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弋丰專欄:民粹一時爽 轉彎火葬場-希臘殷鑑

藍弋丰 2019年07月19日 07:00:00
這次希臘人民又選擇新民主黨、米佐塔基斯家族,可說是一個「懷舊」的選擇。(湯森路透)

這次希臘人民又選擇新民主黨、米佐塔基斯家族,可說是一個「懷舊」的選擇。(湯森路透)

希臘最新大選結果,又讓世人眼睛一亮,舉世稱為歐盟國家疑歐反歐「民粹」運動之始的,由齊普拉斯領導的激進左翼聯盟,在大選中落敗,改由中間偏右的新民主黨執政,加上新納粹主義極右派政黨金色黎明全軍覆沒,於是各國媒體連忙慶祝「民粹的終結」,甚至還有美國媒體溢美的稱「民主起源的希臘,守護住了民主」。

 

這些慶祝與讚譽,顯示即使歐美媒體也一樣有膚淺的一面,因為齊普拉斯的激進左翼聯盟雖然是民粹上台,但執政4年半來,早就向歐盟妥協,原本的民粹主張幾乎全無推動,而且,雖然落敗,還有31.53%得票,穩居第二大黨,齊普拉斯的政治生命離「終結」還有很長的距離,另一方面,金色黎明雖然全軍覆沒,但主因是同為極右派只是略微不偏激的新政黨「希臘解決方案」崛起,吸走3.7%選票,並非極右派選民消失了。

 

把齊普拉斯當成民粹之始還有一個歷史上的小問題:齊普拉斯遠遠稱不上是疑歐反歐民粹主義之始,因為先前輪流執政的兩大黨之一,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才是真正希臘疑歐反歐民粹主義政黨的始祖,以民粹起家而發展到執政,遠遠早於齊普拉斯,齊普拉斯再怎樣也只能稱為後輩。只是如今,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從過去的兩大黨之一,已經淪落到成為無關緊要的小黨,加入中間偏左聯盟「改變運動」,聯盟總計只得8.1%選票。

 

也有其他歐美媒體質疑新民主黨執政是「守護民主」:新民主黨正是激進左翼聯盟執政以前,希臘政壇交替執政的另一個主要政黨,希臘當前面臨的諸多沉痾,新民主黨得負至少一半以上的責任,而且,此次率領新民主黨勝選的新總理基里亞科斯‧米佐塔基斯(Kyriakos Mitsotakis)更與過去撇不清關係,他出身政治世家,父親康斯坦丁諾斯‧米佐塔基斯(Konstantinos Mitsotakis)在1990~1993年擔任新民主黨希臘總理。

 

本屆大選各黨派席次
希臘內政部資料。(上報製表)

 

希臘人「懷舊」的選擇

 

基里亞科斯‧米佐塔基斯的家族擔任總理的還不只父子兩人,因為其曾祖母的韋尼澤洛斯家族,還有兩位在希臘君主時代擔任過總理,所以這次希臘人民又選擇新民主黨、米佐塔基斯家族,可說是一個「懷舊」的選擇。

 

其實,在地方選舉時,希臘人民就已經顯現了這樣的懷舊傾向,新總理基里亞科斯‧米佐塔基斯的姐姐,朵拉‧巴科楊尼斯(Dora Bakoyannis,夫姓)在過去新民主黨執政時代歷任文化部長、外交部長,並於2002~2006年任雅典市長,主導2004年雅典奧運;2019年地方選舉,選民支持她的兒子,新總理的外甥,柯斯塔斯‧巴科楊尼斯(Kostas Bakoyannis)選上雅典市長寶座。

 

希臘選民展現這樣的懷舊情結,我們也就得從希臘整個戰後民主發展史來理解整個演變過程。在地緣戰略上,冷戰時代,希臘與土耳其共同身為美國與西歐盟邦將蘇聯勢力防堵在黑海之內的重要門戶,希臘在二戰之後陷入回歸的流亡政府與共產黨勢力之間的內戰,英美積極干預,確保希臘不會落入共產黨手中,於1949年擊敗共產黨,建立親西方政權,並於1952年加入北約。

 

