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何不用核能與綠能共同逐步替換八成火力

JHWei 2019年07月13日 00:00:00

作者認為,核廢料處理所帶來的成本並不高。(攝影:李智為)

蔡英文對於能源的理解多來自非科學的流言,環團則對於核能充滿誤解與敵意,身為優質的媒體公視亦鼓吹反核運動,但未見比較能源間的規模差異與從科學考量其背後代價。諸如此類媒體與網路上的反核訊息,讓筆者感慨現在能源見解的衝突來自不重視務實的科學,也進一步造成反核主張的當權者對科學專業的政治霸凌。誠然,既然核能在中華民國使用了40餘年,與世界核能安全的專業同時進化,何不一同發展核能與綠光能逐步替換占有八成的排碳之火力發電?同時解決缺電與環保問題。

 

蔡對能源的理解來自非科學的流言

 

蔡英文對於能源的理解,很多來自非專業的流言,比如受訪時表示:「台灣不缺電,即便是在今天這麼熱,備轉容量還是達10%。」她忽略了核能目前佔有11%。換句話說,如果把所有核能停了,全台就必須有1%的區域輪流停電。

 

蔡說,核電的風險因很多的核電廠是在地震帶上。2011年帶隊到日本福島的美國核能管理委員會(NRC)查克卡斯托博士(Dr. Charles Casto)拜訪台灣時指出,美國並沒有不能蓋核電廠在活動斷層的法規,如果核廠附近有斷層,應該做的是加強建築體的耐震。目前核四的安全停機地震係數(SSE=0.4g)設計可承受7級震度,就算當岩盤承受的水平加速度到達此級度時,核電廠還可以安全停機,建築結構體不會有絲毫損壞,冷卻系統、電力供應也都能正常運作。固然,核能廠的設計幾乎可以當地震的避難所,打破地震帶風險的迷失。

 

蔡英文亦指出,核廢料的處理所帶來的成本其實是非常高。其實不然,自1972年以來,法商Orano公司已經處理了共44座核電廠高階核廢料,當反核團體一直說服你離岸風力躉購費率只有5.5元,核四成本卻只有1.46元(含除役與核廢料)。蓋好的核四不用,卻急著蓋更貴的離岸風力,這顯示政商什麼問題?

 

公視未對能源間比較與考量

 

筆者是長期收看公視《我們的島》的觀眾,我發現公視對於核能的態度也是一面倒的反核,而且不談務實科學,只是一昧的提倡反核意識形態。公視也鼓吹小水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等的綠能,但是從未比較不同能源間的規模差異。

 

一次公視提到一個部落使用太陽能發電後大大減輕用電負擔,這個部落的用電量大約是30~50kW,讓我意識到,一個辦公大樓的功率可以到30kW,不就等於這個部落的用電量?因此,我們雖認知太陽能可以滿足的一個部落,但用在鬧區大樓卻只能滿足一台電梯,規模大不相同。

 

一位網友告訴我核能廠的危險,我回應說:「我的想法與您不同,最大的差異是我認為應該比較(能源間差異),不是(對核能的安全疑慮)無限上綱。」一個簡單公視粉專投票,刻意把核四畫成汙染的排煙、不支持核四卻畫成綠色地球,依筆者來看,務實的科學態度便會認識,把核四停下來反而取代的是排放黑煙的火力發電,這不是公視未考量務實科學的誤判與誤導嗎?

 

環團對於核能的誤解與敵意

 

環團對於環境的關心是值得肯定的,但環團對於核能的誤解與敵意,亦成為見解衝突的主因。比如綠盟副秘書長洪申翰批評他黨的能源政見,糾結在名稱、不認同核能使用上;其實核能也屬於不排碳的潔淨能源,只是被反核團體汙名化罷了。

 

現在許多網路上的國際專家、國際趨勢各有不同的說法,可以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反核說趨勢是核能遞減、擁核說是遞增,各說各話。其實筆者認為,核能與綠能沒有衝突,環團大可以不用放力氣在反核上,紮紮實實把風光能、地熱等做好、做出成果,因為佔八成以上的火力發電比例都可以被這些潔淨能源取代。

 

說到能源風險,真正造成大量傷亡的是火力發電,我們花了太多力氣在否定或澄清網路上核能的說法,不管是甚麼能源,何不重視務實的科學專業,做好取代能源的發電?只要自然而然地取代排碳的火力發電,同時便可以解決缺電與環保問題。

 

※作者為網路作家/目前任職於國營事業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