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芳專欄:別混淆台灣和紅色供應鏈的關係

蔡明芳 2019年07月19日 07:00:00
若一國廠商沒有與紅色供應鏈合作就擔心無法撐下去時,該思考的不是繼續加入它,而是要問,為何廠商的經營會走到不能沒有它。(湯森路透)

若一國廠商沒有與紅色供應鏈合作就擔心無法撐下去時,該思考的不是繼續加入它,而是要問,為何廠商的經營會走到不能沒有它。(湯森路透)

近日,台灣首都市長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台灣是中國紅色供應鏈一部分,2018年出超830億美金(約合2.6兆新台幣),倘若有一天,經濟法則、最有效率的垂直分工不再是(中國)唯一考量,自認禁得起打消耗戰,下定決心把供應鏈全部斷掉,自己從頭做到尾;而台灣失去對中國830億美金的出超,台灣撐得住嗎?」事實上,這樣的想法與許多認為台灣一定與中國合作才可以生存的想法沒有太大的出入,甚至,過去發生太陽花學運的主因,就是當時執政者一廂情願地認為台灣與中國簽署貿易協定是挽救台灣經濟的重要解方所造成;但是,台灣廠商的訂單是因為紅色供應鏈的崛起而失去,還是因為紅色供應鏈的出現才讓台灣有訂單可以生產,這是我們須先思考清楚的。

 

台灣是紅色供應鏈的受害者

 

從1970年代末期以來,許多台灣廠商絡繹不絕地移往中國享受其廉價的勞動力,然而,藉由中國勞工的邊做邊學與外人投資所產生的技術外溢效果,使得中國當地的公營或民營企業的生產力也慢慢提升。再搭配中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的補貼政策,使得中國廠商可以低價搶市,台灣廠商逐漸被中國取代,中國當地的供應鏈也逐漸成型,即紅色供應鏈。

 

換言之,台灣過去享受中國低廉勞動力的代價之一,就是讓中國的勞動生產力提高,進而形成與台商競爭的紅色供應鏈。就此角度而言,認為台灣為紅色供應鏈一部份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台商在中國品牌供應鏈的角色

 

若是從中國的華為或聯想等消費性廠商的角度來看,台灣確實有部分電子大廠確實是中國廠商供應鏈的一份子,然而,如台積電、聯發科或大立光等台灣科技大廠不是主要在台灣生產,就是在中國品牌廠商的供應鏈中占有重要位置,即其產品的附加價值是高的或被替代性是低的。因此,這類廠商實不需要擔憂無法加入紅色供應鏈,反而中國品牌廠商會擔憂台廠不願意供貨,這也是美中貿易戰中,台灣廠商態度備受關注的原因。

 

繼續加入紅色供應鏈恐讓台灣無法擺脫低薪困境

 

被「經濟學人」評選為「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經濟學家」的泰勒.柯文(Tyler Cowen)日前提到「台北與30年前相比,幾乎沒什麼變化」,猜測原因是台灣薪資成長停滯,以及資本大量前往中國投資所致。較完整的說法應是資本大量外移至中國,導致台灣的投資動能消失,廠商對就業的需求降低,使得薪資成長停滯。這是台灣過去享受中國低廉勞動力付出的代價之二。因此,若台灣廠商在被紅色供應鏈打敗後,再去加入紅色供應鏈,其結果就是盼不到台灣產業有升級的一天,薪資結構也不會改善。

 

美中貿易戰為台灣經濟轉骨的重要時刻

 

美中貿易戰後,許多廠商基於關稅或資安疑慮所誘發的台商回台投資,就是台灣經濟轉型的重要契機,為此,行政院經濟政委龔明鑫日前表示「這個契機(台商回流)是20年來的轉折,不論是美中貿易戰或各種因素造成,台商確實回來了,而且不是個別的廠商,而是一個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台灣薪資成長幅度雖然不大,但是,基本工資的提高已對企業有不小的影響,因此,回來的台商絕對不會是以成本降低為主要考量的廠商。換句話說,回台投資的廠商必然是附加價值較高或具轉型能力的廠商,加上Google與微軟等大廠在台灣設立研發中心,總統就職時所承諾的台灣經濟的轉型升級,已逐步落實中。唯有產業結構的升級,台灣整體薪資才有繼續成長的可能。

 

沒有經濟自主性就沒有國家主體性

 

中國已為世界的主要經濟體的事實不容否認,但是,台灣廠商過去享受中國低價所付出的代價也應記取教訓。在產業高度垂直分工的生產模式下,廠商間的相互合作是重要的,但是,若一國廠商沒有與紅色供應鏈合作就擔心無法撐下去時,該思考的不是繼續加入它,而是要問,為何廠商的經營會走到不能沒有它。一個沒有經濟的自主性國家是不可能有國家的主體性,這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該有的基本認知。

 

※作者為淡江大學產業經濟與經濟學系合聘教授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