希臘的戰略地位讓歸國國王得到英美扶持,卻也成為政治危機導火線,在塞浦勒斯問題上,希臘人民希望塞浦勒斯併入希臘,但是塞浦勒斯夾在希臘與土耳其之間,就英美的冷戰國際戰略而言,希臘、土耳其兩扇門都不可失,不能討好一方卻得罪另一方,使得英國傾向塞浦勒斯獨立,與希臘人民意見相左,國王保羅二世卻還是堅持訪英,1963年國王與首相康斯坦丁‧卡拉曼利斯(Konstantinos Karamanlis)因而翻臉,卡拉曼利斯辭職,造成國會必須改選。1964年保羅二世過世,其子康斯坦丁二世以23歲的年輕之姿繼位,仍然積極干預政務,與新選出的首相喬治奧斯‧帕潘德里歐(Georgios Papandreou)很快因神盾會事件交惡。

 

神盾會是一群反右派軍官組成的團體,全名「軍官拯救祖國理想民主菁英政治」,首字簡寫是希臘文「盾」的意思,由於首相的兒子安德烈‧帕潘德里歐(Andreas Papandreou)參與神盾會引起政治爭議,國防部長想組織一個調查委員會調查神盾會與安德烈,喬治奧斯‧帕潘德里歐反對,國防部長辭職,喬治奧斯‧帕潘德里歐於是乾脆計畫本人兼任國防部長,遭康斯坦丁二世拒絕,首相因此於1965年辭職。

 

現任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大選失利。(湯森路透)

 

一如台灣戒嚴時期的「經濟奇蹟」

 

康斯坦丁二世幾次試圖組成過渡政府都失敗,於1967年重行大選,預期喬治奧斯‧帕潘德里歐將再度獲勝,但是無法單一政黨組閣,必須與被認為是共產黨化身的左翼政黨共同組閣,這個預期引發軍中反共軍官發動政變,康斯坦丁二世在沒有取得英美支持下貿然發動反政變,慘敗流亡海外,希臘進入軍政府獨裁時期。

 

希臘軍政府雖然毫無民主可言,更有大量違反人權事蹟,但是立場堅定反共、支持美國、力挺北約,於是美國仍然接納軍政府為其冷戰圍堵蘇聯的盟友,大量美援與美國投資支持下,希臘軍政府時期發生「經濟奇蹟」:高經濟成長卻低通膨、低失業率,軍政府大興土木興建大型公共建設如水壩等等,一如台灣戒嚴時期的「經濟奇蹟」與「十大建設」,但也同樣因為獨裁專制政府的威權統治無人制衡,造成官僚體系逐漸貪腐橫行,產業效率日漸低落。

 

1970年代初希臘經濟成長遇上瓶頸,國內對專制獨裁的不滿開始急遽上升,軍政府領導人喬治斯‧帕帕佐普洛斯(Georgios Papadopoulos)想要藉由推動民主化來重新獲得統治正當性,不料,民主運動者對他的「施捨」並不領情,反而對他意圖集權感到不滿,又在他解除限制下可以進行示威,結果發生大規模學運。同時,軍方也對他的民主化削弱軍方權力感到不滿,在出兵鎮壓學運的同時,主掌憲兵的迪米崔歐斯‧伊歐安尼迪斯(Dimitrios Ioannidis)藉機發動政變,推翻帕帕佐普洛斯取而代之。

 

伊歐安尼迪斯的下一步是試圖建立民族偉業,於1974年推動塞浦勒斯政變,打算藉此合併塞浦勒斯,政變雖然成功,但政變隨即引發土耳其入侵塞浦勒斯並佔領塞浦勒斯北部,伊歐安尼迪斯失去軍官支持,因而垮台,軍政府時代就在這樣的鬧劇中結束。軍政府時代之前的首相康斯坦丁‧卡拉曼利斯獲邀回國主持大局,他創立新民主黨,並於1974年選舉勝選,組織民主化時代首任政府。

 

由於在軍政府時期,希臘人民認定美國支持軍政府,對軍政府的不滿連帶遷怒美國,造成強烈反美情緒,於是民主化時代反其道而行,卡拉曼利斯重新讓共產黨合法化,又將希臘軍隊撤出北約,以回應反美、反北約的民意,但失去美國靠山的希臘經濟大幅失速,於是卡拉曼利斯的想法是轉而投靠歐洲,積極推動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並於1979年成功加入,也就是「經濟靠別人」。那軍政府時代的沉痾呢?不但沒有改善,還變本加厲,因為卡拉曼利斯迷信國家社會主義,大力推動將金融與交通等企業國有化,打造出龐大國營企業,使得希臘受到官僚無效率的影響更加嚴重。

