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濠仲專欄:強化台美關係怎麼成了「台獨工作者」的專利

李濠仲 2019年07月21日 07:00:00
讓《台灣關係法》能得到具體的、乃至表面張力的實踐,無可諱言,過去經年以來,多有旅美獨派台僑使力。(攝影:李濠仲)

讓《台灣關係法》能得到具體的、乃至表面張力的實踐,無可諱言,過去經年以來,多有旅美獨派台僑使力。(攝影:李濠仲)

總統蔡英文出訪回程過境丹佛,身為地主的美國參議員賈德納受訪時說,「現在是台美關係有史以來最好的時刻」。只是,「過境安排」或為美方對蔡英文個人爭取總統連任的一種示意,台美關係的進展又是另一回事。

 

賈德納談話的背景,在於今年不但是《台灣關係法》40周年,同一時間,美國國會則透過《對台六項保證》決議案,以及《台灣旅行法》、《亞洲再保證倡議法案》,又一次確立美國對台灣的安全承諾。軍事上,美國還依憑《國防授權法案》,不斷提升對台軍售項目的規格,且將台灣視為美國印太地區的重要盟友。

 

也就是說,台美關係並非《台灣關係法》存立至第40年,兩邊就突然關係提升,《台灣關係法》也不是因為純粹「40周年」的因素,就顯現其意義;而是依據《台灣關係法》,美方究竟要因為時局變化,擴充還是縮減其內涵,在利台行動上,是進一步還是退一步。最後,根據近期一連串美方友台議案的推出,才回頭給了當下是「台美關係有史以來最好」的說詞一個憑證。

 

「過境安排」或為美方對蔡英文個人爭取總統連任的一種示意,台美關係的進展又是另一回事。(攝影:李濠仲)

 

讓《台灣關係法》能得到具體的、乃至表面張力的實踐,無可諱言,過去經年以來,多有旅美獨派台僑使力。只是,《台灣關係法》出現的時空,是在1979年美國為和中共關係正常化,進而宣布和中華民國斷交後,經台美雙方談判,才得的兩國這紙非官方關係維繫方式的文書,包括以此保留住了台灣在華盛頓特區和美國其餘十個城市的「官派/非官方」辦事處。若以生成背景,《台灣關係法》其實是國民黨政府和美方交涉的產物,它和國民黨的淵源又或者情感,應該遠勝過民進黨和那一票曾被國民黨列入黑名單的海外台僑。時至今日,《台灣關係法》卻反過來拿在民進黨和獨派台僑手上,國民黨面對它,倒成了若即若離。

 

而這當然和國民黨漸次採取「疏美親中」的立場有關。直到最近期,甚至認為所謂兩岸「和平協議」對台灣的安全保證,還又勝過《台灣關係法》,幾至認為,深化、強化《台灣關係法》的倡議,近乎等同推動台獨,於是又以為少碰為妙。站在獨派台僑的角度,《台灣關係法》當然有「去中國化」的作用,亦有美國基於自身國家利益,以及擺設台灣戰略地位的考慮,但《台灣關係法》對國民黨而言,又豈是毫無意義。

 

尤其,當中共正從「九二共識」,緊縮至「一中原則」,以及當前正透過學界系統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進行前置鋪陳,國民黨縱然直言反對,且欲拉回原初設定的「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那麼,民進黨反制「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手段,是拉攏美國,藉由《台灣關係法》列出屏障,那國民黨和中共交涉,所必然該有的自我保障又是什麼?是「兩岸一家親」?「和平協議」?是血濃於水?是祖宗牌位?還是前仆後繼,如周錫瑋之流,對中共寄予連中國內部自由派都覺得無知且肉麻的善意?

 

這也是儘管國民黨(藍營)幾成台灣檯面上能通達對岸政壇的可行窗口,卻無由在理智上說服多數人跟他走的原因。遠有中共和西藏之間和平協議的前車之鑑,近有為移交香港而來,如今形同廢紙的《中英聯合聲明》,和中共政權的整併,無一有好下場,也無一有反制的本事。自然,台灣的情況不是西藏,也不是香港,理當別有一套應對中共的機制,但,那僅僅是中華民國憲法嗎?是現有主權行使的領土嗎?還是2300萬人民?還是民主、自由的價值觀?

 

台灣不是香港,尤其在《台灣關係法》40年的間接庇蔭下(美國之舉也影響他國對台政策),台灣和香港制衡中共的條件天差地別,但台灣從來也不是魁北克,從來也不是蘇格蘭,面對的不是加拿大政府,不是大不列顛,而是一個結構完整而又本質頑固的極權政府。刺激它不是上策,但對他懷抱天真的善意也不是,又或者,更糟糕的是,某些政治人物所為,只為求得和中共政權理氣相通者的發達,而無視台灣不同價值取向者的現實成因。

 

而在「台灣不是香港」的自詡下,從政治人物、學界再到其支持者,一個個在思維、論述和邏輯上,多少人卻又正模仿著香港那所謂「親北京陣營」、「親共派」、「親中派」的建制派人士口吻。港中矛盾有部分是從其而生,而這一性質人的存在,長期以往,則一樣永遠解決不了中台矛盾。

 

「台獨工作者」在台美關係上使力,明著看,是以將台灣完全抽離中國為目的,細究其間,卻可發現「中華民國」才真正為之一息尚存。就這麼一派人,對政治意識形態上的去中國化氣得跳腳,又說不能接受政治制度走向中國化,但又不在乎《台灣關係法》或台美關係在應對中共時的實質效用,既不接受台獨,又無從確實保障中華民國的存續,還讓強化台美關係成了「台獨工作者」的專利,美國當然有可能會背棄盟邦,但最遺憾的是自己選擇背棄曾經的自己。

 

美國參議院議員賈德納(左一)被稱為親台派,但台灣有部分人未必領情。(攝影:李濠仲)

 

※作者為《上報》主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