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揭十大死因】2018年慢性病多達7項 輕生人數攀升

上報快訊/朱晉緯 2019年07月22日 16:22:00
台北市衛生局22日公布2018年北市十大死因,惡性腫瘤奪冠,其中慢性疾病就囊括7項。(資料照片/鄭宇騏攝)

台北市衛生局22日公布2018年北市十大死因,惡性腫瘤奪冠,其中慢性疾病就囊括7項。(資料照片/鄭宇騏攝)

台北市衛生局22日公布2018年台北市十大死因,其中慢性疾病囊括7項,統計過後,代表每100人中約有64.3人死於慢性疾病,而惡性腫瘤則蟬聯榜首。十大死因排名順序與上2017年相比,只有事故傷害與敗血症排名互換。主要死因仍以「肺癌」、「大腸癌」分別連續33年及5年蟬聯第一與第二。

 

2018年台北市民共有1萬8,050人死亡,和2017年相比增加2.4%(416人)。據統計,十大主要死因的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78%,其中包括慢性疾病7項(占64.3%),而惡性腫瘤(占29.0%)仍居第一,其餘依序為心臟疾病(占16.6%);肺炎(占9.0%);腦血管疾病(占6.4%);糖尿病(占3.8%);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占3.4%);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占2.8%);事故傷害(占2.5%);敗血症(占2.5%);高血壓性疾病(占2.1%)。與2017年相較,僅事故傷害與敗血症排名互換,為第8名與第9名,其餘皆相同。

 

22日台北市衛生局公布2019年的台北市民10大死因,其中惡性腫瘤已經蟬聯多年。(北市衛生局提供)

 

 

男女前4名死因都一樣

 

依性別觀察,死亡人數、死亡率等結果呈現「男高於女」,男性的死亡人數就比女性多1.3倍等。而2018年無論男女,死因前4名皆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肺炎及腦血管疾病,

 

若與2017年相較,男性十大死因部分僅腎相關疾病的死因上升;女性死因部分,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自殺的排名皆上升。

 

2017及2018年的台北市男性十大死因比較。(北市衛生局提供)

 

2017及2018年的台北市女性十大死因比較。(北市衛生局提供)

 

 

自殺列青壯年次要死因

 

依年齡層觀察,15至24歲青少年死因前3名分別為事故傷害(占29.9%)、自殺(占22.1%)及惡性腫瘤(占16.9%);25至44歲壯年則以惡性腫瘤(占30.6%)為首、自殺(占18.0%)及事故傷害(占10.7%)次之。

 

45至64歲中年仍以惡性腫瘤(占46.5%)居首、心臟疾病(占13.2%)及腦血管疾病(占5.3%)次之。

 

65歲以上老年則以惡性腫瘤(占25.5%)、心臟疾病(占17.8%)及肺炎(占10.8%)分列前3名。

 

據去年統計,自殺死亡人數為349人,較上年增10.1%(32人),其死亡人數依年齡層分以45至64歲最多占38.1%,65歲以上次之占28.9%。自殺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3.0人,相較上年增10.6%,為全國自殺死亡率,除金門縣(10.1人)與新竹市(12.6人)外之最低縣市。

 

 

癌症平均1天奪逾14命

 

癌症死亡人數為5238人,較上年增176人,平均每日死於癌症人數約有14.4位市民;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95.7人,死亡者平均年齡為71.5歲;若經標準化後之死亡率為100.5人,較上年增1.8%,但低於全國標準化死亡率121.8人,在全國22縣市中為標準化死亡率最低的縣市。

 

北市衛生局呼籲,癌症已分別蟬聯37年國人死因第1名與47年台北市十大死因之首,提醒民眾落實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等預防癌症的發生。另外,為照護女性市民健康,今年6月1日起提供設籍台北市30歲以下有性生活史之女性市民,每年1次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服務,並同時提供篩檢疑似陽性個案追蹤及轉介服務,詳情參閱北市衛生局網頁。(最新民調:郭董參戰則韓蔡平手

 

 

【熱門點閱】

●國安局遭爆夾帶9200條免稅菸 蔡英文震怒:該員調職依法查辦

●忘記「黃山燒餅」含豬肉! 台女入境挨罰20萬嚇到發抖

●【美到流標】3航廈預算緊繃差120億 桃機:不改蓋不下去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