 

軍政府時代進行反對運動的安德烈‧帕潘德里歐(Andreas Papandreou)也於1974年民主化後組織新政黨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最初是得票率僅13.58%的小黨,1977年已經成長到得票率25.34%成為第二大黨,當卡拉曼利斯積極想入歐的同時,帕潘德里歐卻全力反對,站在疑歐、反歐,反對加入歐體,更主張退出北約的民粹立場。

 

「髮夾彎」轉向

 

希臘在新民主黨這次執政最後幾年經濟不斷下滑,卡拉曼利斯想改善與北約關係,又觸怒反北約的民意,於是1981年選舉中,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以高達48.07%選票大勝取得執政權。這是希臘第一次左翼民粹奪權,遠早於齊普拉斯。

 

以民粹勝選的帕潘德里歐,一上台立即「髮夾彎」轉向,既不退出歐洲共同體,更不退出北約,還繼續讓美軍使用希臘軍事基地。在內政方面,帕潘德里歐積極推動社會主義理想,認為「經濟靠分配」,大幅提升社會福利支出,大力提高年金給付與基本工資,推出國家醫療體系服務鄉間,把全國資源全都灌注到社會福利、社會安全以及醫療保健上,更提高累進稅率,還推出薪資指數系統,以壓低高薪者收入,藉此縮減貧富差距,這種種「劫富濟貧」的作法讓帕潘德里歐一時贏得希臘廣大人民稱頌,1985年輕易連任。

 

但是帕潘德里歐當聖誕老公公大方發錢,預算赤字暴增,政府債務也隨之暴增,其實是「經濟靠透支」,同時還一面打壓國家最有生產力的人,經濟指標很快全面惡化,國家經濟岌岌可危,帕潘德里歐政府得意洋洋於自己的福利國政策大幅提升了普羅希臘人民的購買力,但是購買力上升,生產力卻沒有提升的結果,是接下來希臘一直面臨嚴重通膨,吃掉了購買力,直到加入歐元為止。

 

寅吃卯糧終究無法持續,1990年希臘再度政黨輪替,回到新民主黨執政,這次領導新民主黨的正是當前首相的父親,康斯坦丁諾斯‧米佐塔基斯,接手財政爛攤子的米佐塔基斯著手解決過去兩黨留下來的問題,一方面幫新民主黨自己擦屁股,著手國有企業民營化,一方面幫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擦屁股,積極削減政府開支,並改善公共行政效率;對外則改善與美國和北約的關係,重啟美軍基地談判,並與土耳其在塞浦勒斯問題上對話,又對馬其頓國名問題妥協,這些對希臘國際戰略有益的舉動,卻被民族主義者當成是「賣希」行徑,導致1993年選舉新民主黨大敗。

 

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的帕潘德里歐再度執政,直到因病住院而退休、病故。後帕潘德里歐時代的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更加遠離民粹,進行所謂黨的現代化,從反美、反歐、反北約出身,如今卻是積極加入國際,拾起了新民主黨的「經濟靠別人」,全力推動加入歐元區,在過程中不惜掩蓋債務作弊造假以符合加入歐元區的規定,當希臘加入歐元區,希臘幣轉成歐元時,每個擁有希臘資產的希臘人都憑空大賺一筆,因為希臘幣實際上並不值那麼多歐元,在此之後,希臘在歐元區更享受低廉的借貸成本,而長期的通膨困擾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但是「黨的現代化」讓過去的基本支持者跳腳,下層階級現在認為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成了「資進黨」,再也不劫富濟貧,不為窮人著想,而主流大眾則認為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執政太久,越發怠惰腐敗,歐盟也開始對希臘提供的財政資料感到懷疑,2002年就兩度要求重新更正,2004年歐盟更直接指責希臘的財政政策魯莽懶散,指出希臘2000~2003年經濟年成長4%,可見財政問題完全來自於政府財政管理失當,或是經濟數據根本有問題。

 

希臘選民展現這樣的懷舊情結,我們也就得從希臘整個戰後民主發展史來理解整個演變過程。(湯森路透)

 

