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士托音樂節50周年】搖滾結合嬉皮 一場「有何不可?」的心靈解放運動

林思怡 2019年08月09日 07:01:00
胡士托音樂節15日為50周年紀念日。(湯森路透)

胡士托音樂節15日為50周年紀念日。(湯森路透)

1969年7月20日,人類成功登陸月球,不到一個月,8月15日在美國紐約州舉辦的胡士托音樂節(Woodstock)則是撼動了地表。

 

胡士托音樂節奠基於美國的文化主根──反叛、自發,以及狂歡的酒神戴奧尼索斯精神(Dionysian)。1969年這場為期3天的胡士托音樂節湧入逾50萬樂迷,創下空前紀錄,來自全國各地的樂迷與嬉皮讓鄰近交通道路大打結,原本售票的音樂節也因為參與人數爆量的考量下,拆除場地圍欄,變為免費入場的嬉皮盛宴。

 

 

有何不可?

 

能夠讓人類成功登陸月球,需要靠紀律、計畫和秩序,胡士托音樂節所展現的特質卻恰恰相反,他們狂歡、縱情,甩著一頭長髮投注於音樂的美妙。不過這兩者的成功都來自於美國人民精神中一項特質:「有何不可?(Why not?)」

 

把3個人綁在火力發動的尖塔上再發射到另個世界,有何不可?邀請數十萬年輕人到無人知曉的地方,甚至在沒有準備好的場地來一場籌備過程坎坷但賓主盡歡的馬拉松演唱會,有何不可?

 

 

原本可能成為災難的兩個美國史上大事件最後都圓滿落幕,為壟罩在戰爭結束、國內恐怖主義不斷、政治醜聞和經濟摩擦頻頻出現的美國社會帶來了最光榮的時刻。

 

紀錄自由奔放的那一刻

 

2019年8月15日即胡士托音樂節50周年的紀念日,美國的電影院將播放紀錄胡士托音樂節的同名紀錄片《伍茲塔克》(Woodstock)。

 

1969年的胡士托音樂節在紐約州雅斯各(Max Yasgur)的酪農場舉辦,宣傳標語是「三天的和平與音樂(3 Days of Peace and Music)」。

 

數十萬年輕人湧進這片原本安靜的田園小鎮,儘管經歷了大塞車、飲水與食物缺乏、還有傾盆暴雨過後的大片泥濘,他們依然舒適自在,或在草叢親吻、或在車頂上彈吉他哼歌。

 

 

《伍茲塔克》的策劃貝爾(Dale Bell)在回憶拍攝這部紀錄片的書中談到,在這場骯髒、交通混亂、食物短缺、資金匱乏而且無眠的演唱會,電影團隊最終克服這些障礙,「創作出永恆、獨特,而且真正展現出音樂與歌詞在60年代年輕人生命中帶來深遠影響」的作品。

 

任務完成。《伍茲塔克》得到1971年奧斯卡的最佳紀錄片獎項。

 

自由抑或是墮落?

 

當太空人登陸月球與胡士托音樂節狂歡畫面同時出現在眼前,你會覺得參加活動的人們墮落又不自愛嗎?

 

在音樂節中,無憂無慮的孩子們跟隨音樂擺動搖晃,如「寶瓶時代的黎明(the dawning of the Age of Aquarius)」的寓意一樣,心靈方面有所覺醒,擁有「真正自由的心」。在那個烏托邦世界,什麼事都可能成真。

 

但當然也有人對此感到作嘔,認為這些「墮落」的人們都應該受到控管。胡士托玷汙了讓美國國旗立在外太空的榮耀價值,也汙損了美國的偉大。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專欄作家馮德瑞(David Von Drehle)認為,這兩個發生在1969年的歷史事件可以代表著兩個「極端」:一邊期待著更完美的未來,在性、宗教或是經濟層面都能更自由,另一邊則是感受到失序與被遺落的傳統,因此想要「讓美國再次偉大」。

 

這樣的論述猶如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的社會契約論與霍布斯(Thomas Hobbes)的君主專制論互別苗頭。近半個世紀以來,美國不曾像這兩個理論一樣如此對立。

 

1969年,這群戰後嬰兒潮世代誤以為他們眼前的社會裂痕是當代情形,30多年來不肯信任任何人,但現在過了50年,他們依舊在和自己交戰 (Five decades later we see that the boomers were, even then, at war among themselves.)。

 

本語音由合作提供
ibo愛播聽書FM APP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