影響的片面結論。

 

※作者為淡江大學產業經濟與經濟學系合聘教授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