只剩一同走向毀滅

 

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在內外全面失敗下再度下台,新民主黨上台後,馬上要為它擦屁股,召開財政聽證會以提供正確資料,聽證會認定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時代的財政部長造假巨觀經濟數據,雖然前朝造假,新民主黨繼承的其實是經濟實際上更爛的爛攤子,但選舉時承諾要重振經濟,執政後卻一籌莫展,失業率高漲,罷工頻仍,讓經濟更受摧殘。新民主黨選舉時以掃除前朝貪腐無能為口號,上台後卻有許多閣員涉貪,而2007年希臘發生嚴重野火多人死傷,其應對過程更顯出政府無能完全沒有改善,讓選民十分失望。

 

同時,新民主黨政府的當務之急,不是改革沉痾,卻是興沖沖的要進行修憲,以合法化私立大學的高等教育改革,只因為許多希臘學生留學後就在海外工作,新民主黨政府不承認原因是外國經濟比較好、就業機會更佳,反而是一廂情願的認為希臘大學不夠多,所以才有很多學生到海外求學,認為只要合法化私立大學,就能改善學生人才外流的問題。結果政策引發教授與學生全面抗爭。

 

最終,這次新民主黨政府在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中灰頭土臉,於2009年大選中敗選下台,勝選的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這時由安德烈‧帕潘德里歐之子,喬治‧帕潘德里歐(George Papandreou)領導,這時面對的是兩黨輪流累積下來沒人解決的一屁股問題,預算赤字高達GDP的12.7%,超過歐元區規定的上限4倍,公債高達4,100億美元,債信被降級到全歐最低,失業率高達10%,兩大黨這時其實已經沒有誰勝誰負,而是一同走向毀滅。

 

惹人厭的撙節措施

 

在前人累積的債台高築下,引爆希臘國債危機,喬治‧帕潘德里歐別無選擇,只能進行削減支出同時增稅,一邊大砍社會福利,一邊打擊逃稅,撙節措施馬上在國內引起全國性大罷工,歐盟卻仍不領情,認為希臘改善財政還不夠努力,內外交逼下,喬治‧帕潘德里歐提早舉行大選並自願下台,希望能朝野達成共識,組成大聯合政府一同面對債務危機,大選中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慘敗,但新民主黨席次也不佳,竟然無法組閣,重新選舉後,最終由過去互為對手的兩大黨共同攜手,加上小黨民主左翼(Democratic Left),一起組閣,共同執行惹人厭的撙節措施。

 

當舊的民粹政黨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轉變為為國家財政負起責任,甚至願意自我毀滅的執政黨,新的反歐民粹角色另行崛起,激進左翼聯盟原本是數個左翼小黨與組織的聯合,2004年大選初試啼聲,僅得3.3%選票,不僅選舉結果不怎樣,還內部爭吵不休分裂,2007年也沒好到哪去,僅得5.04%選票,然而,在交給年輕新世代領袖齊普拉斯率領後,搭上反撙節的潮流,激進左翼聯盟從2009年的4.6%得票,到2012年的5月選舉中暴增至16.8%,2012年6月重選更大增到26.9%,穩居第二大黨,奠定了2015年大勝奪下政權的基礎。

 

齊普拉斯執政也跟民粹前輩帕潘德里歐一樣「髮夾彎」,剛上任時齊普拉斯還雄辯滔滔的聲稱賴債不還,威脅不惜脫歐,但很快就不得不與歐盟談判,國內四處抗議,齊普拉斯為了緩和國內反對聲浪,跟歐盟用盡各種厚顏無恥的拐騙與拖延手段,卻只是遭到債務人圍剿,眼看就要跟前輩兩大黨一樣在內外夾殺間滅頂,不料「髮夾彎」從高唱反歐,改為與歐盟配合後,又撈到紓困援款,同時,還私下偷偷「賣歐」,出賣自己身為歐盟國家的地位給中國,吸收大量中國資金,包括推出「黃金簽證」吸收了想居留歐洲的中國人,又將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給中遠海,成為中國洗貨進歐洲的基地。希臘再度「經濟靠別人」存活了下來。

 

然而紓困的代價是進行嚴苛的撙節措施,使得希臘經濟體因因削減薪資與年金,加上長年經濟衰退對家庭收入造成嚴重影響,2013年3月起進入持續通縮狀態,2013年11月消費者物價年減達2.9%,直到2016年才勉強走出通縮,但2019年6月通貨膨脹率僅0.2%,整體消費者物價通膨(headline consumer price inflation)更跌到負數,為-0.3%。而且,紓困不是永久,最後一筆紓困已經結束,未來還得要慢慢還錢。另一方面,「賣歐」舉動也很快引起歐盟極度不滿並予以重罰,加上中國自顧不暇,這筆橫財也沒了,往後希臘得要靠自己了。

 

這次希臘人民選擇的對象,正表示希臘人已經看透不能再「經濟靠別人」,過去希臘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冷戰時代,先靠著美援經濟起飛,代價是獨裁軍政府種下貪腐官僚無效能的病根;社會主義又靠著透支未來來造福人群,結果是欠債總要還;冷戰結束後,無法再靠著在美蘇之間遊走獲取利益,改投靠歐盟,靠作弊進入歐元區,雖然發了一筆橫財,但也形同貨幣遭大幅高估,種下出口產業蕭條,貿易嚴重逆差,經濟體竟然是仰賴政府舉債再以年金等方式發給人民來挹注通貨,最終借到不能再借,而釀成債務危機;而靠著「賣歐」來撈錢,則受到重罰。

 

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在內外全面失敗下再度下台,改由新民主黨上台。(希臘國會/湯森路透)

 

還是要「經濟靠自己」

 

希臘自債務危機爆發,2008~2016年經濟萎縮了28%,27.5萬家企業收攤,青年失業率高達4成,追根究柢,就是歷來的希臘政府,都想著許多過度聰明的歪主意,經濟靠別人,經濟靠透支,聰明一時,騙到了橫財,國家生產力卻越來越衰弱,最後明明佔了那麼多便宜,卻反而日子過得更苦,人民只能「逃離鬼國」,2010年以來有35~40萬人外移。根本之道,還是要「經濟靠自己」。

 

基里亞科斯‧米佐塔基斯這次主張減稅、吸引外資、現代化惡名昭彰的官僚體系、去除經商障礙、創造工作機會。他的勝選,代表希臘不再想著要坑誰的錢,而是自立自強、解決問題、消除障礙、提振經濟體生產力。基里亞科斯‧米佐塔基斯的父親,當年努力解決問題,著手國有企業民營化,積極削減政府開支,改善公共行政效率,結果因而下台,如今基里亞科斯‧米佐塔基斯以類似的主張,卻勝選上台,或許不應解釋為家族政治或是新民主黨復辟,而是人民還他父親一個公道。

 

另一方面,齊普拉斯2015年率領左翼聯盟上台後,從民粹反歐變得跟歐盟妥協;主張反撙節起家,上台後卻施行撙節;外交方面,力主反移民,上任後雖然與歐盟、土耳其談判不再接納移民,但土耳其沒有完全配合,還是有許多移民偷渡上岸;齊普拉斯與鄰國馬其頓談判國名問題,也跟前人一樣捅了民族主義馬蜂窩,民調顯示有三分之二人民不支持。

 

齊普拉斯也未能解決政府無能的問題,2018年希臘再度發生野火,造成百人死亡,事後追查發現是政府公職怠惰無能、缺乏溝通,防災無心,救災無力,應變無方,才釀成慘劇擴大,20人因此遭起訴,顯現齊普拉斯忙著到歐盟穿梭,整個政府肥大無效的情況,完全沒有改善。

 

激進左翼聯盟過去在年輕的齊普拉斯率領,打著激進的民粹口號下,曾經獲得希臘年輕世代支持,如今熱情消退,年輕人發現還是要回歸市場機制,積極創造工作,才能讓自己有未來,結果年輕人竟然轉而支持新民主黨。

 

齊普拉斯如今敗選失去政權,也在意料之中,只能說:民粹一時爽,轉彎火葬場。但是,選民還是給予變得負責任的激進左翼聯盟第二大黨地位,未來仍有機會重回執政,願意負責任的政黨,就算因轉彎受到懲罰,人民終究還是會給予第二次機會。

 

※作者台大醫學系畢業後,轉行出版、產業分析、業餘歷史研究,著有《橡皮推翻了滿清》、《明騎西行記》等書,譯作有《紙牌屋》等。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